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頌洲
摘 要:高職教育的主要作用是為社會培養大量應用技術型人才,但高職教育的教學方法中略有缺陷,不能滿足當下社會中大學生的需求,所以有許多高校都在進行教育方式的改革,其中項目教育法備受推崇。該教育法主要是以項目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主導,通過完成一個個項目,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新型教育方式。
關鍵詞:項目教學;技能;創新
在以往的教學方式中,主要以老師授課為主,這種方式降低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降低了學生對本學科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理解課上的知識,不能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熱愛。
一、項目教學法的優勢
1.項目教學法中最能體現出來的是做一些小的項目,學生作為項目的主體,設計、策劃項目,把自己的想法融入項目中去。學生可以在做項目的過程中構造知識框架來解決當前的難題,能夠使學生練習技能,積累經驗,形成創意,使學生在獲得技能的同時,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在以后的社會學習中與他人比較更加有優勢,更能適應社會。
2.著名學者陶行知曾說過“教學做合一”,他說教學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我們要在做中教,做中學。新時代教學模式不同于以往,以前的教學主要是教,以書本為主體,以文化知識為中心,注重知識的灌輸但不重于實踐,而本教學法把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實踐為主,注重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使學與做不分家,在操作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自主解決問題,善于思考學習方法與技巧。
3.結合電子課程的需要與新時代教學改革的要求。項目教學法能夠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和社會實際,定制不同的項目。不僅如此,使用該教育方法,能提高學生很多方面的技能,還可以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為將來步入社會中能更好地進行學習、創新打下基礎。
4.在電子課程中演示項目制作,使學生體驗制作的過程,所謂的體驗是以身體性活動與直接經驗而產生的感情和意識,直接體驗使他們生活在學習的海洋世界,在學習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在體驗中實踐。
5.實踐中創新。項目教學法以實踐為本,主要培養動手能力,老師布置項目并把它完全交給學生,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享受“自主協作,探究創新”。學生們可以用現有的知識與經驗富有創造性地完成特定的項目。
二、高職電子課程中的教學實踐
在電子課程中理論與實踐結合非常密切,但高職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興趣不高,缺乏熱情,學習知識感到茫然,不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而實施項目教育法正是改變這種現象的重要舉措,完全能達到教與學的目的。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把教材劃分為幾個模塊,每個模塊制作一個項目,將班級學生分成幾組,讓他們共同協作,互相研究,并寫出各自的設計思想與方法,再由老師進行改正與講解。在選擇項目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取的項目必須能引起學生興趣,在生活中能夠經常見到,但學生不是非常明白其中的原理。這樣可以激起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欲望,當學生明白了這種知識以后,可以使這種知識在他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們能充分感受到學以致用、學以有用的含義。
2.項目應在教學內容中選取,應結合書本上的知識,讓學生展開一定的想象空間,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可以發揮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自主研究這一項目的解決方法與方式,進行創新,勇于探索,敢于實踐。
3.每個項目不能過于簡單,不能只是單單地以學生運用這種方法,以學習知識與技能為目的,這樣的做法不能使他們有所鍛煉,不能使項目教學法的優勢得以更好的發揮。應讓他們去解決以往沒有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學生內心有想要解決的欲望與想法,在學生制作項目時,老師可以從旁邊給予提示與幫助,讓每位同學都能完成項目任務,給予他們信心,讓他們可以成功地完成自己的項目。
4.在完成項目后應進行總結與評估,這個環節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師的講解,讓每個同學都可以分享感悟在該項目中學到了什么,知道自己思維上的缺陷,總結該項目對他們的意義。他們在做成項目后可以感受到最大的收獲,也可以使他們在成就感中學習知識,這種氣氛下學生接受記憶知識的能力會得到充分的提高。
項目法的實踐與應用,可以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利于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的理論,可以使學生更靈活地運用理論知識。該方法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團隊能力、自學能力、自我調整和創新的能力),對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創造潛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起著巨大的作用。學生在介紹自己的計劃的時候,也會增強學生推銷自己計劃的言語能力,對于學生以后長遠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為學生以后的事業有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林何清.項目教學法在中職數學選修課中的嘗試.讀寫算,2013(26).
(作者單位 四川省眉山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