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嶄++宋媛媛
摘 要:近年來,自動化專業認真貫徹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部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強化專業管理為總抓手,重點在自動化缺陷等方面加強管理,自動化基礎數據質量得到了很大提升,為電網的安全穩定打下堅持基礎。狀態估計遙測合格率更是名列山東省第一位,受到公司及山東省調控中心的一致好評。
關鍵詞:缺陷;指標;管理
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缺陷是影響自動化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主要原因,調控中心多年來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完善調度自動化缺陷管理手段,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通過加強調度對自動化缺陷管理,使狀態估計遙測合格率大于96%,數據網通道可用率100%,遠動系統月可用率大于99.9%,遙測月合格率大于99.9%。遠動裝置故障停運時間小于24小時,遠動裝置月可用率≥99.9%,事故遙信年正確動作率和遙控月正確動作率達到100%。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促進管理提升
為了確保自動化缺陷能快速處理,成立了由分管生產的副總工程師任組長的領導小組,由調控中心主任任組長,運檢部、檢修試驗工區、信通公司專業人員任組員的工作小組,小組每日統計自動化缺陷情況,每周召開缺陷調度會,每月召開缺陷分析會,納入月度經濟責任考核,小組在公司季度例會上匯報缺陷情況。 通過這措施實施,自動化缺陷數量較以往下降20%、缺陷處理時長較以往節省多長30%。
二是強化制度建設,促進力度執行
近年來,調控中心始終堅持用制度規范行為,健全完善安全責任、目標考核、崗位職責、工作標準等管理制度,逐步構建內容完備、層次清晰、功能健全的調度自動化管理體系。一是制定了《檢修管理辦法》、《設備檢修流程》等規章制度,明確了在出現自動化缺陷時,由調控中心負責,營銷部、運檢部、信通公司、檢修試驗工區、運檢站各部門全面配合的多方聯動機制,確保了當缺陷出現時,嚴格按照流程快速協調處理。二是開展自動化系統缺陷管理績效評價。采取實時值與目標值對照的方法,量化指標,用數據說話,對績效指標進行評價。在整個評價系統中,所有考核基礎數據從調度自動化系統中獲取,數據來源唯一,準確、可靠。各項指標的考核依次通過生產部室、人事部、績效考核小組審查,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調控中心對設備的維護工作和承擔的指標每月進行考評。對設備出現異常或存在缺陷,在不影響指標值的情況下,查明原因,制定防范措施,班組根據缺陷處理時間、處理程度等提出考核意見,并對缺陷處理人員進行獎罰。另外,自動化系統缺陷無法處理影響設備運行時,棗莊調控中心有權及時提出大修技改意見,運檢部按照資金情況安排維修更換。若對缺陷不能正確判斷,對設備運行情況不了解,造成缺陷擴大化,應對檢修單位嚴加考核。
三是強化流程管理,促進過程管控
調控中心制定實施了《自動化系統缺陷管理流程》。從監控、調度等人員發現缺陷,檢修班組制定消缺方案,進行消缺;到運行單位組織驗收,出具驗收結論,每一個環節都進行流程過程控制,通過對設備缺陷的有效閉環管理,確保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另外,我們建立使用自動化缺陷管理系統。該系統以缺陷管理流程為根據,用于缺陷處理的全過程控制,可讓使用者全面監控缺陷的登記、解決、驗收過程,并可作靈活的統計和分析。(建議詳細描述下系統的基本概況和使用后取得的效果)
四是強化交流學習,促進專業溝通
調控中心分別與兄弟單位進行對口學習交流,在指標管理、高層軟件使用、專業管理等層面開展對標工作,進一步增強創先爭優意識,促進各項工作提升。通過指標對比,現場操作等方式,提高專業技能水平。截至目前,全部110座變電站都已實現地調調度自動化系統直采,在全省率先完成地縣一體化工作。
五是強化專業培訓,促進技能提升
近年來,高度重視技能培訓工作。組織開展圍繞專利申報、創新成果、典型經驗、QC成果、普調考、職業資格取證、比武競賽七大方面開展“業務大比拼活動”。為此,棗莊調控中心創新施行“三全”模式,制定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員工業務水平。另外通過“人人上講臺”的這一“大講堂”形式,讓培訓走進施工現場、走進事故演練現場,有效提升員工業務素質和表達能力,全面提升核心業務技能。 截至目前,自動化專業專利受理30項,授權20項,多個項目被評為公司科技進步獎,為自動化專業管理,缺陷過程管控打下堅實基礎。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將繼續加大變電站基礎數據整治力度,進一步提高電網調度自動化基礎數據質量。同時,在公司內部開展遙測估計合格率等統計指標排名和區調調度評價等工作,確保基礎數據整治工作持久化和常態化,切實提升調度自動化管理水平,確保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自動化缺陷的快速消除要靠我們加強管理來實現,通過同業對標,我們今后將充分利用現代化手段,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調控中心主頁缺陷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設備管理頁面,內容涵蓋缺陷情況、設備圖片、設備基本資料、設備臺帳等,形成設備的詳細資料,為以后設備維護提供資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