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 孔金生


摘要:針對應用型軟件人才實踐能力培養問題,從實訓入手,提出融實訓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應用型軟件人才的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平臺、實踐教材,強化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實施積極的考核方法和反饋機制,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實踐能力;實訓;課程群;計算思維
0 引言
人才培養是指對人才進行教育和培訓的過程,它是高等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可以分為學術型人才培養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學術型人才培養主要是培養高、中級的專門人才,面向學術和科研的需求;應用型人才培養主要是培養高、中、初級的技術人才,面向應用和T程的需求。我國早期的人才培養注重教育精英化,但隨著我國快速進行的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進程,用人單位逐漸加大了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面向市場、面向應用,培養的人才應具備基礎理論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高等特點,因而很多高校對人才培養進行了重新定位,要求重心下移,對專業目錄、課程和教學計劃進行了重新設置和調整。但是,目前許多高等學校尚缺少這樣的思想準備,多數仍有攀高的傾向。因此,我們需要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深入探索,以提升實踐能力為抓手,包括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為準則,這對應用型人才培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 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
1.1 應用型軟件人才實踐能力培養問題
應用型人才包括工程型、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是把成熟的技術和理論應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中的技術人才。應用型軟件人才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主要面向軟件產業培養高、中、初級的工程技術型人才,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技術水平,具有扎實的計算機軟件及軟件工程基石}I{理論與專業知識,能夠熟練地進行軟件開發、軟件測試、軟件維護的應用型人才,而較強的實踐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評價指標。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迅速發展,應用型軟件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高校越來越注重應用型軟件人才實踐能力的培養。但是,由于軟件人才培養定位不準,人才培養方案仍以理論為主、實踐為輔,培養出來的學生仍舊是“學術內芯,應用包裝”的偽應用型軟件人才;軟件人才專業能力不強,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沿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培養方案和教學模式,忽視軟件開發、軟件工程、團隊合作等軟件人才必需的能力、素質培養;軟件人才培養導向性不強,沒有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忽視企業所急需的相關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使軟件專業畢業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與企業要求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1.2 融實訓于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
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應該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核心,以完整、豐富及融于最新技術的實訓為手段,以完善的基于課程整合及融入實訓的課程體系、軟硬件兼備的實踐教學平臺、基于課程群的教材為保障,以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專業能力為基礎,并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還需要輔以合理的考核方法和反饋機制,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和水平。
針對軟件開發專業,建立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融實訓于整個教學計劃全過程的知識體系實施方案如圖1所示。實訓體系包括知識點實訓一課程實訓一綜合實訓一畢業實訓,并在2—3年級暑期安排企業綜合體驗實訓,實訓貫穿于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全過程。同時,在人才培養中積極融入創新元素,使學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 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平臺及教材建設
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需要有完善的課程體系和必備的實踐教學平臺作為依托。鄭州大學通過對課程進行整合,建立了新穎的、融實訓的、基于課程群的課程體系;通過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建立了軟硬件兼備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對傳統教材的分析,發現其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方面的不足,提出了重在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教材改革方法。
2.1 課程體系建設
在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過程中,進行課程整合、構建課程群,可以理順軟件類課程之間的關系,確立軟件技術人才的核心知識結構和能力;在課程體系建設中,可以優化軟件類課程的結構,明確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精煉課程內容,使軟件類課程的教學和實訓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可以為軟件類課程的教學設置、實訓設置及教材建設提供指導作用,最終滿足社會和用人單位對軟件人才的需求。
如何有效地融合實訓與課程群的知識結構是提升實踐能力的重要課題,是構建完善的課程體系的基礎,而合理的課程群的劃分和建設是知識體系結構和課程體系建設的核心。課程群應注重培養目標的制定、知識結構及內容的確定和劃分、教學計劃及教學學時的分配、各個知識結構之間的銜接,并設定具體的實踐教學內容,重在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課程群建設以課程整合為根本,而融實訓于課程群建設,使實訓有效融入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和教材建設之中,能夠提高人才培養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課程整合的方法和過程如圖2所示。
學生實踐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是實訓,基于實訓方式,可以分為知識點實訓、知識單元實訓、課程實訓、課程群實訓、課程群綜合實訓和畢業實訓。針對課程群中每門課程的知識單元設計知識點實訓,用于鞏固基礎性知識,是最小的實訓方式,絕大多數課程都有知識點實踐環節。針對課程群中每門課中的知識單元而設計的是知識單元實訓,知識單元一般是一個課程中比較完整的一個概念,是多個內容緊密相關的知識點的融合,對此設計一些與整體概念相關的實踐,使學生對知識單元有一個深刻的認識,也是對基礎性知識的鞏固。課程實訓是針對課程群中一個完整課程內容的實訓環節,是一個綜合性的實踐,常以大作業的形式出現,是對一門完整課程的總結。課程群實訓是對一個課程群知識內容的實訓,是對學生更加綜合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針對多門課程的綜合性實踐,使學生能夠對相關的多門課程進行聯系理解,常在特定的學期進行;課程群綜合實訓用于對一個專業的多個相關課程群設計實踐環節,比如在某一平臺上進行簡單的項目開發,使學生掌握特定平臺的軟件開發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設計、測試等環節;畢業實訓是在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實現的綜合性實踐環節,比如讓學生模擬IT公司、企業的開發環境,通過項目分組、團隊作戰、撰寫開發文檔、自我解決問題、使用正確的軟件工程方法進行軟件開發,使學生真正地了解公司、企業的需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