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林森++王彤
摘 要:人口增長對經濟是正向推動還是負向抑制一直以來都是學界爭論的焦點。本文站在宏觀的視角,說明人口增長能在本質上增加人類的財富,促進科技進步,拉動消費與投資需求和有助實現人力資本效用遞增性。最后得出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起正向推動的結論。
關鍵詞:人口增長;經濟增長;技術進步;需求;人力資本
人口和經濟作為社會發展的兩個重要因素歷來備受關注,同時關于它們之間的關系也一直爭論不休。早在1798年由人口學家馬爾薩斯發表的《人口論》中就有提到兩者之間的關系,不過他更傾向于強調人口規模、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資源環境的負面作用。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美國經濟學家西蒙為代表的樂觀派發表了諸多學術著作,論述了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樂觀派認為從宏觀和長期的視角看,人口增長對人類技術進步、社會經濟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雖然雙方爭鋒相對,互不想讓,但是雙方基本都認同人口的“野蠻”過快增長會對經濟增長起抑制作用。自然,任何事物都有“物極必反”的客觀規律,人口也不會例外。
人作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對社會生產具有巨大的影響作用,只有人的勞動才會有社會財富的產出與積累。同時人也是消費的主體,人口數量的多少對社會生產消費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從而正向拉動經濟的增長。本文認為人口的適度增長對經濟起正向推動作用。
主要觀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人口是最主要的生產要素,人口增長能在本質上增加人類的財富,它直接對經濟增長起作用。
世界經濟論壇常務董事理查德·塞蒙斯2004年1月24日在瑞士首都達沃斯發表講話說,美國、日本和歐洲人口的緩慢增長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他在報告中說,經濟的產值取決于勞動力的增長和生產率。如果一個國家的勞動力不足,則這個國家的產品和服務就有可能無法滿足需求,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可能下降。
我們知道馬克思在其剩余價值理論中科學的揭示了人類價值的起源和本質。他指出工人在勞動生產過程中,不僅能夠再生產出勞動力的價值,并且能創造出比勞動力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實現價值增值。因此我們看到要想得到人類財富的增值就必先實現勞動力的增加,而要想實現勞動力的增加,則必須要求人口的增加。人口是勞動力的源泉,人口增長既影響勞動力的數量,又影響勞動力的質量。
二、人口增長可以刺激技術進步,從而促進經濟的增長。
部分學者認為資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長會導致人均資源占有量不斷減少,從而阻礙經濟的發展。這種思想在表面看來貌似很有道理,但仔細推敲其實存在很大問題。我們知道從遠古到現代,我們的人口一直在增長,從未停歇過,那如果按照剛才的觀點豈不是我們的人均資源占有量一直在減少了?我們經濟應該一直受到阻礙才對。但事實并未如此,我們看到我們人口一直在增加,經濟一直在增長,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
人口增長雖然在表面上貌似降低了人均資源占有量,但事實上人口增長增加了社會動力,從而間接地促使人類科技水平的提高。恰好是科技水平的提高,把人類以前未發現的資源和未能利用的資源變為現實可用的資源,從而增加了資源總量,實際上提高了人均資源占有量。
三、人口增長會刺激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從而有效拉動經濟增長,人口減少將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導致經濟停滯。
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消費對GPD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雖然有逐年提高的跡象,但依然低于西方發達國家至少20個百分點。一直以來,消費都被看作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因素。
人是消費的主體,人口增長必然帶來住宅,生活必需品,特別是衣食等的消費需求的增長,需求決定生產,有生產才能提供就業。可見人口增長恰恰是這一循環的原動力,要想實現經濟社會的穩定進步,那么一定要保證人口的增長。
四、人力資本具有效用遞增性,人口增長可以讓人力資本的這一特性得以更好的表現,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物質資本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磨損、自然腐蝕或損壞等原因,效率和收益是遞減的,而人力資本不僅不會弱化或消除其資本投入要素的收益遞減狀態,而且對經濟增長呈現出收益遞增的特性。產業化的人力資本不僅使自身收益遞增,而且使勞動和資本要素的投入也能產生遞增的收益, 導致整個經濟增長的動態化、高效化和長期化。
據美國經濟學家測算,1900-1957年,物質資本投資增加4.5倍,利潤增加了3.5倍;而人力資本投資增加3.5倍,利潤卻增加了17.55倍,是物質資本投資的5倍。由此可見,相同的情況下,增加人力資本給經濟帶來的提升是很關鍵的,而人力資本的增加又離不開人口的增長。
參考文獻:
[1]《商務周刊》, 2004年1月24日
[2]梁強,王文杰,徐袆琪,《我國人口增長與經濟發展關系的實證研究》,《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喬德福 《論人力資本的特征及其作用》,《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3-03-20
作者簡介:李國慶(1992-),男,漢族,陜西府谷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11級本科生,統計學專業;林森(1993-),男,漢族,福建福州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11級本科生,財政學專業;王彤(1995-),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11級本科生,貿易經濟專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