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彬彬
摘 要:根據中職學生英語基礎、心理特點、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特點,結合教材實際,要上好英語閱讀課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創設各種趣味活動,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教以學為本”“教師啟動、師生互動、學生主動”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閱讀。
關鍵詞:閱讀課活動;依據;原則
一、問題的提出
中職英語閱讀課現狀不容樂觀: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差,缺乏學習興趣;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不夠,教學方法單一、模式化;沒有配套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的閱讀材料;課時安排緊,閱讀課任務重。基于上述原因,閱讀課教師上得吃力,學生聽得乏味。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沒有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師生之間也缺少應有的交流與互動。
為改變這種現狀,提高課堂質量,運用活動化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活動尤為重要。唯有將中職英語教學與趣味活動相結合,才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活動中輕松、愉悅地愛上閱讀、愛上英語。因此,在中職英語課堂中開展趣味活動對于提高閱讀課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閱讀課活動的依據
1.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提出“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的理念,該理念所倡導的任務教學就是要求教師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在課堂內進行大量的目的明確操作性強的活動。教學的活動化,正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主線,堅持“學以致用,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創設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真正激發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和獨立性,使他們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養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
2.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強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行動性”,即參與性、實踐性和互動性,體現“以人為本”的職業教育思想。通過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突出“我聽到的,我會忘記;我看到的,我會了解;我做過的,我會記住的思想。行動導向教學法要求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興趣,指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
三、閱讀課活動的原則
中職英語閱讀課教學活動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但活動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活動應結合學生心理具有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中職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心理特點,教師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方法,采用形式多變的教學方式,結合學生的特長與喜好,創設趣味性活動來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專家指出:學生的學習需要視覺、聽覺和運動知覺的參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視頻、歌曲、游戲來調動他們的多種感官,使他們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輕輕松松學好英語。
閱讀課堂上的趣味性活動有很多,如:頭腦風暴、問題搶答、傳聲筒、句子接龍、競猜游戲、人物訪談等等。這一系列活動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讓學生通過活動過程來完成閱讀的各個環節,達到運用語言、提高閱讀能力的目的,教師不用過分關注學生表達的對錯,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自然地學習、鞏固知識。
2.活動應緊扣教學內容具有目標性
目標是英語課堂的根本導向,也是衡量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準則。任何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緊緊圍繞教學內容,具有明確的目標。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不應在活動的形式上做表面文章,而應緊扣教學內容、重難點目標,深入活動內部探究學習的有效性。活動只是實現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不能一味追求活動的豐富、熱鬧而忽視學習的目的。有些活動場面看似熱鬧,氣氛看似活躍,但活動的目標性并沒有得到體現,那么再精彩再有趣的活動也毫無意義可言。
如:在教學Hobbies閱讀課時,我用Brainstorm讓學生復習有
關愛好的單詞,用競猜游戲導入課文中兩種流行的愛好Yoga and Street dancing,為了更好地了解和鞏固這兩種愛好的歷史及特點,提高學生的閱讀和表達能力,接下來的活動:幸運號碼、人物訪談等均以此為目標和導向。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既鞏固了學習內容,又愉悅了心情,體現了活動的有效性。
3.活動應聯系學生生活具有交際性
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我們教師必須改變英語閱讀課傳統的教學方式,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少教多學,努力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對于自己身邊的事物往往更感興趣,更容易接受,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對閱讀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
如:在教學American High School Life閱讀課時,我引用本校優美的校園圖片,學生學習、生活、娛樂、競賽時的照片導入及呈現生詞,把學生的校園生活融入課堂,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學生們都躍躍欲試,在這一課上我憑借生活,運用圖片、多媒體等輔助工具,創設生動、真實的語言環境,設計多種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活動,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真實的語境中習得語言。
4.活動應聯系學生實際具有層次性
不同的學生其身心發展各不相同,具有個體差異性。他們無論在英語基礎、智力水平、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作為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此,教學活動的設計不能只考慮部分學生,而忽視其他學生。教師應聯系學生實際創設層次性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參與活動,感受學習的快樂,體驗成功。
首先,閱讀課活動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才能真正達到活動的目的。其次,教師可以就某一活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角色扮演活動時,看書(讀)的加一分,不看書(背)的加2分;在問題搶答時,如Yes/No回答正確的加一分,能說出理由的加2分,能夠有自己獨特見解的加3分。教師應鼓勵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并給予肯定的評價,對于學生的點滴進步應及時表揚。
⒌活動應發散學生思維具有創造性
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迫切需要創新人才,而創新能力是創新人才必備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條件,鼓勵學生發散思維,百家爭鳴,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閱讀課后的討論環節,我總是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于他們與眾不同的觀點、別出心裁的措詞、分析問題時獨特的視角等均進行大力的表揚和贊賞。
在中職英語閱讀課教學中運用活動體現寓教于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活動,輕松掌握所學內容,快樂學習;運用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技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與他人交流溝通的能力,實現在“做中學、學中用”;運用活動如小組合作、活動點評等可以有效增進生生、師生情誼,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實現語言學習與情感教育的雙贏目標。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中職英語閱讀課中的活動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要使活動真正有效,就必須注意活動的合理運用,即如何設計活動和如何開展活動。這就要求教師要有良好的素質和基本功,要充分備好學生、備好教材,使活動真正為教學目標服務。
英國著名語言學家埃克斯莉說:“教英語的最好方法就是引起學生興趣的那種方法。”所以,在中職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他們的興趣愛好,合理設計一些趣味活動,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讓學生學會閱讀、快樂閱讀。
參考文獻:
[1]曹小慶.英語教學活動基于有效[J].語數外學習,2013(4).
[2]王林.英語課堂教學法的嘗試[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5).
(作者單位 浙江省天臺職業中專)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