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魏宏杰 錢小平
與諾貝爾結緣的錢幣
文·圖/魏宏杰 錢小平
細數諾貝爾大家族里獲得物理學獎的居里夫婦、愛因斯坦,醫學獎的科赫,文學獎的泰戈爾,和平獎的迪南曼德拉、奧巴馬、歐盟,經濟學獎的劉易斯等。與獲獎者相關的地點、事件和人物,這些似乎都與錢幣結下了緣分,而收藏者又將他們一一羅列。諾貝爾獲獎者無數, 因而諾貝爾獎錢幣也極其富有流傳意義。
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文化藝術委員會的收藏文化由來已久,章乃器、榮毅仁、胡子昂、劉靖基、王光英皆是收藏大家。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任行長南漢宸、經濟學家許滌新、金融學家成思危等,都是經濟文化的倡導者。因此,民建有弘揚經濟文化的傳統。
楊國榮收藏多年的系列錢幣中精選出以諾貝爾為主題,由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文化藝術委員會和上海戲曲博物館等協辦的《“諾貝爾獎”圖書、錢幣收藏展》在上海圖書館大廳進行了市民公益展出,藏者勇闖一個尚未開墾的奧秘之區,是我國諸多錢幣展中從未出現過的專題錢幣展,甚至連國外也非常罕見,可謂是錢幣展中的前沿。諾貝爾獎錢幣同諾貝爾授獎典禮、宴會一樣,是諾貝爾獎的一個特色,除了諾貝爾的祖國瑞典發行外,世界各國也在發行。這些錢幣把諾貝爾獎傳遍全球各地,提高了諾貝爾獎的知名度,宣揚了諾貝爾獎。
他個人所收藏的世界各國發行的金、銀、銅、鎳、雙金屬等鑄幣和塑料、普通紙質等錢幣中遴選出來的有關諾貝爾獎專題的200種錢幣分獲獎主題布展。《“諾貝爾獎”圖書、錢幣收藏展》是我國諸多錢幣展中從未出現過的專題錢幣展,諾貝爾獎錢幣除了諾貝爾的祖國瑞典發行外,世界各國也在發行。這些錢幣把諾貝爾獎傳遍全球各地,提高了諾貝爾獎的知名度,宣揚了諾貝爾獎。在小小的國家名片錢幣上,可以全面地觀察諾貝爾獎文化的全貌。
以諾貝爾個人的經歷看,諾貝爾早年曾在俄羅斯圣彼得堡父親的機械廠工作,17歲時到紐約學習,18歲時參觀了1851年倫敦世博會。平時喜歡閱讀伏爾泰、托爾斯泰等文學巨匠的名著,藝術的涵養錘煉他成為一個科學大家。諾貝爾獎頒獎儀式隆重,每次都由古斯塔夫六世等瑞典國王頒獎。
這次看到的錢幣薈萃了諾貝爾獎的史料精華,凸現諾貝爾獎的世紀風采,集科普知識性、趣味性、觀賞性為一體,能讓觀者可以超越時空在錢幣世界的百花園里漫步,在錢幣文化天地中徜徉。而諾貝爾亦與圖書結緣,瑞典有諾貝爾圖書館,1867年,讓·亨利·迪南暢想的“國際圖書館”計劃,表達了他的和平意愿。2011年南非的“曼德拉圖書館計劃”,推出了一批由貨架改裝的新型圖書館。
再看歷史,安德里奇用諾貝爾獎金捐贈的圖書館促進了波黑的發展,南斯拉夫發行的安德里奇紙幣上南斯拉夫國家圖書館躍然幣上。薩拉馬戈獲諾貝爾獎是西班牙人的驕傲,家鄉的人們建立一座臨時圖書館寄托對他的思念。歐盟數字圖書館藏有歐盟27個國家的各類文獻,普林斯頓大學的8,000平方米劉易斯圖書館剛建好不久,美國奧巴馬圖書館正在興建。這些足以看見圖書館的強大,也讓個人收藏更豐富多彩。若以諾貝爾文化藝術為視角,從綜合與分類兩個角度,按縱向和橫向兩條軸線,概述了諾貝爾獎文化藝術的主要內容、形式、體系、功能、特性及淵源、演變、更新和發展的過程。
