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春藍
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中國企業的科技轉型,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數量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結合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積極發揮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玩具專業建設的航標導向作用,提出了以技能競賽為載體,適應新時期需要的高職玩具專業教學改革方案,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技能大賽;高職院校;玩具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6-0126-04
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各國勞動力市場對高素質勞動者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各種級別的職業技能大賽也隨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全世界涌現出了日本、芬蘭、韓國等一批職業教育發達的國家。2010年10月,中國成為世界技能組織的第53個成員國。我國近年來在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了豐碩成果,也推動了中國國內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的積極開展。教育部從2008年開始舉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并于2010年開始正式列入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系列。經過幾年的迅速發展和相應政策的不斷完善,職業技能大賽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制度,對我國的職業教育產生了重要、積極的影響,并引領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體系改革,其航標導向作用日益顯現。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于1997年首創、1998年正式招生的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改革,以就業為導向,以行業和企業為依托,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的教育機制和課程體系正在逐步形成和完善。近年來,該專業適應新時期的要求,積極發揮職業技能大賽的航標導向作用,以技能大賽為切入點,切實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探索出了適應新時期需要的教學改革方案,并在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職業技能大賽的航標導向作用力研究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作為一項制度,目的有兩個:一是在宏觀層面上,建立廣泛的行業與教育、企業與學校緊密合作的導向機制,進而探索出一種職業教育產教結合的新體制;二是在微觀層面上,通過改革完善專業設置、課程建設、人才培養規格,建立能與職業標準有效對接的新機制,繼而更深層次地探索職業院校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一個制度化、規范化的競賽機制和人才培養選拔機制,正在對職業教育的內涵發展形成重大和積極的影響。
我國的高職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六個方面,即院校建設、團隊建設、專業建設、實訓條件建設、課程建設、技能大賽。六個方面的內容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機體。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教育工作中的其他五個方面都有引領和促進作用。
第一,技能大賽增強了職業院校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的主動性,大大加快了院校建設的步伐。職業院校與企業走得越近,交流得越多,培養的學生才能越熟悉和擁有更新的技術,學生就業時才能占領更大的市場,學校才能可持續地健康發展。
第二,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師團隊的素質與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進了教師團隊的建設。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必然會主動加強與企業的聯系,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能力。教師接受大賽的錘煉是提高教師團隊整體專業技能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技能大賽可較好地促進“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建設。
第三,技能大賽積極推動了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全國各地院校的相同或者相關專業都在職業技能大賽這個統一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教學成果。技能大賽加強了各個專業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更主要的是技能競賽使各個院校的專業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和別人的長處,進而更加明確了自身專業建設的努力方向和核心內容。
第四,職業技能大賽促進了實訓條件的建設。運作良好的實訓基地是保證技能大賽順利開展的關鍵環節之一。職業技能大賽的開展和大賽制度的確立,有利于各個院校結合崗位工作的要求,引進先進的實訓儀器和設備,建立一批先進的實訓基地。與此同時,技能大賽的開展,進一步促進了學校與企業之間的聯合,進而也可加強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
第五,技能大賽的開展有力地推動了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快了課程建設的進程。技能大賽是對高職院校課程改革、教學模式改革是否正確并真正有效的重要檢驗方法之一,它引導著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引領職業教育的課程教學改革。
綜上所述,職業技能大賽對加快各個職業院校的建設,增強教學團隊的整體實力,加快專業結構調整、促進校內外實訓條件建設,加快新課程開發和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起到了航標導向及促進作用,具有積極、深遠的影響。
以技能競賽為載體的高職玩具專業教學改革方案
