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顏
目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還普遍存在著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主體地位錯位和“滿堂灌”。因此,思想品德課教師如何因地制宜地改進教學方法,激活思想品德的課堂教學氛圍,是當前農村中學思想品德課需要認真研究的問題。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 做好課前預習, 明確學習目的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生的課前預習和學習興趣的產生密不可分,教師在授課前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指導學生,設計預習提綱,給學生一個粗線條,一條明確思路。學生通過預習、查找與本課有關的內容,對教材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了解,找出本課的重點、難點和疑點,明確學習目的,產生學習的欲望,提高學習熱情。
二、創設情景,激活思維
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我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引入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使學生的學習從自己身邊熟悉的生活原型和感興趣的問題情景著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創設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體驗感受,辨別善惡,識別美丑,分清是非,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中學生。比如,在講《兩代人的對話》這課中,我利用課本上的情景設計了這樣一個心理體驗活動:原文中說:“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飯后到同學家做作業,順便看會兒錄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點前回家。小冰想現在已經快7點了,那么快就回來不合理,一時就冒了火。”這是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父母子女之間的沖突。于是,我把全班同學分成兩組,一組體驗小冰的心理,想辦法得到父親的允許;另一組站在小冰父親的立場上,努力說服小冰早點回家。小組討論后,同學們紛紛舉手發言,代表小冰一方的學生說:“不到同學家做作業,會失信于同學,但如果回來太早又看不到錄像。”代表小冰家長的一方模擬大人的語氣焦急地說:“你回家太晚了會讓我很擔心,一旦遇上壞人怎么辦?學生就應該以學習為主。”聽完了“家長”的發言之后,很多同學都笑了,因為這正是家長們經常說而他們又是最厭煩的話。我適時加以引導:“現在大家能體會家長的苦心了吧,那么怎樣才能找到一個讓雙方都滿意的解決辦法呢?”經過熱烈的討論后,同學們想出了好多辦法。有的說讓她做完作業后把錄像帶回家看,有的說讓家長陪她看完后一起回家,有的說玩完了可以打電話讓家長去接……富有典型的事例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說服力和感染力,而且能夠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培養起到重要作用。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經受了洗禮和磨煉,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有利于今后人生事業的成功。
三、 善用幽默, 激發學生的興趣
思想品德課在很多人的思想意識中,是一門枯燥無味、考試難的課程,因此容易出現教學效果不好、學生不愿學、老師無心教的不良現象。所以我在教學中巧妙地使用幽默技巧來引起學生的共鳴,激發學生興趣。農村學生的知識面相對比較窄,課堂中可采用更多生動的比喻、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廣告語、形象的漫畫和身邊的幽默小事情等方式輔助教學。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畫等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產生新鮮好奇感,而新鮮好奇感正是誘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因素,從而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珍惜無價的自尊》一課中蕭伯納的小幽默故事不僅可以讓學生會心一笑,同時也讓學生從笑聲中明白其中的寓意。教材內外都有許多幽默事例、歇后語、漫畫等材料,教師課堂教學中可以信手拈來,廣泛應用,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農村中學教學硬件的不斷改善,多媒體教學也得到普及,成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中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針對學生的生理特點,利用多媒體圖、文、聲、像結合的優勢,將思想品德課中抽象、枯燥的知識原理變得通俗易懂、形象具體,對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營造情景、濃厚課堂氛圍創造了條件,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新奇感、驚訝感、新穎感,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帶來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世界文化之旅》的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片段,伴以世界各國的文化習俗和風土人情圖片,學生在欣賞中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學生一下子就感受到教材中“不同國家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這些形形色色、林林總總的文化,把大千世界裝扮成一個百花盛開的大花園”。這樣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在觀摩中培養了想象力,進行了美的心靈陶冶,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責任編輯 潘孟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