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霞
三年級語文是小學階段重要的轉折期,習作由原來趣味性較強、聯想空間較大的看圖寫話轉向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等觀察類記敘文,甚至是科幻想象作文,更偏向于讓孩子們留心觀察生活及身邊的環境和事物、并對一些現象進行思考。
一、大量閱讀,積累素材
1. 師生同看一本書,交流看書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每周一節閱讀課,師生同看一本書。我和孩子們一起看《窗邊的小豆豆》《愛麗絲鏡中漫游記》《夏洛的網》《會飛的教室》等等,邊看邊指導他們怎樣在書上作批注,引導他們體會優美詞句。相機個別指導或讓個別學生在班上交流讀書感受,有時我也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們分享。讀完一本書,我們便利用一節課開展男生女生擂臺賽,進行讀書競答,勝出的一方將獲得另一方送上的禮物。這是孩子們很喜愛的一種讀書方式。
2. 做好閱讀積累記錄。我們班每位學生都有一本“讀書記錄本”,每個周末讓孩子們把一周內看到的好詞好句收集在這個本子上,利用早讀或課前三分鐘拿出來讀一讀、記一記。為了監督學生做好這一項任務,我會定期抽查檢查,每周安排小組內交換檢查并競選優秀記錄本,參加每月班級大競賽,看誰的書寫工整,誰收集的句子多,誰的詞語最豐富……最后由我負責復印展覽作品。
二、取材現實生活,指導觀察方法
在寫《我最熟悉的人時》,我先制定了一份表格(見表1)。
學生先選定寫作對象,然后用幾天的時間對朋友、同學、長輩等進行采訪,填寫好表格后,再依據表格內容進行寫作。
三、班級接力日記,見證成長之路
俗話說:“曲不離口,拳不離手。”“百煉成鋼。”作文也是這樣,不常練是寫不出好文章的。但是,日記作為每天必寫的作業,學生會形成排斥心理,隨意為之,寫一些無趣的流水賬。老師也沒有那么多時間批閱,學生習作水平無法得到提高。為解決這個問題,我采取了“班級接力日記”這一方式,即把學生分成幾組,每組一個日記本,每人輪流寫一篇日記,每位同學寫之前要認真讀前面的日記,并挑選兩篇批閱留言。老師每天只需要批改幾篇作文,不僅大大減少了工作量,也訓練了學生的批閱能力。因為是班級接力日記,除了自己和老師,這本日記本會流動到更多的同學手里,這就促使同學們認真對待日記,努力發揮最好的寫作水平,以得到大家的“點贊”。
1. 分組時均衡每組學生的寫作水平,即好中差都有。選好組長,組長負責保管好日記本,按照登記表名單每天收發日記本,并負責督促組內同學按時書寫日記。
2. 接力日記面批面改。因為改的作文只有五篇,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將前一天寫日記的5位同學叫到一旁,進行面批面改。當面指導寫作方法、語句如何表達、標點等,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領悟。另外,老師的評價主要以文字評價及星級標注,五星或六星評價是最高的贊譽,這些日記不僅能準確生動地描述語言動作,還能穿插真實的心理描寫,使用恰當的修辭。
3. 教會學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三年級修改作文,重在看標點符號有沒有用錯,有沒有錯字錯詞,哪個句子寫得不通順,哪個句子寫得好……我們要慢慢滲透這些修改作文的一般知識。學生學會了修改方法,也能自查自己的習作,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4. 教師要注意鼓勵。不同的學生寫作水平不同,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學生都能寫出五星作文來,我們只能從他們的作文中找出閃光點加以鼓勵,特別是那些后進生,一個優美的詞語,一句有趣的話,都可以成為鼓勵的依據。只有經常鼓勵,才能讓他們有興趣寫下去。
5. 重視優秀作品的展示。一本接力日記進行一兩輪后,便會有佳作呈現,這時,要讓小作者在班里大聲讀出來,再通過復印或打印,將這些作品張貼在教室的一角。期末將他們的優秀日記(盡可能涵蓋班級每位同學的作品)訂成本子,提升每位同學的寫作積極性和成就感。
責任編輯 魏文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