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角色扮演法是一種通過實踐提升學生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創新教學方法,被廣泛應用在高職院校技能訓練課中。“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側重于培養學生在團隊工作中的溝通技巧與合作意識,使用互動型角色扮演法,以班級或者單個團隊為單位開展教學,可使學生有效溝通,分工協作,各司其職,達成目標。
關鍵詞:角色扮演法;高職;團隊溝通與協作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074-03
“團隊溝通與協作”是近年來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新興的一門應用型實踐課程,旨在把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增強學生從事企事業單位各種服務與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質。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都希望學校加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的訓練,加強溝通技能,使學生在走向職場時能掌握人際溝通的技巧,加速與社會、他人融合的過程,能夠更好地與人合作。這些都迫切需要教師轉變原有單一的課堂教學授課模式,利用角色扮演法等學生主動參與的互動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角色扮演法簡介
角色扮演法指的是為了假定一個角色而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無論是無意識地填補一個社會角色,還是有意識地表演一個既定角色。在心理學領域,其涵義則更加寬泛:扮演一個已經存在的角色或人物,與合作伙伴通過不同類型的練習一起體驗他人的角色。
角色扮演法又被稱為情境模擬教學法,一般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背景資料設計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履行指定角色的任務職責,從而提出見解、方案或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進而掌握一定的知識與技能,提升自身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種通過實踐行動學習社會行為和社會價值觀的教學方式。角色扮演法作為一項教學技術在近幾十年來受到了廣泛的歡迎,能明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體驗“現實環境”,在商務場景中尤為重要。
在高職教育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教學成果的需要。其最直接的應用就是對課堂教授知識和技能的示范,也可應用于進入職場前專業情境中的實訓練習,這有利于學生從不同視角理解問題。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參與式、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強調從做中學。學生可以從書本中學習如何拜訪客戶的理論,而真正掌握實踐技能則需要通過模擬場景進行角色扮演。此外,在理論教學之后,學生很少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態度和感受,而角色扮演可提供給學生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和創造力。
利用角色扮演法教技能在課堂內外均可進行,可與科學知識相互補充。這些訓練要求學生發揮想象力,挖掘與角色相關的背景知識及溝通技巧。“團隊溝通與協作”這門課程圍繞溝通與團隊合作兩大主題,側重于培養學生在團隊工作中的溝通技能和合作意識,因此“互動型角色扮演法”是最為恰當的實踐模式。通過團隊項目,從簡單的“頭腦風暴”、話題討論到解決突發問題的練習,包括為學生布置的作業,都要始終將學生的角色與項目作為一個整體,以便于學生進入角色,保持小組成員之間的協作,加強團隊建設和團隊維護。
運用角色扮演法的目的
角色扮演法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對于幫助學生認識真實的商務工作環境至關重要。工作中各種復雜的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正確答案就能解決的,需要學生運用多種技能,發揮領導力與執行力,主動溝通、主動配合,從容應對壓力與挑戰。因此,角色扮演法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舞臺學習課本上沒有的內容,與其他優秀的調研方法一樣,可將教學內容由信息升華為經驗。(1)能有效激勵學生。團隊項目訓練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因為其中往往包含社會性、創造力和競爭元素,而這些正確實施的活動,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開放性的,比講座和測驗更接近學生生活。此外,學生面對自己的團隊成員,更加具有互動性,也更容易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當然,如果準備不充分的話,也會令隊友失望,這也激勵學生要更加努力地開展工作。(2)能提高實踐技能。學生需要理解周圍人的需求和觀點。角色扮演法可以用來開發多種實踐技能,比如自我意識、解決問題、積極主動、團隊合作等,而這些技能通過傳統教學方法很難傳授。團隊合作是一項重要的社會技能,通過訓練可以學習,學生往往需要結合從不同組獲得的信息然后加以應用。如果能事先進行研究,團隊可以將任務分解,分配給不同的組員完成。合作和說服協調同樣需要禮貌,教師應該在互動型角色扮演模塊中增加沖突管理和達成共識的內容,以使學生學會寬容、禮貌和忍耐。
角色扮演法不是一種直接的教學方法,而是體現了寓教于樂的精神,學生往往把它當成做游戲,因此對于不確定狀況的緊張和焦慮會大大減少,或者很快被釋放。當學生扮演的角色得到廣泛認可時,還可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心。比如有的學生性格內向,不習慣在人前展示自己,而要完成模擬商務會議分配給自己的任務,需要結合幻燈片進行口頭陳述,學生從最初的緊張忐忑到匯報結束后獲得一致好評,自信心大大增強,從此再也不懼怕在大家面前講話了。
使用角色扮演法進行教學的方法
角色扮演法的教學目標有三個:一是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機會學生可以回顧理論知識,整合教材內容,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意義。二是將學生的技能提到更高的水平,比如科研、分析、溝通等,這些都是高職學生作為技術技能型人才必備的素質。三是為學生鍛煉職業技能提供機會,這也是所有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的基本要求。
