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麗亞
物流產業發展到今天,卻忘記了初衷,為什么要發展物流?對于中國目前的物流業,到底怎么發展才能適應現代化的中國,并不是一件能說清楚的事情。
2012年中國社會物流總額171萬億元,中國社會物流的總費用24萬億元。據有關專家表示,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就會帶動4000多億的經濟效益;下降5個百分點,就是百萬億,如果下降到西方國家水平,就會節省成本4萬億。
我們發現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在自由市場買蔬菜時,蔬菜的價格可以從生產地到消費者手里,零售價格上漲了幾倍甚至數十倍。
國內的物流成本是國外的一倍以上,由于物流產業成本過高,使國家和老百姓財富收入大為縮水,也使改革開放多年成果大打折扣。而造成今年的局面,相關資料顯示:一、專業化物流供應能力不足,二、物流設備基礎設施能力不足,三、物流業整個運行形態,地方封鎖,行業壟斷。
城市物流 占領先機
2013年雙11,淘寶的銷售達到350億。在雙十一促銷開啟的第一分鐘天貓涌入了1370萬人,支付寶的交易總額就突破了一億元,成交筆數33.9萬筆。6分鐘后,交易總額達到10億元,第13分鐘突破了20億,38分鐘突破了50億元,而去年突破50億用了8小時16分鐘。
不難看出,城市物流的發展相當大的功勞應該歸于阿里,歸于淘寶,歸于電子商務的今天。而350億的銷售背后,是無數城市物流在“錢盤”上躍動。
互聯網革命發展到今天,地球是個村。可能你與奧巴馬也只是“甲村民”與“乙村民”的區別。電子商務和冷鏈物流成為21世紀最熱門的兩大產業。過于敏感的中國商人早早在此耕耘。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于2006年正式運營冷鏈物流,公司的戰略是以大中城市,食品配送為主的能源物流,在車輛選型方面以中小型車為主。
中外運上海冷鏈物流有限公司邵海濤總經理表示:把電商和冷鏈物流結合起來,是我們的期望。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做電商冷鏈物流時,究竟選怎樣的車,我們的車是4.2米、5.2米、8.6米等車型,用這些車去做B2C業務,從成本角度來講,很不現實。首先進到市內,受到道路的限制,往往B2C一個車,據初步介紹,大約送30名左右的客戶,即使最小的廂式貨車4.2米,能承載的貨量最少,用10%的運載量分攤100%廂式貨車的運輸成本,對我們來說比較高。所以,一個怎樣的車,比如說面包車可以改成冷鏈物流車,這樣它的成本能夠降下來,又能確保及時送貨;但如果投入更多的面包車,冷鏈物流就受到很大局限,比如只能裝幾十件貨,一個4.2米的車,只能用于B2C業務,像我們做綜合物流,也就是說更多的是B2C,兼容是最大的問題,如何能讓一臺車滿足多種要求,是制造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與奧巴馬打過招呼過,需要去意大利吃豐盛的早餐,然后日本滑雪,法國看日落,最后宿在云南麗江畔。這就是未來的世界,誰讓地球變成村了呢?冷鏈的發展再不與時俱進,不是被時代淘汰就終將被“村民”所棄。
城市物流 制造先行
當物流企業把物流車輛兼容的問題,拋給制造商,那作為一個汽車制造商企業,又該如何在城市物流中占盡先機,迎接屬于自己的壓力和機遇?
作為整車廠家,能適應快速發展的物流市場,一直是江鈴汽車的目標。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趙芳成表示:江鈴的主打產品輕卡,在整體長度方面,非常適合做進城車輛。我們關注到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選型技術標準,從產品、工程等各方面一直在研究。不斷從客戶和市場得到反饋意見,就能不斷改變。從產品到技術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研制出更適合的城市物流車輛。
隨著城市物流網絡化運營程度的提高,對于城市物流也形成普遍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整車企業如何更好地適應當下的新形勢,面對新要求、新挑戰,整車企業如何應對,除了需要宏觀層面的技術支持,政策引導之外,整車企業也要看準時機,迎難而上。誰能占領先機,誰就能取得制勝的話語權。
城市物流 變則通
電子商務和制造商企業都準備好了,迎接城市物流的不斷變化。窮則變,變則通;如何以變化應對變化,與城市物流的限制賽跑,爭取在政策尚未完善之前生存下去,并活得更好。
中國外運北京公司運營管理部客戶經理柴煦介紹:宜家項目從2000年到現在,已經運行了7年。在這7年里遇到了很多困難,北京市內交通所能遇到的難題全部經歷。市內限行,包括車輛限制通行,以及一些車輛在某些區域禁止通行;在2008年期間各種管制,它是一個典型的B2C項目,就是直接服務到客戶終端,客戶群體屬于比較年輕的人群,對于時間和服務質量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整個宜佳項目的運作過程中,我們也是在不斷的摸索和改進。
相對于2007年,我們年均貨量上升53%左右,提升的業務量給運輸帶來更大的壓力,比如車輛,宜家主要以經營家居產品為主,但家居產品體積不定。比如床,還有一些廚具安裝,小的精品運輸,由于貨物不同對車輛要求也不同。在保證貨品完好無損的情況下,車輛必須能容納這些貨品。目前能滿足這些基本要求,用的也比較多的就是廂式貨車;還有金杯車,下一步宜家想開展及時送,就是連貨帶人一起送到目的地,這時候就需要另外一種車型。
在限行方面,尤其是五環以內,對于貨車限制比較嚴格,尤其是一些老舊小區,車輛的停靠也有困難,所以對于運輸車輛,既要保證通行能力,還要保證裝載能力。簡單來說,企業在不斷摸索著更合適的運輸方式,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要。
與國外的物流政策相比,中國的政策法規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在不斷摸索和解決困難中學習到很多適合自己的經驗,轉型亦是轉變思考方式,轉變看待問題的角度,物流企業亟待整體升級,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運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