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錦梅
教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力改革課堂教學,豐富學生課外活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通過培養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想新學年第一節課十分重要,關系到自己給學生的第一印象,開局的好壞,直接影響全局。怎樣上好第一節課?我第一節課不是去講學英語有多么重要,而是用自己已經準備好的教具,如商標、產品使用說明等進行表演。例如這樣開始:“Good morning,boys and girls! How do you do? Im very glad to meet you!……學生看著教師的動作,聽得全神貫注,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不少學生在日記中寫道,“我多么羨慕英語老師啊!如果我也能講流利的英語該多好啊!”第一節課的英語教學就喚起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強烈欲望,為他們今后學好英語奠定了基礎,開了個好頭。這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用實物事例形象地進行學英語重要的教育。
要不斷提高學習興趣,還要實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同時優化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師必須在教材的取舍和組合上下功夫。對講內容的詳略,先后順序、講練如何結合等作出精當的安排。
英語就教材內容而言,一開始的教學便是干巴巴的字母和單詞。為了擺脫困境,我進行了字母、單詞、句子、音標整體教學嘗試。如教字母時就用句子導入新課,自問自答。Whats this? Its A[ei],Whats this? Its a face[ei]等,因為這時學生求知欲非常強,老師說什么他們都想跟著說。一節課學生都在愉快的氣氛中度過,同時也從中學到了知識。整體字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基本上掌握了26個字母的讀音,與此同時也知道了一些規律性的知識,比如開音節、閉音節的單詞,盡管教師始終不講讀音規則,可學生卻能從中摸出點規律來。看見了不少不認識的單詞,說了那么多的句子,其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會大大提高,參與意識自然增強,課堂氣氛也就十分活躍。學習英語的興趣就進一步提高。事實證明:有興趣,有信心,就有積極性。
二、改進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但過去那種你講我聽的單一化教學手段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只有把單一化教學變為互動式多樣化教學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教材內容的編排,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在每一節課之前,也就是備課時都認真去考慮:這節課該怎么上;每個學生都應該獲得什么。為了使每一節課、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活動,并有不同的收獲,每課時都有計劃地組織100%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改革活動。
實行分層指導,分類推進的教學模式,按座位編排學習小組,每組4人,注意上、中、下各類學生組合搭配,每節課都要以小組進行會話、表演、討論、最后歸納總結。這樣,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優生可以幫助差生,他們在提高自己的同時,又從中得到鞏固,收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小組討論完之后,根據時間、內容決定哪些組當堂表演,哪些組會話,并且評出優勝者予以鼓勵。為了獲勝,同學們在上新課之前,自覺預習,及早動手,真正做到心中有數。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已經成為自覺的行動,內因的決定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舊的教學模式使教師獨霸講壇,高人一等。但它不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要培養學生敢想、敢說、敢干,就要讓出講臺讓學生參與。因此,從初二開始,每周安排一節學生自講課。自講的內容主要是每單元的復習課,試卷的講評,復習題的講評。要求中上等級學生人人爭取,稍差點的學生采取自愿原則,但事先教師并不指定人,使每個學生都有準備,都想爭取。
三、豐富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外活動是課內學習的延伸和補充。利用課外活動進行因材施教,也是提高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方法。課外活動,形式多樣。例如“一幫一”活動。這個“一幫一”活動由班中前15名的學生幫助班中后15名的學生,期中考試記錄好他們的成績,明確幫輔對象和意義,指導幫輔方法和時間,檢查幫輔計劃和進展情況,解決幫輔中的困難和問題,使這一活動健康有序展開,到期末考試后評選出先進的輔導組3-5組進行表彰獎勵。
“一幫一”活動,增進了友誼,加強了團結,又提高了成績。為爭取進步,獎勵先進,每學期舉行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書法比賽各一次以上,評出進步獎、優秀獎及一、二、三等獎。從多方面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收到較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 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