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了在“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中運用角色扮演法組織活動的項目特點和實例,如表1所示。
角色扮演法從籌劃到實施階段,教師的工作都是艱巨的,但是對于學生的促進和成功收效明顯。應逐步實施以下過程:確定目標→選擇角色→導入→學生準備、調研→角色扮演→總結討論→評估成果。以班級或單個團隊為單位,給學生布置任務,完成某項工作,學生需要進行小組討論,確定方案,分配任務,將一個復雜的問題分解成多個部分,每個組員分工協作,各司其職,達成目標。當存在爭議時,恰恰是對學生很好的考驗,大家在一起討論,各抒己見,這時由小組成員推選出來的組長就可以發揮領導作用,綜合權衡,做出決定,同時說服有分歧意見的同學,這也使學生明白了在團隊中各自的職責,培養了團隊融洽關系。
作為教師,應當在學生正式開始角色扮演前恰當地導入,提供必要信息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角色、目標和背景知識,告知對他們的期許,希望他們從這個任務中學到什么。如果需要進行調研的話,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正確的調研方法。這些都有利于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在分組模擬商務談判時,每個學生不僅需要闡述自己的觀點,也要與其他組員配合,哪怕他們每人獨立負責一部分的調研,還是需要對整個團隊的工作有個大致了解。這樣可以防止萬一某個學生不能完全參與,談判依然能按預期進行下去。有些任務需要課下做準備,比如讓學生自編劇本排演話劇,這也是“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后期過程化考核的一項內容。學生在上臺前需要做大量準備,包括分配角色(編劇、導演、各個演員)、排練、準備道具服飾等等,最后的匯報表演是驗收成績,而這些前期的準備是最重要的部分,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
互動型角色扮演法同樣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大班教學需要分組進行,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是均等的,但是貢獻的力量有大有小,有時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等等。某些實訓項目答案是開放性的,并沒有一個固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摸索,給他們提供最大的空間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比如團隊拓展訓練游戲“盲人方陣”,每個組確定正方形的方法不盡相同,出現沖突和矛盾時如何確保有效的溝通,做出正確的團隊決策是關鍵。有些組員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做好正確的角色定位,不聽從他人意見,甚至不服從領導的指揮,導致全隊工作程序混亂,不能按預期完成任務。這時事后討論十分必要。教師要安排時間與小組成員坐在一起,每個人都要發言,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感想和收獲。之后教師進行總結,要讓學生明白在團隊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如何處理團隊領導與組員的關系,如何理解自己的團隊角色并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的教學效果評估
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高職院校將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職業技能培養比傳統理論學習更為重要。相比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越來越多的企業更青睞具有一技之長的高職生,這也充分體現了高職教育的優勢所在。幾乎所有的招聘廣告上都寫明應聘者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我們應該從學生職業技能的水平來評估角色扮演法的教學效果。根據AC尼爾森2000年的數據,澳大利亞負責就業、教育、培訓和青年人事務的聯邦部門調查了包括1 105名雇主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發現大部分畢業生缺乏技能且入職后需要接受大量培訓,尤其是口頭商務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令雇主大跌眼鏡,而這些技能恰好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進行有效訓練(如表2所示)。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快速轉型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伴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多元價值觀對青年一代形成沖擊等客觀現實因素,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得我國諸多企業開始廣泛關注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對于廣泛存在的職場團隊而言,其競爭越來越體現在細部和細節上。角色扮演法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可以廣泛地應用在高職“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的技能訓練中。這有利于學生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通過有效的內外部團隊溝通與協作,調動起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發揮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隊合作精神,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在職場工作、在企業生產中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Adam Blatner. Role-Playing in Education[EB/OL].(2009-10-18).http://www.blatner.com/adam/pdntb
k/rlplayedu.htm.
