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麗
摘 要:文章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法律制度、快遞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構建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并以評價指標體系為依托,將層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統理論相結合,建立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結合案例論述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基本過程,定量、科學、客觀的評價結論,能使受評快遞企業正確認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態,促使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關鍵詞:快遞企業 社會責任 層次分析法 灰色系統理論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4-076-03
一、引言
自謝爾頓于1924年首次提出“公司社會責任”概念以來,國內外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Sen、Bhattacharya、周延風等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1}。對于那些重視產品質量、為消費者負責,勇于承擔環保責任和社會公益責任的商家,消費者將通過購買行為投票。因此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況日益受到企業及公眾的重視。
隨著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快遞業務深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這為快遞業帶來了發展契機。與此同時,快遞業頻頻爆出的暴力分揀、延誤、售后服務差等問題。據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10月快遞業務收入占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的60.3%{2},而涉及快遞業務問題的有效申訴量(確定企業責任的)占總申訴量的98.3%{3},這反映了快遞企業盲目追求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而忽略了消費者利益,忽視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對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程度進行客觀測評,能夠幫助快遞企業自我診斷、自我完善,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競爭力,促使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二、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界定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其商業運作里對其利害關系人應負的責任。國際通行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主要有第一方評價、第二方評價和第三方評價,這里所指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屬于第一方評價,即自我評價,是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進行度量,將評價等級劃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具體如表1。
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4~5,優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達到行業標準及以上;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3~4,良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略低于行業標準;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2~3,中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略低于行業標準,但在各利益相關者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1~2,合格,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低于行業標準,但在各利益相關者基本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0~1,不合格,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低于行業標準,在各利益相關者不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三、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的在于滿足并超越社會期望和利益相關方的利益需求,因此在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中將利益相關方分為員工、消費者、股東、合作伙伴、政府和社會六大類,根據快遞企業生產經營特點、所處經濟環境以及發展階段,建立對員工責任、對消費者責任、對股東責任、對合作伙伴責任、對政府責任和對社會責任六大類共22個{4}{5}評價指標,見表2。
四、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設計
建立層次分析法和灰色評價法相結合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模型。首先由于建立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因此采用層次分析法能較為客觀地確定一級、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其次,影響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的因素很多,二級評價指標既包括定量指標,也包括定性指標,具有模糊、難以量化的特點,因而利用灰色系統理論確定評估灰類。最后對評估結果進行單值化處理,確定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結論。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評價等級。統一確定二級評價指標的評價等級,劃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5個評價等級。對于定性指標,制定的評價等級可以將定性指標量化,與評價等級相對應,分別賦值5、4、3、2、1,若指標等級位于相鄰等級之間,可相應的賦帶小數的數值,如4.5、3.5分等。對于定量指標,進行無量綱歸一化處理,按五分制折算其得分。
2.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多層次的特征,采用層次分析法,由專家根據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給予評分,根據評分建立判斷矩陣,然后利用矩陣特征值λ的求解方法得到各專家對各評價指標的權重評分,并根據各專家在專家組的影響力對各指標權重進行加權平均。
根據表1,受評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程度為良級,這說明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優秀級存在一定差距,應該采取一定措施促使該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六、結束語
通過本文建立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能夠得到定量、科學、客觀的評價結論,可以掌握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有助于各利益相關者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三個方面:首先,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法律制度、快遞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緊密相關,當經濟環境等發生變更時,要隨之調整評價指標。其次,各評價指標權重是衡量評價指標相對重要性的量值,將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本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綜合快遞行業內專家意見確定,因此隨著經濟環境等的變更,專家組成員的變動時,權重值將會隨之發生變化。第三,受評快遞企業評估灰類根據專家對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評分確定,而評價指標包括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這就使評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專家主觀因素的影響。這三方面決定了本文建立的評價模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要注意及時剔除不利因素的影響,使評估結果更加符合客觀事實。
注釋:
{1}辛慧,周祖城,駱南峰.CSR報告對消費者評價及購買意向影響的實證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1,33(3):63-67
{2}http://www.spb.gov.cn/xytj/tjxx/201311/t20131114_254472.html
{3}http://www.spb.gov.cn/xytj/tjxx/201311/t20131115_254869.html
{4}楊宇鳳,焦馨銳.基于數據倉庫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1,10(中):26-28
{5}徐泓,董雪雁.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價指標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13(3):187-190
