王雪輝
兒童的成長和發展是多方面教育影響的結果。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作為促進兒童成長的兩種重要教育形式,各自具有獨特的教育性,呈現著不同的教育優勢,二者能否形成教育合力,將關系著兒童的身心能否獲得健康地成長。家庭教育應該與學校教育的影響相統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結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家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結合可以形成教育合力,實現家校互動和諧,將使家長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在校接受教育的情況以及學生在家里表現的各種情況,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利于學校與家庭教育達到協調一致,更有效地開展教育。
2.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有利于吸納家長中的教育資源,使學校辦出特色。
學生家長中蘊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一方面,家長有為子女教育投資的熱忱,學校可以充分地吸納他們的資源投資,促進自身的發展。另一方面,高素質、閱歷豐富或者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長的學生家長,或者可以直接充當學校教學教輔人員,或者可以為學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管理中去,將最大限度地調動家長參與學校事務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使這些潛在的教育資源變成辦學中的現實資源。
3.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結合有利于提高家長的合作意識與育人水平。
由于大部分家長不是教育方面的專家,缺乏教育理論的指導,缺乏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的研究,而對自己的孩子又缺乏相關的教育經驗,僅僅憑著對孩子的愛進行教育,往往會出現許多偏差,突出表現在: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學,教育內容偏差等等,這些都嚴重影響著家庭和學校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因此,學校教育必須加強與家庭教育的結合,增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學校通過合作,為家長提供教育知識的學習和教育技能的培訓,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心理發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系。而家長通過在家庭創設良好的氛圍熏陶孩子,與學校教育保持一致,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4.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決定了家校教育整合的可能性。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標上是一致的,這也是家庭、學校教育結合的基礎,家庭與學校在學生成長過程中是影響學生思想的兩個最主要外因。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教育、對兒童、對教育規律的認識逐步深化,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正在向著統一和融合的方向發展。家長與教師必須深化認識,切實轉變教育觀念,采取積極有效的溝通方式,有效地解決雙方合作存在的問題,實現進一步深入的合作,促進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與配合,實現二者有機地融合,進而發揮各自的教育優勢,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孩子的全面成長。
二、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的渠道
1. 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參與學校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家長委員會是由學校組織的一種家校教育合作的咨詢機構或協助單位,它是家庭與學校聯系的紐帶。家長委員會的機構設置可分校級、年級、班級三個層次,成員在家長自愿報名的基礎上由學校綜合考慮最后確定人選,委員會的人數依據層次不同有所不同,一般班級家長委員會5-7人,年級家長委員會10人左右,校級委員會的成員原則上應有各個班級的代表。家長委員會要制定章程,其主要任務有:與家長和學校溝通,一方面聽取家長的意見,及時反饋給學校,另一方面,動員家長利用社會力量組織有意義的校外、課外活動;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如了解學校前一段工作,商討下階段工作,期中考試總結分析,下階段工作設想等;參與學校重大決策等。
2. 溝通是家校結合的有效途徑。
溝通的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傳統的家校聯系一般有兩種形式:集體形式和個別形式,集體形式一般為階段性的聯系,如家長日、家長開放日、家長接待日等;個別形式一般為日常聯系,有面訪電話和信訪,這是老師或者家長根據個別學生的教育問題而展開的個別交流。無論是集體形式還是個別形式,都是為了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家庭生活是孩子個性自然形成和展示的空間,而父母又有可能對孩子有深入細致地了解,通過家校溝通,可以讓教師對學生的個性有一個充分的認識,發現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學生間的個體差異恰是教育教學的寶貴資源。學校方面,可以根據學生在學校的表現情況,跟家長做必要的交流;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放學后在家里的行為,保持和學校方面的聯系。建立在這種互通有無的基礎之上,才能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的可能。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對孩子的全面了解,向學校、向教師提出教育的建議和意見。與此同時,家長應盡可能多地虛心聽取教師的建議和意見。因為教師每天和學生在一起,給學生上課,組織各種活動,他們也很了解學生,而且教師們一般都受過專門訓練,具有教育的科學知識和能力,他們有責任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只要教師和家長加強溝通,做到學校教師不斷聽取家長的意見,家長自覺按照教師的要求教育孩子,把兩股教育力量擰成一股繩,就可以大大增強教育力量,提高教育的效果。
3. 網絡家長學校。
除了傳統的家校聯系,現在一種新型的家校聯系方式“網絡家長學校”受到了家長的普遍歡迎。這種方式就是用網絡這種先進的媒體來向家長們傳授科學正確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長自身的素質。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許多新的交流工具成為家校結合的新選擇,比如QQ、空間、博客、微博、微信等。家長在跟學校溝通后能夠正確指導教育孩子,這不僅解決了家長學校對時間的要求,同時也注意到了每個家長思想教育水平的差異性,通過上網就可以有針對性和選擇性的學習,并且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網, 網絡家長學校提供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家長們不但可以接收專家的意見,而且各個地區的家長還可以相互交流經驗,及時得到最先進的教育方法。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小學教育又是基礎教育,要培養好下一代,學校和家庭都有著不可或缺的使命,教師和家長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只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多年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只重視校內的正規教育,而忽視家庭教育,是難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學校教育只有雙方共同協作的條件下,才會達到教育的預期效果。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