[2]Canberra:Department of Employment,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Employer Satisfaction with Graduate Skills:Research Report[R]. AC Nielsen Research Services,2000.
[3]E.Kate Armstrong. Applications of Role-Play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Teaching:An Evaluation of a Learning Method[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03,2(1).
[4]范紅召.“商務溝通”課程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應用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3(6).
(責任編輯:王恒)
作為教師,應當在學生正式開始角色扮演前恰當地導入,提供必要信息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角色、目標和背景知識,告知對他們的期許,希望他們從這個任務中學到什么。如果需要進行調研的話,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正確的調研方法。這些都有利于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在分組模擬商務談判時,每個學生不僅需要闡述自己的觀點,也要與其他組員配合,哪怕他們每人獨立負責一部分的調研,還是需要對整個團隊的工作有個大致了解。這樣可以防止萬一某個學生不能完全參與,談判依然能按預期進行下去。有些任務需要課下做準備,比如讓學生自編劇本排演話劇,這也是“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后期過程化考核的一項內容。學生在上臺前需要做大量準備,包括分配角色(編劇、導演、各個演員)、排練、準備道具服飾等等,最后的匯報表演是驗收成績,而這些前期的準備是最重要的部分,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
互動型角色扮演法同樣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大班教學需要分組進行,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是均等的,但是貢獻的力量有大有小,有時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等等。某些實訓項目答案是開放性的,并沒有一個固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摸索,給他們提供最大的空間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比如團隊拓展訓練游戲“盲人方陣”,每個組確定正方形的方法不盡相同,出現沖突和矛盾時如何確保有效的溝通,做出正確的團隊決策是關鍵。有些組員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做好正確的角色定位,不聽從他人意見,甚至不服從領導的指揮,導致全隊工作程序混亂,不能按預期完成任務。這時事后討論十分必要。教師要安排時間與小組成員坐在一起,每個人都要發言,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感想和收獲。之后教師進行總結,要讓學生明白在團隊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如何處理團隊領導與組員的關系,如何理解自己的團隊角色并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的教學效果評估
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高職院校將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職業技能培養比傳統理論學習更為重要。相比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越來越多的企業更青睞具有一技之長的高職生,這也充分體現了高職教育的優勢所在。幾乎所有的招聘廣告上都寫明應聘者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我們應該從學生職業技能的水平來評估角色扮演法的教學效果。根據AC尼爾森2000年的數據,澳大利亞負責就業、教育、培訓和青年人事務的聯邦部門調查了包括1 105名雇主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發現大部分畢業生缺乏技能且入職后需要接受大量培訓,尤其是口頭商務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令雇主大跌眼鏡,而這些技能恰好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進行有效訓練(如表2所示)。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快速轉型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伴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多元價值觀對青年一代形成沖擊等客觀現實因素,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得我國諸多企業開始廣泛關注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對于廣泛存在的職場團隊而言,其競爭越來越體現在細部和細節上。角色扮演法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可以廣泛地應用在高職“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的技能訓練中。這有利于學生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通過有效的內外部團隊溝通與協作,調動起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發揮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隊合作精神,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在職場工作、在企業生產中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Adam Blatner. Role-Playing in Education[EB/OL].(2009-10-18).http://www.blatner.com/adam/pdntb
k/rlplayedu.htm.
[2]Canberra:Department of Employment,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Employer Satisfaction with Graduate Skills:Research Report[R]. AC Nielsen Research Services,2000.
