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振國
摘 要:根據縣教育局關于學習河南西峽“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課改精神,我校很榮幸成為全縣六所實驗中學之一,所任八年級思想品德成為實驗學科。經過一個多月“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嘗試,對“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有了更深的認識,簡要闡述“三疑三探”教學模式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
所謂“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是疑問與探究結合的教學方式,其環節為設疑自探、解疑合探、質疑再探、拓展運用。此教學模式強調的是學生主動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把課堂變為了“學堂”,讓學生在獨立、平等、輕松、和諧的環境中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活動主動性與創造性。此教學模式用質疑的方法教出的學生對問題有著獨特的見解,有較強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它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三疑三探”以建學習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既有優等生,也有中等生,還有學困生。許多問題是通過小組內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學生間相互協作、相互學習、緊密配合、齊心協力、共同進步,實現優勢互補。我認為“三疑三探”教學模式的關鍵環節是學生展示。通過學生展示解疑合探成果,以達到活躍思維、鍛煉勇氣、培養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在教學中,結合思想品德學科特點,將正確的價值觀引入課堂中,注重課內、課外相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積極探索,通過道德踐行,促進思想品德的健康發展。我認為原有教學目標應改為學習目標,這樣更能體現學生主體地位,在探究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能力,旨在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健康心理、法律意識和公民意識進一步發展,從而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以八年級下冊“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這節為例,讓學生認識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了解我國公民權利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廣泛性,以此幫助學生掌握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讓學生體驗公民權利的廣泛性。
總之,在“三疑三探”課改實踐中,需要我們結合本學科特點去探索,隨著理論知識的不斷學習和思想的不斷解放,一定會收獲更多的甜蜜和快樂。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東豐縣橫道河鎮中學)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