{6}王青云,饒揚德.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層次灰色綜合評判模型[J].數量經濟技術研究,2004(5):55-62
(責編:若佳)endprint
摘 要:文章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法律制度、快遞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構建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并以評價指標體系為依托,將層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統理論相結合,建立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結合案例論述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基本過程,定量、科學、客觀的評價結論,能使受評快遞企業正確認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態,促使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關鍵詞:快遞企業 社會責任 層次分析法 灰色系統理論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4-076-03
一、引言
自謝爾頓于1924年首次提出“公司社會責任”概念以來,國內外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Sen、Bhattacharya、周延風等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1}。對于那些重視產品質量、為消費者負責,勇于承擔環保責任和社會公益責任的商家,消費者將通過購買行為投票。因此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況日益受到企業及公眾的重視。
隨著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快遞業務深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這為快遞業帶來了發展契機。與此同時,快遞業頻頻爆出的暴力分揀、延誤、售后服務差等問題。據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10月快遞業務收入占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的60.3%{2},而涉及快遞業務問題的有效申訴量(確定企業責任的)占總申訴量的98.3%{3},這反映了快遞企業盲目追求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而忽略了消費者利益,忽視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對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程度進行客觀測評,能夠幫助快遞企業自我診斷、自我完善,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競爭力,促使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二、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界定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其商業運作里對其利害關系人應負的責任。國際通行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主要有第一方評價、第二方評價和第三方評價,這里所指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屬于第一方評價,即自我評價,是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進行度量,將評價等級劃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具體如表1。
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4~5,優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達到行業標準及以上;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3~4,良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略低于行業標準;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2~3,中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略低于行業標準,但在各利益相關者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1~2,合格,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低于行業標準,但在各利益相關者基本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0~1,不合格,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低于行業標準,在各利益相關者不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三、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的在于滿足并超越社會期望和利益相關方的利益需求,因此在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中將利益相關方分為員工、消費者、股東、合作伙伴、政府和社會六大類,根據快遞企業生產經營特點、所處經濟環境以及發展階段,建立對員工責任、對消費者責任、對股東責任、對合作伙伴責任、對政府責任和對社會責任六大類共22個{4}{5}評價指標,見表2。
四、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設計
建立層次分析法和灰色評價法相結合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模型。首先由于建立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因此采用層次分析法能較為客觀地確定一級、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其次,影響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的因素很多,二級評價指標既包括定量指標,也包括定性指標,具有模糊、難以量化的特點,因而利用灰色系統理論確定評估灰類。最后對評估結果進行單值化處理,確定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結論。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評價等級。統一確定二級評價指標的評價等級,劃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5個評價等級。對于定性指標,制定的評價等級可以將定性指標量化,與評價等級相對應,分別賦值5、4、3、2、1,若指標等級位于相鄰等級之間,可相應的賦帶小數的數值,如4.5、3.5分等。對于定量指標,進行無量綱歸一化處理,按五分制折算其得分。
2.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多層次的特征,采用層次分析法,由專家根據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給予評分,根據評分建立判斷矩陣,然后利用矩陣特征值λ的求解方法得到各專家對各評價指標的權重評分,并根據各專家在專家組的影響力對各指標權重進行加權平均。
根據表1,受評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程度為良級,這說明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優秀級存在一定差距,應該采取一定措施促使該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六、結束語
通過本文建立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能夠得到定量、科學、客觀的評價結論,可以掌握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有助于各利益相關者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三個方面:首先,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法律制度、快遞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緊密相關,當經濟環境等發生變更時,要隨之調整評價指標。其次,各評價指標權重是衡量評價指標相對重要性的量值,將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本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綜合快遞行業內專家意見確定,因此隨著經濟環境等的變更,專家組成員的變動時,權重值將會隨之發生變化。第三,受評快遞企業評估灰類根據專家對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評分確定,而評價指標包括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這就使評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專家主觀因素的影響。這三方面決定了本文建立的評價模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要注意及時剔除不利因素的影響,使評估結果更加符合客觀事實。
注釋:
{1}辛慧,周祖城,駱南峰.CSR報告對消費者評價及購買意向影響的實證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1,33(3):63-67
{2}http://www.spb.gov.cn/xytj/tjxx/201311/t20131114_254472.html
{3}http://www.spb.gov.cn/xytj/tjxx/201311/t20131115_254869.html
{4}楊宇鳳,焦馨銳.基于數據倉庫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1,10(中):26-28