[3]E.Kate Armstrong. Applications of Role-Play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Teaching:An Evaluation of a Learning Method[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03,2(1).
[4]范紅召.“商務溝通”課程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應用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3(6).
(責任編輯:王恒)
作為教師,應當在學生正式開始角色扮演前恰當地導入,提供必要信息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角色、目標和背景知識,告知對他們的期許,希望他們從這個任務中學到什么。如果需要進行調研的話,教師可以先指導學生正確的調研方法。這些都有利于學生更快地進入角色。在分組模擬商務談判時,每個學生不僅需要闡述自己的觀點,也要與其他組員配合,哪怕他們每人獨立負責一部分的調研,還是需要對整個團隊的工作有個大致了解。這樣可以防止萬一某個學生不能完全參與,談判依然能按預期進行下去。有些任務需要課下做準備,比如讓學生自編劇本排演話劇,這也是“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后期過程化考核的一項內容。學生在上臺前需要做大量準備,包括分配角色(編劇、導演、各個演員)、排練、準備道具服飾等等,最后的匯報表演是驗收成績,而這些前期的準備是最重要的部分,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溝通與協作能力。
互動型角色扮演法同樣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大班教學需要分組進行,每個學生參與的機會是均等的,但是貢獻的力量有大有小,有時不能確保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等等。某些實訓項目答案是開放性的,并沒有一個固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要放手讓學生自己摸索,給他們提供最大的空間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比如團隊拓展訓練游戲“盲人方陣”,每個組確定正方形的方法不盡相同,出現沖突和矛盾時如何確保有效的溝通,做出正確的團隊決策是關鍵。有些組員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做好正確的角色定位,不聽從他人意見,甚至不服從領導的指揮,導致全隊工作程序混亂,不能按預期完成任務。這時事后討論十分必要。教師要安排時間與小組成員坐在一起,每個人都要發言,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感想和收獲。之后教師進行總結,要讓學生明白在團隊中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如何處理團隊領導與組員的關系,如何理解自己的團隊角色并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角色扮演法的教學效果評估
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高職院校將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作為教育的核心理念,職業技能培養比傳統理論學習更為重要。相比普通高校的本科生,越來越多的企業更青睞具有一技之長的高職生,這也充分體現了高職教育的優勢所在。幾乎所有的招聘廣告上都寫明應聘者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因此,我們應該從學生職業技能的水平來評估角色扮演法的教學效果。根據AC尼爾森2000年的數據,澳大利亞負責就業、教育、培訓和青年人事務的聯邦部門調查了包括1 105名雇主對畢業生的滿意度,發現大部分畢業生缺乏技能且入職后需要接受大量培訓,尤其是口頭商務溝通和團隊合作能力,令雇主大跌眼鏡,而這些技能恰好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法進行有效訓練(如表2所示)。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快速轉型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現代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伴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多元價值觀對青年一代形成沖擊等客觀現實因素,實施素質教育的背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得我國諸多企業開始廣泛關注員工的團隊合作精神。對于廣泛存在的職場團隊而言,其競爭越來越體現在細部和細節上。角色扮演法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可以廣泛地應用在高職“團隊溝通與協作”課程的技能訓練中。這有利于學生對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通過有效的內外部團隊溝通與協作,調動起人的能動性和創造力,發揮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團隊合作精神,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最終在職場工作、在企業生產中取得優異成績。
參考文獻:
[1]Adam Blatner. Role-Playing in Education[EB/OL].(2009-10-18).http://www.blatner.com/adam/pdntb
k/rlplayedu.htm.
[2]Canberra:Department of Employment,Educa-tion,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Employer Satisfaction with Graduate Skills:Research Report[R]. AC Nielsen Research Services,2000.
[3]E.Kate Armstrong. Applications of Role-Playing in Tourism Management Teaching:An Evaluation of a Learning Method[J].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Sport & Tourism Education,2003,2(1).
[4]范紅召.“商務溝通”課程教學中角色扮演法的應用實踐[J].現代經濟信息,2013(6).
(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