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云
(昆山市第二中學,江蘇 昆山 215300)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而進行的教學。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完成任務,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筆者以《牛津初中英語9A》Unit5的教學過程為例,進行個案分析。
初中牛津英語教材中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詞匯量和閱讀量,內容更實用、更貼近現代生活,富有較強的時代氣息,更有利于教師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何設計好任務,關系到一節課的成效,筆者認為教師除了要有扎實過硬的基本功之外,還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1.準確把握任務目標。根據閱讀文章的要求確定知識的重難點,確定經過學習最終應達到的語言交際和語言技能的效果。例如:在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應實現的目標是:
(1)要求學生讀懂并理解文章;
(2)掌握一定的語法結構;
(3)了解人物Audrey Hepburn及其品質;
(4)培養正確價值觀。
2.任務要有真實性。此原則是指在任務設計中,任務所使用的輸入材料應來源于真實生活,同時,履行任務的情景及具體活動應盡量貼近真實生活。
3.任務要有趣味性。任務型教學法的優點之一便是通過有趣的課堂交際活動,有效地激發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因此,在任務設計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考慮任務的趣味性。機械的、反復重復的任務類型會使學生失去參與任務的興趣。
4.大膽創新。在設計任務時,教師不必拘泥教材中提供的問答題,而應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大膽地設計和選擇閱讀任務。閱讀文章中有一段介紹赫本的成就:Hepburn’s achievementswentbeyond the film industry.People remember her not just as a great actress, but also a great humanitarian because she devotedmuch ofher time to charity.She spent the last few years of her lifeworking closely with UNICEF to help poor children in differentparts of theworld.Shewas honoured with a number ofawardsbecause ofher efforts in this area.In 1992,the Presidentof the United States presented herwith the PresidentialMedalof Freedom forher charitywork.
教師可以設計任務——讓學生回家查找一些有關奧黛麗赫本在慈善事業上的事跡和貢獻,要求最好圖文并茂,以短文的形式或PPT的形式豐富文章的內容,把它作為本周課前演講的內容進行展示。結果發現學生的創造力、感染力及他們對材料的整合能力都是相當好的,雖然帶著一定的任務,但更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在其中,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學生不僅較好地掌握了本課的教學內容,而且拓寬了對奧黛麗赫本及對慈善事業的了解,得到了更高層次的提升。
5.確定合理的任務內容。例如:collect thematerialsabout Audrey Hepburn(搜集關于奧黛麗赫本的基本資料);find out the important years to Audrey Hepburn(找出對奧黛麗赫本有重大影響的年份);list the films of Audrey Hepburn and list the related roles,including the years(列出重要影片和相應角色及年份);find outher achievements(找出她的成就);comment the spiritof Audrey Hepburn(評價人物精神);retell theexperiencesofAudrey Hepburn(復述她一生的經歷);summarize the language points(歸納語法要點)。
6.任務要具有層次性。任務的設計要遵循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的原則,由數個微任務構成一串“任務鏈”。在語言技能方面,要遵循先輸入后輸出的原則,使教學階梯式層層推進。另外,就“備學生”而言,任務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自身的特點,所以在安排任務的同時,教師應該考慮讓不同層次的學生處理難度相當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事可做,取得成就感。
7.任務要具有整體性。所設計的任務要圍繞教學主線展開,貫穿課堂的每個環節,且過渡自然,邏輯性強,學生在認知的過程中才有所依托。如課前安排學生搜集關于Audrey Hepburn的材料(這項任務需要提前安排),由此導入新課。Find out the importantyears to Audrey Hepburn(找出對奧黛麗赫本有重大影響的年份),為了檢查快速讀的效果;list the films of Audrey Hepburn and list the related roles,including the years(列出重要影片和相應角色及年份),為了檢查學生精讀的效果;find outher achievements(找出她的成就),為了檢查學生精讀的效果;comment the spiritof Audrey Hepburn (評價人物精神),以及retell the experiencesof Audrey Hepburn(復述她一生的經歷),為了總結全文和讀后討論;summarize the language points(歸納語法要點),為了能較好地掌握語法知識。
8.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比較難的任務可降低難度加以處理:如list the films of Audrey Hepburn and list the related roles,including the years (列出重要影片和相應角色及年份),以及find outher achievements(找出她的成就),就可以設計兩個方案:“using your own words”(用自己的話表述),或者采用“Tor F”(批判正誤)的方式來體現。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組織語言來完成任務,能力稍弱的學生可以根據已有的信息做出選擇。再如retell the experiences of Audrey Hepburn(復述她一生的經歷),既可以要求學生口頭復述,又可以提供“完形填空”降低難度。
教師合理安排任務是學生完成任務的重要保證,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要轉變角色。在實施任務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是學生學習的助學者、任務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完成任務的監督者,有時也是學生活動的“伙伴”。
2.倡導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彌補個體差異的有效途徑,要讓學生在目標的制定上有參與權,所以我們應該讓學生自己參與制定學習目標,運用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發揮應有的導向、激勵功能,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奠定基礎。
3.倡導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完成任務型教學的有效途徑。它凸現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利于學生學會交往,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別人,學會對人的尊重、理解和包容,改變傳統教育下被扭曲的競爭觀。
4.合理干預學習活動。任務型學習必須是在教師精心組織、科學指導下進行的。教師的合理干預是活動達到預期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布置活動任務后應巡回到學生當中了解任務完成的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活動,適時指出并幫助改正學生出現的錯誤,對任務完成不順利的學生或小組給予恰當指導。
5.任務報告要兼顧絕大多數學生。教師請學生報告完成任務的情況時要注意兼顧各個層次和不同性格特征的學生,不要只叫那些能說會道的學生發言,而忽視那些內向的學生,這樣會降低他們參與討論的熱情。
任務型教學中對學生評價是不可缺少對部分,積極的、準確的評價對學生很重要。因此,筆者認為有效的評價要遵循多元化、全方位的原則。教師要改變單純通過書面測試和考試檢查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的做法,倡導運用多種評價方法、評價手段和評價工具綜合評價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否得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各方面的發展。
實踐證明,任務型教學充分體現了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是有效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