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彩紅
摘 要:“三型”目標的提出,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體現了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高度自覺,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組織建設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把“三型”有機整合,上升到執政黨建設的高度,這是首次。“三型”目標的提出,以全新的視野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體現了黨加強自身建設的高度自覺,對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學習型黨組織建設
加強學習是基礎工作。學習無論是提高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還是增強改革創新的意識和水平,都具有普遍性和長期性的意義,在黨的建設和集團公司的長遠發展中起著引領航向的作用。
一是要面向基層,廣泛開展送書活動。集團公司黨委帶頭送;基層各單位統籌購買各類書籍,贈發給黨員干部學習。二是打造品牌講學。集團公司先后請有關專家開展講座,打造具有鄭煤特色的企業品牌文化,比如:清華大學吳維庫的陽光心態講座,通過救援中心上下的學習,干部職工受益匪淺。三是健全制度督學。要不斷完善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各項制度。黨員干部要自覺把學習當成提高自身修養的最有效方法,不斷提升思想境界,開闊工作思路。
二、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建設服務型執政黨集中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立場,對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密切黨群關系、凝聚黨心民心具有重要意義。
服務群眾是根本目的。把服務群眾作為根本目的,回答了“學習為了什么、創新為了什么”的問題。中國共產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
三、創新型黨組織建設
創新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堅持以創新為動力,將工作創新、觀念創新、方法創新、制度創新作為創“三型”機關一個重要目標和檢驗效果的一個重要方法,鼓勵黨員干部解放思想,破除陳舊的觀念束縛,積極探索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新路徑、新舉措。積極探索創新黨組織建設的新方法、新途徑,在兩個中隊開展以班子素質好、隊伍作風好、思想政治好、戰備訓練好、民主管理好、經濟效益好為主要內容的“六好區隊”創建,在各科室開展以學習型、服務型、和諧型、實效型、廉潔型為主要內容的“五型機關”創建,開展“衛士之星、創新之星、保障之星、文明之星、成長之星為主要內容的“崗位五星”創建,開展以業務能手、技術能手、體質能手為主要內容的“崗位能手”創建活動,“六好區隊”、“五型機關”、“崗位五星”每月考核評定一次,“崗位能手”每季度選拔考核一次。考核結果在調度會上進行通報、公示欄公示,鼓勵先進、鞭策落后。通過開展“6553”(“六好區隊”、“五型機關”、“崗位五星”和“崗位三能手”)創建活動,黨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有了較大的提高,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三型”機關創建的內容,推動“三型”機關創建不斷取得新的成果。
新時期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應該著力做好以下幾點:
一、以學習為先導,堅持學以致用,努力創建學習型基層黨組織
一是明確學習內容。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集團公司“五個怎么辦”大討論等內容,掌握精神實質,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二是豐富學習載體。充分運用計算機網絡學習講堂、知識競賽等方式,大力實施黨員教育培訓,做好科室干部、黨支部書記、新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工作。三是發揮好創建示范點的帶動引領作用,運用創建活動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突出成效,為黨組織輸送正能量。四是完善學習制度。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集體學習制度、黨員干部培訓制度、理論宣講制度、調查研究制度、黨員個人自學制度、激勵約束制度等學習制度,激發基層黨員干部內在的學習動力和熱情,為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黨組織建設提供理論支撐,提高創建工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
二、以服務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
通過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推動基層黨組織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服務能力和水平得到整體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是不斷轉變工作作風。嚴格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集團公司“八字方針”,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二是深入基層服務職工。堅持每月科隊座談會和伙食委員會制度,緊緊圍繞職工生產生活,定期開展談心、優質服務等活動,把所有的活動都開展到黨員職工群眾中,幫助職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
三、以創新為動力,堅持與時俱進,努力創建創新型基層黨組織
通過創建創新型基層黨組織,進一步增強基層黨員干部的創新理念、創新思維、創新意識,使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得到明顯提升。一是樹立創新驅動導向。強化創新意識,做到常規工作有新境界、重點工作有新思維、創新工作有新理念。二是創新基層組織建設。通過創先爭優、學雷鋒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等多種形式,探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新方法、新途徑,進一步落實黨員對黨組織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三是完善黨建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書記抓、抓書記”的考評指標和責任體系,使基層黨組織書記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