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哲賢
摘 要:服務貿易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本文比較了中印服務貿易的發展規模,并運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和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分析了兩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結果顯示,與印度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為了在國際上持續發展,我國必須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
關鍵詞:服務貿易;TC指數;RCA指數
國際服務貿易近年來發展迅猛。中國和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著力發展的行業相似,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印度是中國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本文分析比較了中印兩國各服務行業的競爭力,以期對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一、中印服務貿易發展現狀與比較
從WTO的統計數據來看,2003-2012年,中國和印度的服務貿易總額均穩步上升,分別從2003年的1020.66億美元、487.8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4726.34美元、2693.85美元。因此從貿易總額來看,中國的貿易總額大于印度的貿易總額。然而,從平均增長率來看,2003-2012年,中國的年平均增長率為36.31%,而印度的則為45.22%,即印度的年平均增長率比中國高出將近9個百分點。
二、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
貿易競爭力指數(TC),又稱為貿易專業化指數,它是指一國某行業貿易差額占其貿易總額的比重,它能夠反映一國某行業在世界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TC=(Xit-Mit )/(Xit+Mit )
其中,X、M分別為出口額和進口額,i為一國或地區,t為一產業。TC取值范圍為[-1,1],當TC=0時,表明該類服務出口競爭力接近平均水平;當TC<0,表明該類服務貿易競爭力弱,越接近-1,競爭力越弱;當TC>0,表明該類服務貿易競爭力強,越接近1,競爭力超強。
根據表2,從服務貿易總體來看,中國貿易競爭力指數一直為負數,處于競爭劣勢,TC指數2003-2007年呈現上升的趨勢,但2008年開始惡化,與2003年相比,2012年的TC指數下降了126%;印度貿易競爭力指數除了2003年為負值,隨后各年都轉變為正值,競爭力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與中國相似,其TC指數2003-2007年逐年上升,但2008年開始下降,雖然2011年開始回升,然而2012年TC的指數還是比2005年低7.8%。總的來說,中印兩國進行比較,印度的國際競爭力強于中國,且發展趨勢比我國好。
(1)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RCA)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由美國經濟學家貝拉·巴拉薩(Balassa Bela)提出,旨在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某一產業貿易的比較優勢。它是指一產業在該國總出口中所占份額與世界貿易中該產業占世界貿易總出口份額的比率。服務貿易顯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國(或地區)某一服務出口占本國廣義出口總額的比例與世界服務貿易中該服務出口占其廣義出口總額的比例比值。該指標剔除了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一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為a國j服務的出口額, 為a國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 為世界j服務的出口額, 為世界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一般認為,當RCA>2.5時,表明該產業具有極強競爭力;當1.25 從總體來看(如表3),中國的RCA指數緩慢下降,基本處在0.45左右,說明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處于劣勢地位;印度的RCA指數從2003到2007呈上升趨勢,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開始下滑,雖然2010年其RCA指數開始回升,但仍低于2007年的指數值,總體來說,印度的RCA指數較高,幾乎都大于1.5,因此其服務貿易在國際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三、結論及啟示 (一)結論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從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來看,中國的貿易總額大于印度的總額,但是印度服務貿易的年平均增長率高于中國的年平均增長率,即中國雖然此刻在總量上占優勢,然而,印度的發展勢頭迅猛,正極力趕超我國。 從TC指數和RCA指數可以看出,與印度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印度的TC指數除2003年都為正數,而我國的TC指數卻一直是負數,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不僅低于印度,而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國的RCA指數基本在0.45左右上下浮動,而印度的RCA指數雖然有小幅波動,但總的來說都處于1.5以上,因此,RCA指數的結論與TC指數相同,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低下。 (二)啟示 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與印度相比處于優勢地位,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表象,無論從貿易總額的年平均增長率,還是從TC指數、RCA指數,中國都處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國想要在服務貿易領域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增強各服務業的競爭力。只有競爭力提高了,我國才能與印度,乃至其他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進行競爭。 參考文獻: [1] 丁平,徐松. 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07,(8):41-47. [2] 楊麗琳. “金磚四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與貿易相似度分析[J]. 國際經貿探索,2009,(8):74-79. [3] 黃廬進,王晶晶. 中國和印度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比較研究[J]. 財貿經濟,2010,(1):96-100. [4] 秦嗣毅,楊浩. 金磚四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 東北亞論壇,2011,(1):68-74. [5] 成蓉,程惠芳. 中印貿易關系:競爭或互補——基于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全視角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11,(6):85-94. [6] 杜振華. 金磚國家通信服務貿易研究[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29-133. [7] 溫耀慶,戴錦賢. 金磚五國合作機制下中印經貿合作[J]. 國際貿易,2012,(8):51-54. [8] 王忠. 中印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合作研究[J]. 國際經濟合作,2012,(10):75-79. [9] 張文璽. 中印兩國服務貿易競爭與合作研究[J]. 山東社會科學,2012,(10):108-144. [10] 左連村.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下的中印經貿合作[J]. 東南亞南亞研究,2013,(1):60-64.
