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霞 朱宏亮
實施創新教育是一個艱難的探索過程,需要在長期的實踐中探索與總結。兩年來,我校領導開拓創新,努力做到辦學理念的創新、育人環境的創新;全體教師大膽嘗試,實現了教師教法的創新、學生學法的創新,使我校的素質教育有了全面的實施,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有了較大的發展。
一、學校辦學理念有創新
辦學理念的創新首先是思維上的創新。課題研究中,我們一方面研究學習當前的教育新理念,篩選適合我們校情的具有前瞻性的辦學思想,另一方面將辦學新理念、新思想創新為與教育方針緊密吻合的十六字辦學方略。即:修德為先、啟智為要、強體為本、成才為上。德、智、體渾然一體,構成辦學主體行為。“德”,要修;“智”,要啟;“體”,要強,三者缺一不可,而“成才”是目的。鑒于此,我們就把辦學理念大膽創新,集中為八個字:修德、啟智、強體、成才。其次是運行中創新。我們主要采用教職工的“天天思”、學校領導的“周周講”、全體師生的“常常唱”的辦法來強化師生的理念行為。
二、學校創校特色有“尖角”
學校圍繞辦學特色理念,以知識性、教育性、民族性、藝術性與趣味性相統一的原則,創新了讀書活動的形式,探索出寫字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模式,開發出適合七、八、九三個年級的校本課程;創編了《幼芽詩集》《小鬼成長記》等上百本學生特色集,匯編了《教學論文薈萃》《教學案例集錦》《教師詩配畫》等十余本教師特色集;學校打破傳統的獎勵模式,制定出臺了“教師學術制”“學生星級+稱號制”“家長稱號制”評價方案,探索設計了“智慧星”“小舞星”“誦讀小白靈”等四十幾種特色獎卡。學校的辦學特色已吸引了社會關注的目光,先后迎來市縣二十多所學區、學校領導及教師的參觀;學校先后被命名為“市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校”“慶陽市衛生文明單位”“慶陽市文明交通示范單位”等光榮稱號。
三、學生創新能力有提高
雖然好奇心是創新的首要成分,自信心也是創新不可或缺的因素。不少研究成果和經驗表明,一個人將來創造力的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階段創造力發展的狀況,而學生求學過程尤為關鍵的是四種與信念直接相關的內容。學校在創新辦學思想的統領下,以弘揚學生主體精神為主旨,提出了“動腦創思、動口創說、動手創作、動筆創寫”的“四創”方針,創辦了手抄報、詩畫報、書法報,創作了樹葉拼圖、科幻畫、科技小制作,創設了泥捏、石畫、瓶畫藝術小組,培養了學生的智力創新能力;努力實踐四種“求學信念”,逐漸培養出學生“我會”“我愿”“我能”“我敢”的創新意識和精神,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短短的五年中,我校學生在省、市各級科技類比賽、學科競賽中多次獲獎;在省、市組織開展的經典誦讀活動中屢得佳績。在今年的初三畢業會考中,我校王××同學取得了文化課成績全縣總分第一名的好成績,保持了連續兩年全縣第一在我校脫穎而出的記錄。有5名學生總分進入全縣前十名。各類學科競賽中,我校有14名同學獲市級獎,8名同學獲省級獎,路××同學獲省級物理競賽一等獎。
四、教師教學素質有飛躍
科研強師興校是我校的主打品牌,但調查發現,我校教師雖然向往上進,也崇尚創新,羨慕別人的成果,但對科研創新又充滿神秘感,對教育創新懷有沖突感,常規中不用心去思考如何教會學生學習,也不考慮怎樣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在新課改中完全是“穿新鞋、走老路”。在課題組的研究策劃下,學校借助外力、挖掘內力,全面改革純講座的方式,采取參與式、互動式等自主的、互動的方式,利用外派參觀學習,內辦創新論壇、創新實踐、創新反思講座,印發創新學習資料,真正使每一位教師在經歷諸如“課堂教學創新周”“學術沙龍”“創新教學比武”等研討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大大地提高了青年教師的自身素質。目前有3位教師被評為全國“德育科研工作先進實驗教師”。有8名教師成為省、市、縣“青年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等,全校有85%以上的教師在省、市、縣各類論文、案例評比中,課件、教具制作中獲獎。同時,我課題組成員分別對語文、數學、英語教學及學校創新教育做了創新研究,撰寫的論文《中小學校學生創新能力教育現狀透視》《創新英語課堂教學需“四”變》《書“香”出了鳳中的名——鳳城初中創新教育側記》分別在國家、省級刊物上得到了發表。
現在有關學生創新能力的保護與培養問題的研究,已經進入較為深入的系統研究時期,反思兩年來的研究歷程,還有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一,如何運用這些理論,開發出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教育教學實踐,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比較完善的系統資料。第二,如何使這些即將形成的成果能夠深刻體現設想中的創新教育思想,真正落實到日常具體教學過程中。
鳳中的創新教育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雛型才顯,還很不完善。但是,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深入開展系列課題研究,相信學校辦學理念的延伸、辦學特色的凸顯會越來越清晰,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生命力。
(作者單位 孫旭霞:甘肅省慶城縣鳳城初中 朱宏亮:甘肅省慶城縣慶華小學)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