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敏
摘 要:市政企業的文化建設不能與社會環境和城市進步脫節,與時俱進、創新管理、才能實現企業的跨越式飛躍;強化企業文化再造,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不斷進步,讓企業文化真正體現核心價值觀,成為推動集團公司做大做強的基石。
關鍵詞:市政項目;文明施工;企業文化再造
一、市政企業文化再造的意義
市政項目是市政企業安排項目部完成承包項目的施工管理部門,市政項目部文明施工不僅僅是保通保潔、施工圍檔、噪音降塵、對外協調等具體工作,更重要的是這些工作反映的是項目部的綜合管理能力。其根本上是企業管理的綜合能力,是企業文化在基層的具體表現和窗口。
市政項目的文明施工,由于其在城市建設中的特殊地位而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隨著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他們不僅希望有寬敞的馬路,快速的交通,舒適的出生,也要求在建設過程中減少對市民的影響。市政老大、想咋干就咋干的做法已行不通,企業文化必須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進行再造。
二、市政項目文明施工與企業文化再造的關系
市政項目在城市建設中離不開自身形象的打造和對沿線單位、組織和人群的影響。市政項目本身是政府主管部門以工程招投標形式進行的分包施工。但分包過程中,由于工程主體是政府項目,施工企業必須按照建設方的要求進行組織施工,包括現場臨建設施、臨時道路、加工作業、施工材料堆方、現場安全、保潔保通保安全等等。反映文明施工狀態的工作。而項目部一般是按照建設方的要求,結合企業本身的企業文化特點,不同的管理水平、對項目部在文明施工方面的表現存在很大差異。一般大型正規企業,在文明施工方面的工作比較規范,投入多,管理到位,能夠在整個施工中展現建設單位的形象。特別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過去在施工企業看來不是多大事的環節,現在都要更多的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進行持續性改進。
市政行業的企業文化正是基于這種不斷適應建設主體單位以及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而不斷再造的。例如在施工圍檔的設置上,各企業一般都有標準。表面上這些標準也能滿足建設單位的規范要求,但在具體做法上,各企業又都有自己的創新和特點。包括圍檔材料、警示帶結構、圍檔廣告標語。表面看這是文明施工問題,實際上還是企業文化在項目部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們看到:有的企業的項目部施工圍檔“高、大、尚”,有的企業的圍檔就是“臟、亂、差”。從管理學來講,項目部的文明施工就是企業管理水平最好的試金石。
鄭州市城建項目中,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建設項目就是三環快速路和隴海路高架、地鐵建設項目,在施工圍檔及現場保通保潔方面做得相對規范。從經濟層面上看,文明施工投入是有預算支出的,但多數企業往往看到了支付金額的表象,而忽視這些投入帶人企業深層次的影響。例如:在施工沿線保通保潔的管理投入中,我們看到許多企業更看重干活,完成主體工程,而不把保通保潔當作整個施工的一部分,甚至當作負擔和麻煩。這就是企業文化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如今施工項目多,對市民的出行已構成影響,我們不能用讓市民理解的方式去安撫市民煩噪的心情,而是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項目部的周邊環境治理好,保證路平、路通、路暢,保證不揚塵,有照明、有導示和安全提示。
在2002年的花園路改造工程中,我們集團承擔了從紫荊山到農業路最繁華地段的施工任務。當時為了保通保潔,我們項目部專門組織了保通、保潔和突發事件應急分隊進行嘗試,收到了良好效果。當時的應急小分隊,就是一支多功能的突擊隊,快速處理一些現場影響市民出行的問題,保證了花園路施工期間全線不斷行的條件下的施工,減少了沿線的交通壓力。同時,我們企業也在企業文化建設上增加了把沿線群眾商戶納入客戶范疇的內容。
