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峰
(浙江警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當今世界各國的警察體能訓練體系不斷革新發展,建立我國警察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和急迫。警察院校體能訓練體系是警察體能訓練體系的基礎。與其他普通高等院校不同,警察院校不僅需要注重學生體質的提高,還必須從適應警察所擔負的高風險、高強度的一線執法環境的特殊要求出發,開展對學生體能的強化訓練,建立體能訓練的標準體系。目前,警察院校體能訓練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訓練方式老化,訓練效果不佳,訓練受傷問題突出。因此,增加訓練內容,突出訓練重點,改革訓練方法,使訓練貼近實戰、符合實用、提高實效,全面提高警察院校預備警察的體能素質迫在眉睫。
人體的關節主要有兩個功能,即靈活性和穩定性。在自然狀態下,人體不會缺乏靈活性和穩定性。當你試圖提高一個關節的靈活性,就會犧牲它一定的穩定性。而一個關節越是穩定,它的靈活性也就越差。每個關節的活動,都是為了完成某一種動作。在運動實踐中,根據功能的需求,有些關節需要更多的靈活性訓練,有些關節需要更多的穩定性訓練,而關節對訓練的需求也是交替出現的。如果一個關節需要提高靈活性,那么它周圍(上方和下方)的關節就需要提高穩定性,反之亦然。評估人體髖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穩定性及股四頭肌的柔韌性等,由此制定相應有效的運動模式,對于提高運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功能性身體運動能力篩查(FMS)是國外引進的一種動作模式質量評價系統,是一種簡單的、量化的基礎運動能力評價方法。FMS 是為了發現健康個體在完成基本動作模式時的局限性因素或不對稱性問題,其在國外體育訓練領域應用普遍,尤其對于體能訓練計劃的制訂,有效改善體能訓練的薄弱環節,預防運動傷病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警察院校學員進行FMS 測試,有效評估警察院校學員髖關節的靈活性和穩定性,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穩定性以及股四頭肌的柔韌性,旨在查找出警察院校學員運動能力普遍存在的弱點,從而改進警察院校學員的訓練方式,尋找有效的運動模式,提高警察院校學員的運動能力,減少和預防運動傷病的發生。
(一)文獻資料法。查閱浙江大學、浙江警察學院、浙江省圖書館等館藏書目;通過美國網絡文獻檢索系統,搜集西方原版體能訓練著作與論文,并進行翻譯和校注,廣泛收集相關文獻;搜索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等網絡的網絡數據資源,以獲得全面的文獻資料。
(二)實驗法。
1.實驗對象。以隨機抽取浙江警察學院2012年招錄的4 個區隊學員為研究對象。治安學專業一、二區隊學員為實驗組,共110 人,其中女生12人;治安學專業五、六區隊學員為對照組,共108 人,其中女生11 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年齡、訓練年限、技術水平、實驗前FMS 測試指標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實驗前對兩組各項指標成績進行相關統計分析,兩組在平衡、速度、力量等指標成績上都無顯著性差異(p>0.05)。
2.實驗方法。實驗組運用FMS 評估并制定訓練計劃進行體能訓練,對照組按原訓練體系進行體能訓練。一學年后,對研究對象的運動能力(平衡、速度、力量)和傷病率進行測試,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數據對比,從而分析體能訓練引入功能性身體運動能力篩查(FMS)的實效性。
(三)問卷調查法。實驗前后分別向學員發放調查問卷,每次218 份,共回收有效問卷436 份。對有效問卷調查所獲數據進行相關統計學分析。
(四)數理統計法。采用SPSS18.0 對測得的數據進行運算,主要分析數據為描述性統計分析、單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一)FMS 測試結果統計與分析。FMS 測試實驗前兩組無顯著差別,實驗后實驗組的FMS 測試得3 分的幾乎為100%,而對照組的FMS 測試結果變化不明顯,這說明運用FMS 評估并制定訓練計劃進行體能訓練提高了警察院校學員的FMS 分值,改進了學員的身體機能、身體結構,促使實驗組學員的關節靈活性、肌肉協調性及髖部穩定性增加,這大大增加了其運動中身體的安全性(見表1、表2)。

表1 實驗前兩組FMS 測試結果

表2 實驗后兩組FMS 測試結果

表3 實驗組第一次問卷調查統計

表4 實驗組第二次問卷調查統計
(二)問卷調查統計與分析。從第一次調查統計結果(表3)可以看出警察院校學員對自身薄弱點了解不足(87.85%);受傷情況也較為頻繁,經常性受傷的占10.74%;從訓練方法看,主要是靠一些集體練習和老師的一些統一的而非針對性的指導受傷的占60.74%;從調查對象的損傷部位看,主要集中在軀干及以下部位。軀干占15.88%,下肢占44.85%,關節占28.03%。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結合FMS 測試結果來看,是由于大強度負重時訓練方法不正確或者身體姿勢不對造成的;從統計表中可以看出,動作錯誤和疲勞訓練造成運動損傷的約占40%,訓練方法不當占到了37.38%。由此不難看出,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法對避免運動損傷的重要性。
表4 是實驗后實驗組的問卷調查統計,從表4與表3 的對比來看,實驗組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薄弱點,受傷情況也較少,沒有受傷的占87.28%,損傷部位主要集中在關節及軀干。從問卷結果中得知,造成損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員在訓練之外隨意運動缺乏準備活動造成腳踝關節、腰部受傷。實驗表明,在警察院校學員體能訓練中,運用FMS可以根據測試數據提出預防對策,降低運動損傷的發生,可以更加有效地減少受傷率,大大提高訓練效率。
(一)功能性身體運動能力篩查(FMS)只要求測試人員觀察他們業已非常熟悉的基本動作模式的完成能力,它的測試易操作、評價方便簡單。運用這種方法的目的不是診斷受測者的整形外科問題,而是為了發現健康個體在完成基本動作模式時的局限性因素或不對稱性問題。
(二)運用FMS 評估的根本目的是可以確定正確訓練內容,控制正確的訓練方向,使訓練目標定位準確。實驗證明,在警察院校學員訓練中運用FMS,可以更合理地制定訓練計劃,有效地改進訓練方法手段,科學安排運動負荷和進行教學改革,可提高警察院校學員的FMS 分值,不僅改進了學員的身體機能、身體結構,有效降低學員參與警察體能訓練的身體傷害危險,還大大提高了訓練效率。
(三)體能訓練通過FMS 的應用,警察院校學員的平衡能力得到提升。平衡能力的提升使人體在不同的情境中保持正常身體姿態的能力獲得提高,對于其接下來學習高樓攀爬、越障、抓捕、格斗、搶險救護等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FMS 宜在有著特殊體能訓練要求的警察院校中推廣使用,警察院校學員由于其未來的職業特點,體能訓練對今后工作中快速追擊、連續作戰,抗負荷、抗疲勞,穿越各種障礙,一招制敵,迅速查處制服和遏制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處警能力,對保護警察的自身安全和人民群眾的財產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深入運用FMS 研究警察院校學員體能訓練方法,推出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案,對提高警察院校的整體訓練水平,提高公安隊伍整體素質和戰斗力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1]孫莉莉.美國功能動作測試(FMS)概述[J].體育科研,2011,(5).
[2]王建琴.功能性訓練與預防運動損傷探析[J].運動,2011(4):44-45.
[3]閆琪.功能性體能訓練在我國的發展[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1(4).
[4]閆子龍.功能訓練在美軍體能訓練中的應用及對我軍體能訓練的啟示[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2(4).
[5]趙改青.功能訓練對投擲項目的促進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12.
[6]孫莉莉.功能訓練在帆板項目中的實踐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