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等
摘 要:財稅體制改革影響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我國人口日益老齡化,養老危機不斷加重的今天,稅收優惠政策對于化解我國養老危機,促進建立“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完善和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已經成為促進我國企業年金發展的關鍵要素。企業年金作為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二支柱,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關注,年金收入已成為很多國家職工退休收入的主要來源。而我國職工退休收入主要來源于“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卻發展及其滯后,這種不平衡局面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安全。文章將企業年金稅收政策置于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總體背景之下進行考察,通過分析影響制約企業年金發展的因素,提出了完善我國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的措施。
關鍵詞:財稅體制 企業年金 稅收優惠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4-120-02
一、引言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制改革在經濟社會運行中起基礎性作用,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同時,稅收體制改革作為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又被廣泛關注,其已成為新形勢下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點和突破口。稅收體制改革影響到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在我國人口日益老齡化,養老危機不斷加重的今天,稅收優惠政策對于化解我國養老危機,促進建立“三支柱”養老保障體系發揮著重中之中的作用。
二、我國企業年金稅收政策的現狀
企業年金作為養老保障體系的第二支柱,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關注,年金收入已成為很多國家職工退休收入的主要來源。而我國職工退休收入主要來源于“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卻發展及其滯后,這種不平衡局面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安全。
自2000年國務院頒布我國第一個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以來,國務院、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相關部門已發布了十幾個規范性文件,特別是隨著2004年《企業年金試行辦法》、2009年《關于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2011年《關于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補充規定的公告》、2014年《關于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先后出臺,我國企業年金稅收優惠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確定,而且運行機制也趨向規范、透明。但總體來看,稅收優惠具體模式上還存在較多的模糊空間,也沒有建立資格審查和必要的監督機制,這些因素制約著我國企業年金的發展。完善現行的稅收優惠制度是推進我國企業年金發展、實現既定養老金替代率的關鍵。
三、完善我國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的措施
本文結合我國財稅體制改革大的背景,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制定完善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我國企業年金計劃發展進行了研究。
第一,根據國情制定實施EET模式稅收優惠政策。從國際經驗上看,稅收優惠模式主要有兩種:前端征稅TEE和后端征稅EET。筆者認為,我國應實行EET模式,該模式是目前已實施企業年金計劃的大多數國家中普遍推行的政策,符合次優稅制理論,是已經被理論和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稅惠模式。在EET模式下,平衡一生消費的目標能更有效地實現。
第二,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應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是遵循針對性原則;二是堅持稅收優惠的適度性原則;三是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定與實施要遵循效益原則。
第三,統一稅基,制定合理的免稅比率,實施有彈性的稅收優惠政策。稅基和免稅稅率的確定對于企業年金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至關重要。企業年金繳費工資計稅基數為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另外,在確定稅基時,也要遵循公平性原則,可以對享受稅惠的職工工資限定最高額度,高于最高額度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計稅基數。同時,為提高政策的實效性,可以實行有彈性的稅收優惠政策,即根據企業年金發展的現實需要動態地調整稅收優惠比例。
第四,制定統一的稅收優惠政策,防止政策相互抵觸。地方間差異較大的稅收優惠政策給同一公司企業年金計劃的跨區域運作也帶來了諸多困難。因此制定統一的稅收優惠政策已經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第五,擴大企業年金計劃的覆蓋面,禁止優惠高薪雇員。企業年金制度作為整個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二支柱,需要確保覆蓋面。由于企業年金計劃在公平與效率方面有著更偏重于效率的特性,因此,如果不對覆蓋面進行規定,則其往往會更多地傾向于優惠高薪雇員。為避免以上“逆向選擇”的產生,政府應通過完善稅收法規進行必要的約束和引導。在覆蓋率方面給予明確的規定,使廣大職工成為整個計劃的主要參與和受益人,使企業年金的稅收優惠政策在無歧視原則下推廣和實施。
第六,完善對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行為的監督,防止違規行為的發生。完善的企業年金稅收政策設計能夠實現政府、企業和職工三方的共贏。但由于我國企業年金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諸多制度設計還不夠完善,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偷稅、漏稅和企業年金基金違規操作的問題。這種情況的發生不利于企業年金制度的長久發展。因此,為更好地促進企業年金的發展,我國應進一步明確相關職能部門的分工,不斷完善對稅收優惠政策實施行為的監督,加緊對年金制度的規范,防止偷稅、漏稅和違規操作行為的發生。
四、結論
制定實施企業年金稅收政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安排。相信隨著我國財稅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與企業年金制度相關的各項配套措施也將日益完善,我國的企業年金制度亦將逐步走向健康快速的發展軌道。
[本課題得到以下基金資助:(1)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編號:ZZGJD12029);(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編號:12BGL088)]
參考文獻:
[1] 樓繼偉.財稅體制改革思路[J].資本市場,2014(2)
[2] 江玉榮.我國企業年金稅收優惠制度的適用與完善.法學雜志,2013(8)
[3] 張鵬.目標替代率下的企業年金繳費率——基于稅收優惠視角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0(2)
[4] 付敏杰.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目標、背景、理念和方向[J].經濟體制改革,2014(1)
[5] 孫健夫.從企業年金征稅機理看我國稅收優惠政策的完善[J].中國財政,2013(13)
[6] 陳秀霞.中國企業年金個人所得稅優惠模式選擇[J].當代經濟研究,2013(8)
[7] 殷俊.中國企業年金計劃設計與制度創新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