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波++周金龍++吳燕萍++李智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軟實力的核心,企業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理性管理強調制度的“硬”管理,具有“剛性”特征。制度文化是在“硬”管理的基礎上拓寬管理的“非制度”因素,實行“軟”約束。本文從以下幾個當面對如何加強制度文化建設提高制度執行力進行了思考。
一、堅持主觀建制與客觀建制相結合促進執行
制度文化理念應堅持主客觀相結合的原則,逐步在企業形成人盡其才、充滿活力、良性互動、心齊氣順的良好工作局面。
從客觀角度出發,制度制定 “科學性”。制定制度應根據自身實際出發,制定出周密、連續、統一的制度,并不斷檢查制度執行情況,實事求是,將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妥善加以解決,不斷完善制度管理。對確實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制度不能墨守陳規,該及時修訂、完善或廢除的,要堅決取締舊制度,確保制度不脫離實際。
從主觀角度出發,制度制定“合理性”。制度的制定應當“接地氣”。如在不同的階段制定不同的目標管理制度,在不同工作性質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根據不同的分工明確本職工作職責的崗位制度,有針對性的主張與禁令等,在制度化管理的同時,極大限度的體現了人文關懷,員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號入座。
二、堅持領導帶頭與營造氛圍相結合促進執行
一個單位是否具有朝氣蓬勃的活力,奮發有為的精神面貌,都與制度文化建設的保障作用密切相關。
領導垂范弘揚制度文化。各級管理層從應該從自身抓起,堅持真抓實干,說到做到,言出必踐;堅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嚴格按章辦事,不做企業特殊員工;堅持深入基層,了解企業、了解員工,掌握實情;班子成員相互團結協作,推進民主管理,在重大問題決策上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形成了相互支持、協調一致、團結共贏的良好局面。
“知行合一”弘揚制度文化。首先從培養員工對制度的認同感入手,開展了規章制度學習活動,將企業管理、規章流程、勞動紀律等制度進行歸納,匯編成冊,組織員工進行學習。其次從強化執行入手,以開展“工作回頭看”專項活動為載體,解決部分崗位員工存在責任心不強、出勤不出力、工作質量差、工作效率低等問題。在整改過程中,與公司的具體情況、基層班組的工作特點有機結合,準確、到位、公開地點評工作中的不足,批評不良傾向,提出整改措施。
三、堅持機制督導與人文關懷相結合促進執行
一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員工認可制度。通過班組角色互換體驗管理法,既讓員工了解制度的必要性,以班組成員輪值班前、班后會為切入點,建立角色互換體驗管理預約制度、授權制度、幫扶指導制度、考評激勵制度、學習提升制度、優勝劣汰制度以及具體的運作流程和評價考核標準,組織開展“今天我當大班”“今天我當安監員”等活動,通過讓職工親身體驗班組各個崗位的履職流程和標準要求,輪值部署、落實、檢查、總結班組各項工作,促使班組職工進行自發的自我批評、自我教育、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讓制度得到員工認可。
二是鼓勵員工參與到制度的制定工作。倡導企業的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管理方式,是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各項制度執行中的反饋意見,廣泛接受企業員工和廣大服務對象的意見、批評和建議,及時做好有關制度的調整工作,是堅持“以人為本”;完善公開制度,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讓員工知情、參政、管事,使企(司)務公開工作更廣泛、更及時和更深入人心,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實踐證明,堅持“以人為本”,走群眾路線,實踐制度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有利于保證各項制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三是完善管控機制。把風險管理作為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來抓,使風險控制成為員工共同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通過風險意識滲透、風險制度制約、違規行為懲戒等方式,使員工對風險管理制度從理解、認同,發展到習慣遵守、自覺行動。在風險意識滲透上,使全體員工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合規理念,提升自身職業操守,算好違規“成本賬”;在風險制度約束上,建立明確的崗位職責,構建員工互相之間在體制、程序、責任方面相互約束;在違規行為嚴懲上,對稽核部門、條線部門檢查、監測中發現的違規違紀行為,一查到底、從嚴處理、決不手軟。
四是維護特殊機制。特殊制度主要是指企業的非程序化制度,如員工評議干部制度、總結表彰會制度、干部員工平等對話制度、干部慰問制度等。企業的特殊制度能夠反映一個企業的管理特點與文化特色。特色風俗是企業長期相沿、約定俗成的典禮、儀式、行為習慣、節日、活動等,如企業周年慶典制度、歌詠比賽、體育比賽、集體婚禮等。企業風俗主要依靠習慣、偏好維持,不需要強制執行。企業風俗可以自然形成,又可人為開發。一種活動、一種習俗,一旦被全體職工所共同接受并沿襲下來,就成為企業的一種風俗,成為制度文化的一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