按照高職教育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宗旨,根據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及玩具行業對人才的特殊需求,我院走“產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路子,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創新性地整合了教學內容,建立了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的課程體系,經過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已建有國家精品課程2門、廣東省精品課程1門、院級精品課程1門,獲得國家專利3項,獲評廣東省教學名師1人。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然而,新時期、新時代對高職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應適應新時期的要求,積極發揮職業技能大賽的航標導向作用,切實從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出發,探索適應新時期需要的教學改革方案。
(一)積極開設新專業方向
機器人技術是一個國家科學技術水平和國民經濟現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標志。我國非常重視機器人技術,從“863計劃”實施至今,機器人技術一直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方向。許多國家不僅在高校開設智能機器人課程,而且早已將機器人技術列入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內容。我國機器人教育起步較遲,智能機器人教學雖然已進入大學教育,但僅僅作為人工智能、自動化等相關專業的專業課程,很少將其整合進其他專業的教學中。
2008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應運而生,其賽項每年都根據各行各業新技術的發展有所變化。2008年、2011年的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都開設了機器人賽項,并且在2012年的機器人賽項中增加了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RFID和物聯網通訊技術的應用。這充分體現了技能大賽對新時期、新技術的靈敏嗅覺和導向性。
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充分發揮技能大賽的導向作用,于2008年9月與日本大阪高技術專門學校聯合辦學,開設了玩具機器人專業方向,雙方建立了專業管理委員會,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和教學大綱,并對教師交換及培訓進修、學生赴日短期實習及留學日本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商談,并擬定了具體計劃。新專業方向的開設適應了新時期的新要求,充分體現了高職教育緊跟行業、緊跟市場、以就業為導向的特點。
(二)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的有機結合機制
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這是教育部對新時期職業教育內涵建設提出的要求。職業技能大賽基本是以學生完成一個項目的形式來進行的,其本身就是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的很好載體。但是能夠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大賽中來,從大賽中獲益,必須使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
國內的很多高職院校開展了機器人教學,但是幾乎沒有學校將機器人技術應用的教學作為一門課程來長遠發展,大都是在機器人競賽期間組織教師和學生進行機器人的設計和制作,或者是采用興趣小組的方式開展教學,這樣的做法繼承性欠佳。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首批示范建設的院校,為積極發揮示范建設的作用,引進了德國慧魚機器人創意組合模型作為教具,率先在玩具機器人專業方向和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開設了“機器人創意與實踐”和“玩具機器人分析與制作”兩門一體化課程。慧魚創意組合模型是技術含量很高的工程技術類拼裝模型,是展示科學原理和技術過程的理想教具,體現了世界最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創新教育和創新實驗提供了最佳載體,并且非常符合高職學生的認知特點。玩具專業的學生在“機器人創意與實踐”和“玩具機器人分析與制作”一體化課程中利用慧魚機器人模型自主創意,設計編程并搭建、調試機器人,真正形成了把技能大賽融入常規教學的人人參與的格局。經過3年的課程積累,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學生在2012年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慧魚組競賽中榮獲二等獎。
另外,我院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還將技能大賽與畢業設計有機結合,在畢業設計的選題中引入歷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的課題,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學生的畢業設計作品榮獲第五屆廣東省大學生科技學術節之首屆大學生電子創新設計大賽高職高專組一等獎。通過把技能大賽融入常規教學,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還取得了首屆全國普通高校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VEX機器人競賽二等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廣東選拔賽機器人賽項二等獎等一系列成果。
所有的這些成績不僅歸功于教師和學生的努力和付出,更加得益于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的機制。事實證明,職業技能大賽與常規教學是可以有機結合的,并且能夠發揮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政策制度層面的有力推動和保障
為鼓勵學生全面發展,我院對在全國和省、市級的各種競賽中獲得獎勵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學分,獎勵學分可以作為全院選修課的學分。這一政策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好評。學生可以把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時間用于技能大賽,這樣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由于在專業課程中引入了職業技能大賽的內容,授課教師的辛勤勞動和付出也可在工作量上得以體現。
