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黨青
一、認識語文在高考中的比重,明確語文的重要性,克服語文學習負擔心理
理論上說,語文、英語、數學在高考中的比重是一樣的,都是滿分150分的卷子。但從實際的高考數據看,特別是對藝術生而言,根本不能等同對待,語文的比重遠遠大于英語和數學,從我校、我縣、我市近年的高考數據對比中就可看出,語文的平均分在85左右,基本上是高出數學、英語20~30分。從藝術生各批次文化上線的考生成績數據看,語文的比重在25~30%之間、綜合科在40%,語文和綜合科在高考中已占了近七成。
但是,語文要拿80左右的分數,是不是很難呢?單純從一個總分值看,可能很多考生會覺得難,但是把它細分之后,拿到80來分也不是那么困難的。
且看下圖。
從上表可以清楚看出,要拿到80左右的分數,只需要掌握各個考點最基礎的內容即可,語文并不是那么難復習的。
二、熟悉語文試卷結構、考點分布及分值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必須對高考語文試卷有很清楚的認識,脫口就能把整個語文試卷結構說出來,每個題型主要有哪些考點,每個大題、每個小題中各是多少分值。
(一)基礎知識:12分
第1小題、語音:3分;第2小題、詞語(近三年以成語為主):3分;第3小題、病句:3分;第4小題、排序:3分
(二)文言文:22分
第5小題、實詞:3分;第6小題、虛詞:3分;第7小題、判斷性格、品質等:3分;第8小題、信息分析:3分;第9小題、斷句和翻譯(近兩年不考斷句):10分
(三)詩歌鑒賞:7分
第10小題,設兩問,第一問3分,第二問4分。
(四)名句填寫:6分
第11小題,給出4個小題,從中任選3題,6個空,每個空1分,從要求必背名篇中選取。(從2013年起只考高中篇目)
(五)必考文:16分
第12小題:雙選,5分,對一個得2分,對兩個得5分;第13小題:單選,3分;第14小題:問答題,4分;第15小題:問答題,4分
(六)選考文,從文學類和實用類選一:15分
第16、17、18(19、20、21)小題,均是問答題,分值分配是4分、5分、6分。
(七)語用題:12分
第22、23小題,各6分。從近年看,其中一題還會設成兩問。
(八)作文:60分
三、細讀考綱,明確各考點在考綱中對應的能力層級及各層級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是什么
前面提到,語文并不是那么難學的,這里換一個角度來認識,就是從考綱中對應的能力層級,也許就會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一)能力層級:六個層級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A識記、B理解、C分析綜合、D鑒賞評價、E表達應用、F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二)考試內容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1.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 理解 B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 鑒賞評價 D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4.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A
(三)語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
1. 識記 A
(1)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2)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 表達應用 E
(1)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4)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5)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6)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常見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7)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四)寫作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表達應用E
從考綱中可以看出,考點大多數分布在等級C、D,雖然作文屬E級,但是作文本身也還有分等級的,有具體的評分細則。
另外,在復習過程中還要結合高考年報對每個題的解析,務必做到對高考有個很理性的認識。
四、科學制定復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做任何事都要有周詳的計劃,合理安排好時間,才可能取得效果的,高考各科的復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文化備考只有不到100天,廣一模(每年大概在3月中上旬)之后大概有十一周。詳細的計劃,才能做到針對性復習,有的放矢。語文的復習計劃可以分兩個階段:預熱階段,主要指廣一模前時間;沖刺階段,廣一模至高考。
預熱階段,主要復習的內容為:以考試題型為線索,梳理考綱考點,明了語文試卷結構,做到心里有數,不至于慌亂。梳理完之后,通過近年高考題評析,結合輔導材料,讓考生大概搭建起答題的一些框架。
沖刺階段,具體計劃見表1。
補充說明:
1. 字音、詞語、熟語穿插在周測當中,周測必須及時評講。
2. 默寫課后布置,每節課前五分鐘檢查。
3. 作文利用周六的課時完成,大致每周一篇。
從“五一”后開始,也就是一輪復習完成的前一周,必須著手套題訓練。到高考前,這一階段主要是以練為主,而且主要練套題,講練結合。個別知識點,仍然以周測的形式檢漏補缺。
五、科學安排答題時間,培養規范答題習慣
考場上答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大局。合理地安排好答題時間,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哪些題該花多少時間,要了如指掌,這樣才不至于出現某道題花了大量時間而不自覺的情況。(見表2)
責任編輯邱 麗endprint
一、認識語文在高考中的比重,明確語文的重要性,克服語文學習負擔心理