諾貝爾獎按照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文學獎以及和平獎,再加上經濟學獎共為六個獎項。由于經濟學獎是為瑞典銀行紀念創立300周年而設立的,因此從1969年才開始頒獎。
諾貝爾自然科學的獲獎者大多數是科研領域的佼佼者,如倫琴發現了X射線,居里夫婦發現了鈾和釷兩個放射元素,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論,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報,貝林創造了血清療法。但也會出現一些差錯,1973年獲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洛倫茨研究行為科學應為心理學而不是生理學,更與醫學無關。1944年化學獎授予哈恩一個人顯然不公,因為和他共同實驗的施特拉斯曼和邁特
納都沒有獲獎。文學獎偏重于歐美,局限性很大,因此薩特就拒絕領獎。文學獎還作為政治目的授予丘吉爾,是因為鼓勵他曾策劃過武裝干涉十月革命后的前蘇聯。
對于和平獎則政治性更濃。2009年和平獎授予剛上任不到九個月的奧巴馬,他什么都沒干卻預支了此獎項。后果是他發動了對利比亞的戰爭,最近又想發動對敘利亞的戰爭。獲和平獎的總統發動反和平的戰爭,倒是一個不小的諷刺。還有獲和平獎的馬歇爾名義上歸功于他調解中國的國共內戰,實際上是他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繼而又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這些在本次錢幣展中,都有所反映。
錢幣的看點有其一,錢幣材質多樣。金幣有帕勞2012年1元面值的黑塞紀念幣,銀幣有波蘭1974年100茲羅提的居里夫人紀念幣,銅幣有波蘭1967年10茲羅提的居里夫人紀念幣,鎳幣有瑞士1978年5法郎迪南紀念幣,雙金屬鑲嵌幣的有奧地利1998年50先令的洛倫茨紀念幣,紙幣有蓋銷的“前南斯拉夫1994年10000000第納爾的安德里奇幣”,塑料幣有2009年智利5000比索米斯特拉爾紀念鈔。
其二,諾貝爾獎項覆蓋全面。物理獎有瑞士1979年5法郎愛因斯坦紀念幣,化學獎有德國1979年5馬克哈恩紀念幣銀幣,生理學或醫學獎有德國1993年10馬克科赫紀念幣銀幣,文學獎有馬恩島1974年1孔姆丘吉爾紀念幣鎳幣,和平獎有荷蘭1997年10盾紀念幣銀幣,經濟學獎有東加勒比地區1993年2元劉易斯紀念幣鎳幣。
其三,品相優。中國1992年10元的諾貝爾紀念幣銀幣很精致,被美國NGC公司評級為68分。其四,國內存量少。葡萄牙2013年2.5歐元薩拉馬戈紀念幣鎳幣僅發現了7500枚,前面說的帕勞黑塞紀念幣金幣發行量為2.5萬枚,中國諾貝爾紀念幣銀幣為3萬枚。其五,錢幣發行時間早。前面說的波蘭1967年發行的居里夫人紀念幣銅幣,民主德國1968年5馬克科赫紀念幣鎳幣。其六,當年發行的新幣。美國1美元的第26任總統西·羅斯福紀念幣銅幣、美國1美元的第28任總統威爾遜紀念幣銅幣以及前面說到的葡萄牙薩拉馬戈紀念幣鎳幣。
一枚枚諾貝爾獎得主的錢幣,一枚枚刻著他們印記的錢幣,和著諾貝爾精品書籍相映相輝。一個別開生面的“諾貝爾獎”錢幣展旁,有的是拄著拐杖的老人,有的是親子教育,有的是未出社會的學生,有的是熱衷于收藏的泉友,有的是金融專家,一些老外也來湊著熱鬧。人在書中行,人在幣邊游,充滿著濃濃的書情畫意。
(本文藏品均為楊國榮先生個人收藏)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