同時,學院每年在教師節都會表彰帶領學生參加市級及以上技能大賽的教師,授予他們“職業技能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光榮稱號,以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到職業技能大賽中去。
所有的這些政策和制度都積極推動了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改革,有力地保障了專業教學改革的順利實施。
(四)職業技能鑒定納入教學環節
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為將來的就業增加籌碼。如果能將職業資格考證與教學環節有機結合,便會事半功倍。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國家級玩具設計師職業資格鑒定站之一,主要開展玩具設計師和玩具品控師兩個類別的職業資格鑒定。其中,玩具設計師包括高級玩具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玩具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助理玩具設計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玩具設計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四個級別。
為此,我們在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第五個學期開設了“助理玩具設計師考證”這門專業選修課。該課程結束后,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學生要參加國家級助理玩具設計師的考證,將考證的成績作為本課程的成績。這種將職業技能鑒定納入教學環節的做法正是受到了職業技能大賽的啟發。
(五)積極開展院級專業級職業技能大賽
由教育部舉辦的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成為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職業技能大賽正逐漸地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然而,能夠參加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的畢竟是少數學生。那么如何讓更多或者全部學生參與到職業競賽中并從中獲益,就成為擺在各個院校和教師面前十分關鍵的問題。
為更好地參加國家級的職業技能競賽,我院于2009年開始每年開展院級職業技能大賽。大賽涵蓋學院的大多數專業,至今已有幾年的發展歷史。其中,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也開設了玩具創意設計技能競賽等賽項,其目的就是充分調動學生參加技能競賽的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素質,真正實現“普教有高考、職教有大賽,人人參與、人人獲益”的局面。
(六)教學方法和模式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隨著高職教育理念日漸深入人心,幾乎所有的高職院校和教師都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適應高職學生的特點和新時期的要求,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紛紛涌現,例如小組教學、任務驅動、一體化教學等等。然而,如果只是表面上機械地套用這些教學方法和模式,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如何結合職業技能大賽,進一步深化教學方法和模式改革,是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我院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敢為人先,與企業緊密合作,通過企業捐贈的方式把玩具企業的生產線搬到實訓室,并且承接了玩具企業的生產訂單,組織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學生從運料、分配、裝配、測試到包裝一條龍地開展生產。企業直接向學生支付勞動報酬,學生普遍反映收獲很大、效果很好,不僅感性地學習了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相關知識和技能,而且學到了很多課上學不到的經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這種經驗和能力正是參加職業技能大賽所需要和高職教育理念所倡導的。
職業技能大賽是促使教學改革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職業技能大賽加快和推進了課程教學改革。要以職業技能大賽引導、推進和檢驗教學改革,課程改革要充分反映技能大賽對教學的要求,將技能大賽內容提煉轉化為課程教學改革項目,反映到教學過程中去。
結語
職業技能大賽的核心價值在于建立一種促進高職院校發展的新機制,積極推動職業教育循著職業技能大賽的導向健康發展,放大職業技能大賽的綜合影響力,進而促進職業教育全方位改革和發展方式的有效、良性轉變,引領職業教育特性的本質回歸,真正實現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職業技能大賽是近年來提出的評價職業教育教學建設和發展的一種新思路,不僅是檢驗高職院校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和平臺,而且也是直接反映高職教育發展方向的風向標。高職院校必須在立足市場調研的基礎上,認真研究職業技能大賽反映出來的職業人才需求動向,緊貼市場和行業,積極深入地進行專業教學改革,讓職業教育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我院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積極發揮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對院校建設、團隊建設、專業建設、實訓條件建設、課程建設的導向作用和影響力,并且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改革理念和具體實施方案有重要的借鑒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靳潤成.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
[2]劉焰.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對職業教育的影響力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0(1).
[3]王文濤.加強專業建設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09(Z2).
[4]盧飛躍.高職玩具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1(2).
[5]楊星釗,劉世立.全方位、多模式地開展校企合作[J].中國高等教育,2009(19).
(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