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義
領導干部的作風建設是黨的建設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黨員干部的作風狀況根源于其思想道德素質。從政道德主要體現的是黨員干部作風,它事關全社會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基石,所以加強從政道德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用從政道德武裝黨員領導干部是黨的優良傳統
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將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建設放在重要位置。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在1937年就指出:“指導偉大的革命,要有偉大的黨,要有許多最好的干部。”這些干部要有最好的“性格和作風”,也就是要有最好的政治道德。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鄧小平同志也非常強調這個問題。1980年,他說:“要教育全黨同志發揚大公無私、服從大局、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的精神,堅持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并明確指出:“在長期革命戰爭中,我們在正確的政治方向指導下,從分析實際情況出發,發揚革命和拼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大公無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堅持革命樂觀主義、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精神,取得了偉大的勝利。搞社會主義建設,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大大發揚這些精神。如果一個共產黨員沒有這些精神,就決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鄧小平同志總結概括的這五種精神,也正是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必備的政治道德素質。
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習近平同志也在多種場合多次強調過從政道德的重要性。他們指出,看領導干部不僅要看政績,而且要看政德,政德很重要。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七一”講話中他又再次強調。“要堅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選拔任用那些政治堅定、有真才實學、實績突出、群眾公認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的用人導向。”為此,中組部專門下發《關于加強對干部德的考核意見》,明確表示對五種違反從政道德的黨員干部“堅決不用”,進一步明確了中央貫徹落實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用人標準的堅定立場。
二、黨員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從政道德觀
從政道德具有豐富的內容。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應當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為指向,明確把握共產黨人的從政道德觀。
一是為人民服務是從政道德的核心;二是忠誠是從政道德的基石;三是勤政廉政是從政道德的必要要求;四是艱苦奮斗是從政道德的本色表現。
三、從政道德建設應特別注意的幾個方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黨員領導干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問題與新考驗,從總體上看絕大多數黨員領導干部具有優良的從政素質,是經得起考驗的。但在改革開放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也存在著大量經受不住種種誘惑而身敗名裂的現象。腐敗的表現形式和造成腐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黨員領導干部的從政道德角度分析,存在著如下值得關注的問題:
一是道德信仰虛化的問題;二是私德失范泛化的問題;三是功利追求的極端化問題;四是道德責任追究的軟化問題。
四、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建設的途徑
1、積極開展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教育。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教育是各級組織根據領導干部從政道德規范,有目的、有計劃、系統地對干部施加道德影響的活動。要搞好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教育,就要注意掌握干部從政道德教育的特點。這就是:道德教育的起點具有多端性;道德教育的過程具有漸進性和重復性;道德教育具有強烈的實踐性和滲透性。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教育不是孤立進行的,往往需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一道進行,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2、自覺提高領導干部從政道德修養。對黨員領導干部的道德人格和品德形成來說,道德教育是外部條件,道德修養是內部根據。沒有高度的道德修養自覺性,再好的外部條件也起不到決定作用。同時,道德修養的基礎是實踐。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進行道德修養,是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干部只有在實踐中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把道德修養和工作實踐結合起來,不斷以新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參悟參與實踐,才能在工作中達到更高的境界。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修養的具體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不僅不同的人可以選擇不同的修養方法,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的工作實踐中,也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修養方法。
3、廣泛發揮道德評價的監督作用。所謂道德評價,是依據一定的道德標準,對個體或群體的道德行為和活動,作出善與惡、道德與不道德的價值判斷,以達到“褒善貶惡”、“揚善抑惡”的目的。在社會道德生活中,它具有裁判、監督、教育和調解的作用。它對人們道德品質的形成、社會道德風氣的改善、人際關系的秀條、道德社會功能的發揮,都具有重要作用。在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建設中,我們要特別注意發揮道德評價的監督作用,重視群眾輿論中對于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狀況的批評和表揚,借助于群眾的監督,促進黨員領導干部的從政道德修養,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從政道德水平,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建設的深入發展。
4、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的法規化建設。加強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的法規化是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建設的重要條件。其中包括黨員領導干部職業道德規范的確立、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教育措施的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監督機制的健全等,都應有相關法規加以保障。隨著我國新時期文明建設和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制定了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的一系列制度,這些制度對規范黨員領導干部的行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維護了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的嚴肅性。但是,當前非常有必要針對行政腐敗和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失范問題,制定系統的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法律法規,使黨員領導干部從政道德法制化、道德監督制度化,以法為教,不斷提高領導干部的道德水平。還要注意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黨員領導干部個人利益可能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關鍵環節,不斷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從政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解決黨員領導干部在黨性、黨風、黨紀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