理論上說,語文、英語、數學在高考中的比重是一樣的,都是滿分150分的卷子。但從實際的高考數據看,特別是對藝術生而言,根本不能等同對待,語文的比重遠遠大于英語和數學,從我校、我縣、我市近年的高考數據對比中就可看出,語文的平均分在85左右,基本上是高出數學、英語20~30分。從藝術生各批次文化上線的考生成績數據看,語文的比重在25~30%之間、綜合科在40%,語文和綜合科在高考中已占了近七成。
但是,語文要拿80左右的分數,是不是很難呢?單純從一個總分值看,可能很多考生會覺得難,但是把它細分之后,拿到80來分也不是那么困難的。
且看下圖。
從上表可以清楚看出,要拿到80左右的分數,只需要掌握各個考點最基礎的內容即可,語文并不是那么難復習的。
二、熟悉語文試卷結構、考點分布及分值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必須對高考語文試卷有很清楚的認識,脫口就能把整個語文試卷結構說出來,每個題型主要有哪些考點,每個大題、每個小題中各是多少分值。
(一)基礎知識:12分
第1小題、語音:3分;第2小題、詞語(近三年以成語為主):3分;第3小題、病句:3分;第4小題、排序:3分
(二)文言文:22分
第5小題、實詞:3分;第6小題、虛詞:3分;第7小題、判斷性格、品質等:3分;第8小題、信息分析:3分;第9小題、斷句和翻譯(近兩年不考斷句):10分
(三)詩歌鑒賞:7分
第10小題,設兩問,第一問3分,第二問4分。
(四)名句填寫:6分
第11小題,給出4個小題,從中任選3題,6個空,每個空1分,從要求必背名篇中選取。(從2013年起只考高中篇目)
(五)必考文:16分
第12小題:雙選,5分,對一個得2分,對兩個得5分;第13小題:單選,3分;第14小題:問答題,4分;第15小題:問答題,4分
(六)選考文,從文學類和實用類選一:15分
第16、17、18(19、20、21)小題,均是問答題,分值分配是4分、5分、6分。
(七)語用題:12分
第22、23小題,各6分。從近年看,其中一題還會設成兩問。
(八)作文:60分
三、細讀考綱,明確各考點在考綱中對應的能力層級及各層級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是什么
前面提到,語文并不是那么難學的,這里換一個角度來認識,就是從考綱中對應的能力層級,也許就會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一)能力層級:六個層級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A識記、B理解、C分析綜合、D鑒賞評價、E表達應用、F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二)考試內容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1.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 理解 B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 鑒賞評價 D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4.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A
(三)語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
1. 識記 A
(1)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2)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 表達應用 E
(1)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4)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5)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6)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常見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7)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四)寫作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表達應用E
從考綱中可以看出,考點大多數分布在等級C、D,雖然作文屬E級,但是作文本身也還有分等級的,有具體的評分細則。
另外,在復習過程中還要結合高考年報對每個題的解析,務必做到對高考有個很理性的認識。
四、科學制定復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做任何事都要有周詳的計劃,合理安排好時間,才可能取得效果的,高考各科的復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文化備考只有不到100天,廣一模(每年大概在3月中上旬)之后大概有十一周。詳細的計劃,才能做到針對性復習,有的放矢。語文的復習計劃可以分兩個階段:預熱階段,主要指廣一模前時間;沖刺階段,廣一模至高考。
預熱階段,主要復習的內容為:以考試題型為線索,梳理考綱考點,明了語文試卷結構,做到心里有數,不至于慌亂。梳理完之后,通過近年高考題評析,結合輔導材料,讓考生大概搭建起答題的一些框架。
沖刺階段,具體計劃見表1。
補充說明:
1. 字音、詞語、熟語穿插在周測當中,周測必須及時評講。
2. 默寫課后布置,每節課前五分鐘檢查。
3. 作文利用周六的課時完成,大致每周一篇。
從“五一”后開始,也就是一輪復習完成的前一周,必須著手套題訓練。到高考前,這一階段主要是以練為主,而且主要練套題,講練結合。個別知識點,仍然以周測的形式檢漏補缺。
五、科學安排答題時間,培養規范答題習慣
考場上答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大局。合理地安排好答題時間,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哪些題該花多少時間,要了如指掌,這樣才不至于出現某道題花了大量時間而不自覺的情況。(見表2)
責任編輯邱 麗endprint
一、認識語文在高考中的比重,明確語文的重要性,克服語文學習負擔心理
理論上說,語文、英語、數學在高考中的比重是一樣的,都是滿分150分的卷子。但從實際的高考數據看,特別是對藝術生而言,根本不能等同對待,語文的比重遠遠大于英語和數學,從我校、我縣、我市近年的高考數據對比中就可看出,語文的平均分在85左右,基本上是高出數學、英語20~30分。從藝術生各批次文化上線的考生成績數據看,語文的比重在25~30%之間、綜合科在40%,語文和綜合科在高考中已占了近七成。