{5}徐泓,董雪雁.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價指標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13(3):187-190
{6}王青云,饒揚德.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層次灰色綜合評判模型[J].數量經濟技術研究,2004(5):55-62
(責編:若佳)endprint
摘 要:文章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法律制度、快遞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構建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并以評價指標體系為依托,將層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統理論相結合,建立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結合案例論述了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的基本過程,定量、科學、客觀的評價結論,能使受評快遞企業正確認識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態,促使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關鍵詞:快遞企業 社會責任 層次分析法 灰色系統理論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4-076-03
一、引言
自謝爾頓于1924年首次提出“公司社會責任”概念以來,國內外學者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Sen、Bhattacharya、周延風等發現企業社會責任表現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向{1}。對于那些重視產品質量、為消費者負責,勇于承擔環保責任和社會公益責任的商家,消費者將通過購買行為投票。因此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況日益受到企業及公眾的重視。
隨著電子商務等產業的發展,快遞業務深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這為快遞業帶來了發展契機。與此同時,快遞業頻頻爆出的暴力分揀、延誤、售后服務差等問題。據國家郵政局公布數據顯示,2013年10月快遞業務收入占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的60.3%{2},而涉及快遞業務問題的有效申訴量(確定企業責任的)占總申訴量的98.3%{3},這反映了快遞企業盲目追求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而忽略了消費者利益,忽視了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對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程度進行客觀測評,能夠幫助快遞企業自我診斷、自我完善,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競爭力,促使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二、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界定
企業社會責任是指企業在其商業運作里對其利害關系人應負的責任。國際通行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主要有第一方評價、第二方評價和第三方評價,這里所指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屬于第一方評價,即自我評價,是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程度進行度量,將評價等級劃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五個等級,具體如表1。
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4~5,優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達到行業標準及以上;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3~4,良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略低于行業標準;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2~3,中級,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略低于行業標準,但在各利益相關者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1~2,合格,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低于行業標準,但在各利益相關者基本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社會責任履行程度分值為0~1,不合格,即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各評價指標低于行業標準,在各利益相關者不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三、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目的在于滿足并超越社會期望和利益相關方的利益需求,因此在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中將利益相關方分為員工、消費者、股東、合作伙伴、政府和社會六大類,根據快遞企業生產經營特點、所處經濟環境以及發展階段,建立對員工責任、對消費者責任、對股東責任、對合作伙伴責任、對政府責任和對社會責任六大類共22個{4}{5}評價指標,見表2。
四、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設計
建立層次分析法和灰色評價法相結合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綜合評價模型。首先由于建立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因此采用層次分析法能較為客觀地確定一級、二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其次,影響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的因素很多,二級評價指標既包括定量指標,也包括定性指標,具有模糊、難以量化的特點,因而利用灰色系統理論確定評估灰類。最后對評估結果進行單值化處理,確定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估結論。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評價等級。統一確定二級評價指標的評價等級,劃分為“優”、“良”、“中”、“合格”、“不合格”5個評價等級。對于定性指標,制定的評價等級可以將定性指標量化,與評價等級相對應,分別賦值5、4、3、2、1,若指標等級位于相鄰等級之間,可相應的賦帶小數的數值,如4.5、3.5分等。對于定量指標,進行無量綱歸一化處理,按五分制折算其得分。
2.確定評價指標權重。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指標體系具有多層次的特征,采用層次分析法,由專家根據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給予評分,根據評分建立判斷矩陣,然后利用矩陣特征值λ的求解方法得到各專家對各評價指標的權重評分,并根據各專家在專家組的影響力對各指標權重進行加權平均。
根據表1,受評快遞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程度為良級,這說明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與優秀級存在一定差距,應該采取一定措施促使該企業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六、結束語
通過本文建立的快遞企業社會責任評價模型,能夠得到定量、科學、客觀的評價結論,可以掌握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有助于各利益相關者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在使用中要注意三個方面:首先,快遞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法律制度、快遞行業發展階段等因素緊密相關,當經濟環境等發生變更時,要隨之調整評價指標。其次,各評價指標權重是衡量評價指標相對重要性的量值,將會直接影響評價結果,本模型采用層次分析法,綜合快遞行業內專家意見確定,因此隨著經濟環境等的變更,專家組成員的變動時,權重值將會隨之發生變化。第三,受評快遞企業評估灰類根據專家對受評快遞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情況的評分確定,而評價指標包括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這就使評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專家主觀因素的影響。這三方面決定了本文建立的評價模型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要注意及時剔除不利因素的影響,使評估結果更加符合客觀事實。
注釋:
{1}辛慧,周祖城,駱南峰.CSR報告對消費者評價及購買意向影響的實證研究[J].上海管理科學,2011,33(3):63-67
{2}http://www.spb.gov.cn/xytj/tjxx/201311/t20131114_254472.html
{3}http://www.spb.gov.cn/xytj/tjxx/201311/t20131115_254869.html
{4}楊宇鳳,焦馨銳.基于數據倉庫的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研究[J].會計之友,2011,10(中):26-28
{5}徐泓,董雪雁.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價指標研究[J].甘肅社會科學,2013(3):187-190
{6}王青云,饒揚德.企業技術創新績效的層次灰色綜合評判模型[J].數量經濟技術研究,2004(5):55-62
(責編:若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