2012年在京沙快速路施工中,我們通過處置沿線社區、醫院、學校等沿線保通保潔案例,積累了更加深入的管理經驗,特別是面對生命通道與施工的矛盾時候,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病人優先原則,建立與醫院交通保通共享機制,確保生命通道的暢通。
當然,文明施工不僅體現在對外環境的疏理打造上,更強調對企業員工及勞務人員的管理上。
我們過去往往強調讓職工努力工作,為企業做貢獻。這些要求表面看沒有問題。比如,我們經常會對帶病工作的員工進行表揚,贊美他們大公無私的工作態度。但從人性關懷和對生命的尊重來講,是不能這樣主張的。工作是無休止的,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人的生命與健康才是更重要的,。我們要學會站在生命的主體看待工作。把工作看成一個過程,讓員工善待生命,而不提倡帶病工作。這些理念經過反復討論,也寫進企業文化的條款中,讓職工充分體會到實實在在的人文關懷。
三、通過企業文化再造推動項目部管理水平提高
企業文化再造,作為市政施工企業來講,是一個不斷改進的過程,社會進步與文明程度的提高,會不斷促使企業邁向新的高度,適者生存,不進則退。這一點,對于市政施工企業來講尤為重要。
近年來,隨著市政建設高潮的到來,城市管理面臨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高鐵、高架、快速路、舊路改造。這些還不是主要的,關鍵是這些施工地段往往都在鬧市區,車多人多,商鋪多,交通壓力大。平時還經常擁堵,趕到施工占道,出行就更加困難。再加上個別地方拆遷后遺癥帶來沿線村民的阻工問題,都為企業文化再造提出了更高要求。單靠項目部的自身管理已不能滿足需要,企業管理者要站在更高角度,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再造,改變不適應社會形勢的做法,創新管理新格局。
首先,把握城市建設動向,特別是在圍繞城市保通方面做好文章,市政施工企業要承擔施工沿線的保通責任,為城市保通提供人財物支持,把保通管理納入企業管理范圍,讓以人為本落實到施工沿線每一個角落。我們知道,盡管有的道路施工采取了“借一還一”的保通措施,但實際上這種非正常道路,由于拐彎抹角,通行速度根本上不去。再加上施工便道道路結構較差,往往用不了多久就出現沉陷,造成出行不暢。因此施工企業必須強化這方面的管理,承擔保通的社會責任。
其次,保潔降塵要持續有效。目前,全國就像個大工地,但真正的施工污染不是施工本身,而是沿線的保潔工作不徹底,或根本沒人管產生的。例如,地上散了一點土,管理者未及時清除,這堆土就會被過往車輛沖揚起來,車流不斷,塵起塵落,這個城市就這樣被塵土籠罩了。這是誰的責任?當然是施工企業的。我們知道,企業文化中都會確立自己的使命和宗旨,作為市政企業,真正符合社會規律和企業應有責任的,應當涵蓋對社會、對業主服務的內容。表面上,業主是建設單位,實際上是普通社會群體。傷害了市民、就等于傷害了業主利益,有時候甚至比傷害到業主更嚴重。
第三,企業文化再造要堅持對內對外的同步推動。文明施工的實施對象是工地,實施者都是我們施工管理者,這些員工的任何行為都會對項目部和公司形象產生影響。小到一個上崗證、工作服、安全帽,大到工程進度、質量的管控,都需要每個員工的貫徹執行。這一點上,公司制度再好,也需要現場的項目部管理者的貫徹執行,打造好的管理團隊,構架具有學習氛圍、團結協作、不斷創新的新型項目部勢在必行。目前,我們集團已在通過企業形象手冊的貫徹落實,開展對項目部基礎管理模式的創新改革。通過這種規范化的管理,以推動項目部工作的更加有序,標準化的實施,這不僅僅是一個形象塑造問題,更是一個改進和提高過程。
參考文獻:
[1]王智. 如何構建企業安全文化[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09(23)
[2]袁旭,曹琦. 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0(03)
[3]丁樂珊. 安全生產文明施工與效益[J]. 中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