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摘 要:化學基本概念理解錯誤導致學生學習化學吃力,答題時張冠李戴,描述實驗現象不準確,不單單是學生學好化學的障礙,也是學生考試失分的重要原因。
關鍵詞:高中化學復習;混淆概念;細節
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生化學學不好的原因是在化學概念的理解上出了問題,認真準確地理解化學概念是提高化學成績的關鍵,近幾年的高考也重在考查考生對化學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我們的學生往往對一些易混淆的化學概念一知半解,從而導致對化學學習失去信心,現將我個人在教學中發現的易混淆的化學概念作一總結、比較。
一、檢漏和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在實驗題中這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實驗開始前要進行( ) ”面對這個問題該如何作答,方法是使用容量瓶、滴定管、分液漏斗等帶活塞的儀器之前首先要進行檢漏(檢查是否漏水),若是一套已組裝好的儀器(如制備氣體裝置、驗證反應產生的氣體、氣體的性質實驗等)實驗開始之前要進行裝置氣密性的檢查。
二、配合物的配位數與晶胞中的配位數
同為配位數,但二者的意思有很大不同,配位化合物中心原子的配位數指的是配位原子的數目,或者說是配體提供孤對電子的數目,大多數配合物的配位數滿足中心原子化合價的兩倍關系,由于配合物理論對于高中生而言難度太大,高中階段也只是了解而已。選修三中晶體中的某原子或者離子配位數是指距離該原子或者離子最近的等距離的原子或者離子的數目。可參考金屬的四種堆積模型推知晶體中的配位數問題。
三、價電子數與最外層電子數
這是兩個很相似的概念,對于主族元素而言,價電子數目就是最外層電子數目,這是因為主族元素得失電子均只與最外層電子有關,而對于副族金屬而言其(n-1)d能級的能量高于ns能級的能量,在失去電子時除了失去最外層的電子常常還會失去次外層上的能量高的電子,因此過渡金屬元素的價電子不等于最外層電子。
四、鹽析和滲析
鹽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無機鹽類而使溶解的物質析出的過程。如:加濃NH4Cl能使蛋白質凝聚的過程,注意該過程是可逆的物理過程,即再加水后蛋白質又能溶解。
滲析是指利用半透膜使離子成分從膠體溶液里分離出來的操作,通常用來提純膠體。
五、電離、電解、電離能
電離指的是電解質在溶于水或加熱熔化條件下其內部化學鍵斷裂而使得原子或原子團相互離開對方的束縛而帶電的過程。特點是電解質在電離過程中生成的陰、陽離子所帶相反電荷總數相等。因此,整個溶液不顯電性。通俗的說就是離開帶電簡稱電離,與通電不通電無關。電離被認為是物理過程,而電解是化學反應。
電解指的是電解質溶液在電流作用下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實質是在電流作用下電解質溶液中的陰、陽離子在陽、陰兩極失去或得到電子而發生氧化或還原反應的過程。電解必須有電流通過才能進行。注意,通電通的是直流電。
電離能是指基態的氣態原子或氣態離子失去一個電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稱為元素的電離能。常用符號I表示。單位為kJ·mol-1。處于基態的氣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生成+1價的氣態陽離子所需要的能量稱為第一電離能(I1)。由+1價氣態陽離子再失去一個電子形成+2價氣態陽離子時所需能量稱為元素的第二電離能(I2)。且一般地I1 六、干餾、分餾和蒸餾 干餾是固態物質隔絕空氣加強熱發生分解反應的過程,屬于化學反應。如:煤的干餾,是目前獲得焦炭的唯一方法,也能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減少碳排放。 蒸餾是液態混合物在不需要隔絕空氣情況下加熱發生的液體氣化再冷凝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分餾是分離提純沸點相近的混合液體的一種方法,它實質上就是多次蒸餾。如石油的分餾,也可以說石油的蒸餾。二者無本質的區別都屬于物理變化,是石油化工必不可少的步驟。 參考文獻: [1]鄒慶根.化學教師應加強語言文字修養[J].化學教學,2006(1). [2]黃延旭.規范化學用語提高學科素質[J].河北理科教學研究,2006(3). [3]彭輝.中學化學語言的初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7). (作者單位 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學)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