摘 要:服務貿易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本文比較了中印服務貿易的發展規模,并運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和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分析了兩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結果顯示,與印度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為了在國際上持續發展,我國必須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
關鍵詞:服務貿易;TC指數;RCA指數
國際服務貿易近年來發展迅猛。中國和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著力發展的行業相似,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印度是中國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本文分析比較了中印兩國各服務行業的競爭力,以期對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一、中印服務貿易發展現狀與比較
從WTO的統計數據來看,2003-2012年,中國和印度的服務貿易總額均穩步上升,分別從2003年的1020.66億美元、487.8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4726.34美元、2693.85美元。因此從貿易總額來看,中國的貿易總額大于印度的貿易總額。然而,從平均增長率來看,2003-2012年,中國的年平均增長率為36.31%,而印度的則為45.22%,即印度的年平均增長率比中國高出將近9個百分點。
二、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
貿易競爭力指數(TC),又稱為貿易專業化指數,它是指一國某行業貿易差額占其貿易總額的比重,它能夠反映一國某行業在世界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TC=(Xit-Mit )/(Xit+Mit )
其中,X、M分別為出口額和進口額,i為一國或地區,t為一產業。TC取值范圍為[-1,1],當TC=0時,表明該類服務出口競爭力接近平均水平;當TC<0,表明該類服務貿易競爭力弱,越接近-1,競爭力越弱;當TC>0,表明該類服務貿易競爭力強,越接近1,競爭力超強。
根據表2,從服務貿易總體來看,中國貿易競爭力指數一直為負數,處于競爭劣勢,TC指數2003-2007年呈現上升的趨勢,但2008年開始惡化,與2003年相比,2012年的TC指數下降了126%;印度貿易競爭力指數除了2003年為負值,隨后各年都轉變為正值,競爭力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與中國相似,其TC指數2003-2007年逐年上升,但2008年開始下降,雖然2011年開始回升,然而2012年TC的指數還是比2005年低7.8%。總的來說,中印兩國進行比較,印度的國際競爭力強于中國,且發展趨勢比我國好。
(1)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RCA)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由美國經濟學家貝拉·巴拉薩(Balassa Bela)提出,旨在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某一產業貿易的比較優勢。它是指一產業在該國總出口中所占份額與世界貿易中該產業占世界貿易總出口份額的比率。服務貿易顯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國(或地區)某一服務出口占本國廣義出口總額的比例與世界服務貿易中該服務出口占其廣義出口總額的比例比值。該指標剔除了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一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為a國j服務的出口額, 為a國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 為世界j服務的出口額, 為世界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一般認為,當RCA>2.5時,表明該產業具有極強競爭力;當1.25 從總體來看(如表3),中國的RCA指數緩慢下降,基本處在0.45左右,說明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處于劣勢地位;印度的RCA指數從2003到2007呈上升趨勢,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開始下滑,雖然2010年其RCA指數開始回升,但仍低于2007年的指數值,總體來說,印度的RCA指數較高,幾乎都大于1.5,因此其服務貿易在國際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三、結論及啟示 (一)結論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從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來看,中國的貿易總額大于印度的總額,但是印度服務貿易的年平均增長率高于中國的年平均增長率,即中國雖然此刻在總量上占優勢,然而,印度的發展勢頭迅猛,正極力趕超我國。 