但是,語文要拿80左右的分數,是不是很難呢?單純從一個總分值看,可能很多考生會覺得難,但是把它細分之后,拿到80來分也不是那么困難的。
且看下圖。
從上表可以清楚看出,要拿到80左右的分數,只需要掌握各個考點最基礎的內容即可,語文并不是那么難復習的。
二、熟悉語文試卷結構、考點分布及分值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必須對高考語文試卷有很清楚的認識,脫口就能把整個語文試卷結構說出來,每個題型主要有哪些考點,每個大題、每個小題中各是多少分值。
(一)基礎知識:12分
第1小題、語音:3分;第2小題、詞語(近三年以成語為主):3分;第3小題、病句:3分;第4小題、排序:3分
(二)文言文:22分
第5小題、實詞:3分;第6小題、虛詞:3分;第7小題、判斷性格、品質等:3分;第8小題、信息分析:3分;第9小題、斷句和翻譯(近兩年不考斷句):10分
(三)詩歌鑒賞:7分
第10小題,設兩問,第一問3分,第二問4分。
(四)名句填寫:6分
第11小題,給出4個小題,從中任選3題,6個空,每個空1分,從要求必背名篇中選取。(從2013年起只考高中篇目)
(五)必考文:16分
第12小題:雙選,5分,對一個得2分,對兩個得5分;第13小題:單選,3分;第14小題:問答題,4分;第15小題:問答題,4分
(六)選考文,從文學類和實用類選一:15分
第16、17、18(19、20、21)小題,均是問答題,分值分配是4分、5分、6分。
(七)語用題:12分
第22、23小題,各6分。從近年看,其中一題還會設成兩問。
(八)作文:60分
三、細讀考綱,明確各考點在考綱中對應的能力層級及各層級對考生的能力要求是什么
前面提到,語文并不是那么難學的,這里換一個角度來認識,就是從考綱中對應的能力層級,也許就會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一)能力層級:六個層級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A識記、B理解、C分析綜合、D鑒賞評價、E表達應用、F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為六個層級
(二)考試內容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一般論述類文章
1. 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
古代詩文閱讀
閱讀淺易的古代詩文
1. 理解 B
(1)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2)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3)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
(4)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 分析綜合 C
(1)篩選文中的信息
(2)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3. 鑒賞評價 D
(1)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2)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4. 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 A
(三)語言文字運用
正確、熟練、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
1. 識記 A
(1)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
(2)識記并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范漢字
2. 表達應用 E
(1)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2)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4)擴展語句,壓縮語段
(5)選用、仿用、變換句式
(6)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
常見修辭方法:比喻、比擬、借代、夸張、對偶、排比、反復、設問、反問
(7)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簡明、連貫、得體
(四)寫作
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
表達應用E
從考綱中可以看出,考點大多數分布在等級C、D,雖然作文屬E級,但是作文本身也還有分等級的,有具體的評分細則。
另外,在復習過程中還要結合高考年報對每個題的解析,務必做到對高考有個很理性的認識。
四、科學制定復習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做任何事都要有周詳的計劃,合理安排好時間,才可能取得效果的,高考各科的復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文化備考只有不到100天,廣一模(每年大概在3月中上旬)之后大概有十一周。詳細的計劃,才能做到針對性復習,有的放矢。語文的復習計劃可以分兩個階段:預熱階段,主要指廣一模前時間;沖刺階段,廣一模至高考。
預熱階段,主要復習的內容為:以考試題型為線索,梳理考綱考點,明了語文試卷結構,做到心里有數,不至于慌亂。梳理完之后,通過近年高考題評析,結合輔導材料,讓考生大概搭建起答題的一些框架。
沖刺階段,具體計劃見表1。
補充說明:
1. 字音、詞語、熟語穿插在周測當中,周測必須及時評講。
2. 默寫課后布置,每節課前五分鐘檢查。
3. 作文利用周六的課時完成,大致每周一篇。
從“五一”后開始,也就是一輪復習完成的前一周,必須著手套題訓練。到高考前,這一階段主要是以練為主,而且主要練套題,講練結合。個別知識點,仍然以周測的形式檢漏補缺。
五、科學安排答題時間,培養規范答題習慣
考場上答題是一個系統工程,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會影響大局。合理地安排好答題時間,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哪些題該花多少時間,要了如指掌,這樣才不至于出現某道題花了大量時間而不自覺的情況。(見表2)
責任編輯邱 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