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寧
動態觀察ICU感染患者不同時點降鈣素原水平和變化規律
劉寧
目的動態觀察ICU感染患者不同時點降鈣素原(PCT)水平和變化規律。方法統計分析100例ICU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不同時點PCT水平最高的為G-菌感染患者, 其次為真菌感染患者, 最后為G+菌感染患者。單一感染組中G+菌、G-菌、真菌患者第3、5、7天的PCT水平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但第1、14天的PCT水平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復合感染組中G+菌、G-菌、真菌患者第1、3、5、7、14天的PCT水平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具有不同的PCT變化規律, 能夠對患者的感染進行全面的反映。
ICU感染患者;不同時點;降鈣素原;變化規律
本研究對鄭州市中醫院收治的100例ICU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統計分析, 動態觀察了ICU感染患者不同時點降鈣素原水平和變化規律, 現報告如下。
1. 1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市中醫院收治的100例ICU感染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感染的相關診斷標準[1]。其中男63例, 女37例, 年齡26~78歲, 平均年齡(57.29±19.33)歲。49例患者為單一感染, 其中28例患者為革蘭陽性球菌, 14例患者為革蘭陰性桿菌, 7例患者為真菌;51例患者為復合感染, 其中26例患者主要為革蘭陽性球菌, 18例患者主要為革蘭陰性桿菌, 7例患者主要為真菌。
1. 2方法 將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線PCT、感染第1、3、5、7、14天的PCT等詳細記錄下來, 然后將其變化規律用曲線圖描繪出來。運用NORMAN系列(諾爾曼)散射比濁分析儀對患者的血清PCT水平進行全定量檢測[2]。
1. 3統計學方法 運用Microsoft Excel 2003將不同病原菌感染的PCT規律曲線圖描繪出來, 運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21.0將數據庫建立起來, 對PCT峰值水平、達峰時間等差異進行對比。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方差齊性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1單一感染組患者不同時點PCT水平變化情況 不同時點PCT水平最高的為G-菌感染患者, 其次為真菌感染患者,最后為G+菌感染患者。單一感染組中G+菌、G-菌、真菌患者第3、5、7天PCT水平之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第1、14天的PCT水平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復合感染組患者不同時點PCT水平變化情況 復合感染組中G+菌、G-菌、真菌患者第1、3、5、7、14天的PCT水平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單一感染組患者不同時點PCT水平變化情況
表1 單一感染組患者不同時點PCT水平變化情況
注:第3、5、7天比較,P<0.05;第1、14天比較,P>0.05
表2 復合感染組患者不同時點PCT水平變化情況
表2 復合感染組患者不同時點PCT水平變化情況
注:第1、3、5、7、14天比較,P>0.05
感染是ICU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極易引發患者死亡[3]。革蘭陽性球菌和革蘭陰性桿菌具有不同的PCT水平, PCT能夠促進呼吸、血液等專科早期診斷細菌感染準確性的顯著提升, 從而對臨床合理應用抗生素進行有效的指導, 最終達到對患者預后進行有效改善的目的[4]。本研究結果表明, ICU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具有不同的PCT變化規律, 能夠對患者的感染進行全面的反映。的影響因素及相關性分析.中國急救醫學雜志, 2013, 33(1):28-32.
[2] 彭俊, 顧敏, 包正軍, 等.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判斷血流感染細菌類型的價值研究.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12, 27(4):44-45.
[3] 勞永光, 黃慶, 宋小娟.降鈣素原指導ICU 危重患者抗菌治療的臨床價值.實用醫學雜志, 2012, 28(9):1479-1481.
[4] 李健平, 張偉嫦, 陳捷, 等.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分析.現代醫院, 2012, 12(2):101-103.
2014-07-09]
鄭州市中醫院心病二科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