從TC指數和RCA指數可以看出,與印度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印度的TC指數除2003年都為正數,而我國的TC指數卻一直是負數,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不僅低于印度,而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國的RCA指數基本在0.45左右上下浮動,而印度的RCA指數雖然有小幅波動,但總的來說都處于1.5以上,因此,RCA指數的結論與TC指數相同,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低下。 (二)啟示 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與印度相比處于優勢地位,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表象,無論從貿易總額的年平均增長率,還是從TC指數、RCA指數,中國都處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國想要在服務貿易領域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增強各服務業的競爭力。只有競爭力提高了,我國才能與印度,乃至其他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進行競爭。 參考文獻: [1] 丁平,徐松. 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07,(8):41-47. [2] 楊麗琳. “金磚四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與貿易相似度分析[J]. 國際經貿探索,2009,(8):74-79. [3] 黃廬進,王晶晶. 中國和印度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比較研究[J]. 財貿經濟,2010,(1):96-100. [4] 秦嗣毅,楊浩. 金磚四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 東北亞論壇,2011,(1):68-74. [5] 成蓉,程惠芳. 中印貿易關系:競爭或互補——基于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全視角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11,(6):85-94. [6] 杜振華. 金磚國家通信服務貿易研究[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29-133. [7] 溫耀慶,戴錦賢. 金磚五國合作機制下中印經貿合作[J]. 國際貿易,2012,(8):51-54. [8] 王忠. 中印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合作研究[J]. 國際經濟合作,2012,(10):75-79. [9] 張文璽. 中印兩國服務貿易競爭與合作研究[J]. 山東社會科學,2012,(10):108-144. [10] 左連村.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下的中印經貿合作[J]. 東南亞南亞研究,2013,(1):60-64.
摘 要:服務貿易是近年來的熱點話題,本文比較了中印服務貿易的發展規模,并運用貿易競爭力指數(TC)和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分析了兩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分析結果顯示,與印度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為了在國際上持續發展,我國必須提高服務貿易競爭力。
關鍵詞:服務貿易;TC指數;RCA指數
國際服務貿易近年來發展迅猛。中國和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著力發展的行業相似,在國際服務貿易中,印度是中國強大的競爭對手,因此,本文分析比較了中印兩國各服務行業的競爭力,以期對中國服務貿易的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一、中印服務貿易發展現狀與比較
從WTO的統計數據來看,2003-2012年,中國和印度的服務貿易總額均穩步上升,分別從2003年的1020.66億美元、487.8億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4726.34美元、2693.85美元。因此從貿易總額來看,中國的貿易總額大于印度的貿易總額。然而,從平均增長率來看,2003-2012年,中國的年平均增長率為36.31%,而印度的則為45.22%,即印度的年平均增長率比中國高出將近9個百分點。
二、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
貿易競爭力指數(TC),又稱為貿易專業化指數,它是指一國某行業貿易差額占其貿易總額的比重,它能夠反映一國某行業在世界市場上是否具有競爭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TC=(Xit-Mit )/(Xit+Mit )
其中,X、M分別為出口額和進口額,i為一國或地區,t為一產業。TC取值范圍為[-1,1],當TC=0時,表明該類服務出口競爭力接近平均水平;當TC<0,表明該類服務貿易競爭力弱,越接近-1,競爭力越弱;當TC>0,表明該類服務貿易競爭力強,越接近1,競爭力超強。
