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裕廣 劉海波
摘要:
當前我國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發展中所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也收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基于生態文明理念來進行生態城市的建設已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生態城市是一個高效、和諧、生態的適合人類聚居的新環境,是一個物質循環良好、能量流動暢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系統。
關鍵詞:生態城市理念;生態城市建設;問題;對策
十七大后我國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這是基于當前我國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環境問題和生態危機,通過對以往發展模式中的弊端進行反思后作出的理性的選擇。不合理的城市建設使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人們也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良好的生態環境的規劃設計、生態住區、生態建筑以及生態城市逐步成為未來城市發展規劃建設的主題。當前我國處于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的階段,順應時代潮流,建設生態城市是我國城市發展的不二選擇。
一、建設生態城市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
自上世紀80年代,我國就開始了對生態城市建設的探索,進入90年代后,一些地方的生態城市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在建設和使用的過程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
(一)經濟基礎薄弱,產業結構不合理
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獲得了很大的發展,產業結構也逐漸得到優化。但是,產業結構中的矛盾依然十分嚴峻。對于農村來說,經濟基礎薄弱,沒有在根本上解決生產率低下的現狀,人均耕地少,剩余勞動力十分多;工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但是內部結構組成結構依然十分不合理,各種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第三產業的發展相對緩慢,從整個結構上來看依舊屬于粗放型增長的經濟模式。
(二)城市地域空間的惡化
在以往進行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往往過于重視非開放空間的營造和布局,而忽略了對開放空間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當前很多城市中,開放空間逐年減少,其具備的生態效益也逐步弱化,導致當前很多城市的生態質量下降,嚴重制約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三)城市發展中存在諸多矛盾
當前城市發展中存在著諸多的矛盾,嚴重制約了城市的生態建設。比如,城市數量的急劇擴增與城市建設發展規律之間的矛盾,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與人口素質、就業、醫療等資源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城市不斷擴張與城市生態資源承載力有限之間的矛盾等。
(四)偽生態現象突出
在進行生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經濟能力的束縛,很多城市往往只注重市區的生態環境建設,積極營造清潔衛生的環境,大量進行生態綠地建設,多數只停留在城市內部外觀層次上的生態建設。而對于城市以外的鄉村,基本上沒有做過生態環境的規劃建設,這樣不利于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推進,也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城市。
二、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的基本對策分析
(一)建立生態環境績效考核機制,提高環保意識
在對干部進行考核時要摒棄以往只對經濟績效進行考核的模式,這種模式會使得干部在其任期內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在考核制度方面進行改進,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納入到考核的體系之內,倡導綠色GDP。同時,要提高公眾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提高城市生態系統的運行質量。
(二)編制城鄉綜合生態區,做好城鄉生態規劃
在生態城市建設中要必須依據生態學原理來進行規劃設計。要把生態建設中的每一個單項規劃進行必要的匯總和綜合,這樣便于在生態層面上去考慮土地利用規劃、區域規劃或者是景觀規劃等更高一級的規劃。同時,還要考慮每個單項規劃之間的交叉聯系,在生態學的角度對每個規劃提出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做好生態城市規劃不能離開城鄉綜合生態區劃的進行,依據城市生態系統中的相互關系與發展特點來劃分成不同的地理單元,統籌推進生態城市建設。
(三)推進生態社區和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
社區是市民生活的地方,作為城市組成的基本單元,其生態建設和人們居住環境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社區的建設應當強化社區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功能,從整體來考慮社區的生態建設,使其成為現代化的可持續發展的聚居地。同時,要加快城市的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和粉塵等對生態環境構成了重大的威脅。在城市建設中,要積極發展生態產業,從生態層面對城市的工業結構進行優化,并對各個產業進行一個科學合理的組合,使生產中產生的廢料廢品能夠實現循環利用,減少廢物的產生和排放,推進城市的生態環境建設。
(四)遵循生態經濟規律,調整產業結構
城市產業的發展關系到了城市的整體發展定位。不同區域、不同工業化水平的城市在產業結構上將會出現明顯的不同。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進入全面實現現代化的新時期。實現發展目標,首先要實現工業化,同時為了也要順應世界的潮流,趕上新技術革命。這就要求在城市建設上積極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用新技術來改造傳統的產業并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五)加強城市間和區域間的經濟合作
城市是一個區域的核心,而區域則是城市發展的基礎。兩者密不可分,互相依存。區域與城市間不斷進行著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城市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因此,在進行生態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城市與區域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在整個區域的層面來進行城市的規劃,實現生態建設中的協調發展。
三、結語
城市化建設中出現的種種生態問題使得人們對生態城市失誤建設越來越重視。在進行生態建設的過程中,要進行全面協調的生態規劃設計,正確處理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建設出更多適宜人類居住的綠色城市、花園城市。
【參考文獻】
[1]孫建國,吳克昌.基于生態城市理論的我國生態城市建設研究[J].特區經濟,2007(02):132-133
[2]李力,宗躍光,胡道生.復合生態網絡體系在生態城鄉規劃中的應用——以常州新北區生態規劃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1(07):67-73
[3]徐濤.生態文明下的生態城市建設芻議[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08(05):110-113
【作者單位:河南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