根據表2,從服務貿易總體來看,中國貿易競爭力指數一直為負數,處于競爭劣勢,TC指數2003-2007年呈現上升的趨勢,但2008年開始惡化,與2003年相比,2012年的TC指數下降了126%;印度貿易競爭力指數除了2003年為負值,隨后各年都轉變為正值,競爭力接近世界平均水平,與中國相似,其TC指數2003-2007年逐年上升,但2008年開始下降,雖然2011年開始回升,然而2012年TC的指數還是比2005年低7.8%。總的來說,中印兩國進行比較,印度的國際競爭力強于中國,且發展趨勢比我國好。
(1)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RCA)
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由美國經濟學家貝拉·巴拉薩(Balassa Bela)提出,旨在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某一產業貿易的比較優勢。它是指一產業在該國總出口中所占份額與世界貿易中該產業占世界貿易總出口份額的比率。服務貿易顯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國(或地區)某一服務出口占本國廣義出口總額的比例與世界服務貿易中該服務出口占其廣義出口總額的比例比值。該指標剔除了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能夠較為客觀地反映一國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 為a國j服務的出口額, 為a國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 為世界j服務的出口額, 為世界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出口總額。一般認為,當RCA>2.5時,表明該產業具有極強競爭力;當1.25 從總體來看(如表3),中國的RCA指數緩慢下降,基本處在0.45左右,說明中國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處于劣勢地位;印度的RCA指數從2003到2007呈上升趨勢,但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開始下滑,雖然2010年其RCA指數開始回升,但仍低于2007年的指數值,總體來說,印度的RCA指數較高,幾乎都大于1.5,因此其服務貿易在國際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三、結論及啟示 (一)結論 通過上述比較可以看出,從服務貿易發展現狀來看,中國的貿易總額大于印度的總額,但是印度服務貿易的年平均增長率高于中國的年平均增長率,即中國雖然此刻在總量上占優勢,然而,印度的發展勢頭迅猛,正極力趕超我國。 從TC指數和RCA指數可以看出,與印度相比,我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處于弱勢地位。印度的TC指數除2003年都為正數,而我國的TC指數卻一直是負數,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不僅低于印度,而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國的RCA指數基本在0.45左右上下浮動,而印度的RCA指數雖然有小幅波動,但總的來說都處于1.5以上,因此,RCA指數的結論與TC指數相同,說明我國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低下。 (二)啟示 中國的服務貿易總額與印度相比處于優勢地位,但是我們不能只看表象,無論從貿易總額的年平均增長率,還是從TC指數、RCA指數,中國都處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國想要在服務貿易領域持續發展,必須不斷增強各服務業的競爭力。只有競爭力提高了,我國才能與印度,乃至其他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進行競爭。 參考文獻: [1] 丁平,徐松. 中印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研究[J]. 國際貿易問題,2007,(8):41-47. [2] 楊麗琳. “金磚四國”服務貿易的競爭力與貿易相似度分析[J]. 國際經貿探索,2009,(8):74-79. [3] 黃廬進,王晶晶. 中國和印度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的比較研究[J]. 財貿經濟,2010,(1):96-100. [4] 秦嗣毅,楊浩. 金磚四國金融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研究[J]. 東北亞論壇,2011,(1):68-74. [5] 成蓉,程惠芳. 中印貿易關系:競爭或互補——基于商品貿易與服務貿易的全視角分析[J]. 國際貿易問題,2011,(6):85-94. [6] 杜振華. 金磚國家通信服務貿易研究[J]. 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5):129-133. [7] 溫耀慶,戴錦賢. 金磚五國合作機制下中印經貿合作[J]. 國際貿易,2012,(8):51-54. [8] 王忠. 中印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合作研究[J]. 國際經濟合作,2012,(10):75-79. [9] 張文璽. 中印兩國服務貿易競爭與合作研究[J]. 山東社會科學,2012,(10):108-144. [10] 左連村.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下的中印經貿合作[J]. 東南亞南亞研究,2013,(1):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