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大背景:
2003年6月,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作開始啟動。包括北京/重慶/廣東/浙江/深圳/沈陽/西安/麗江在內的9個省市9個綜合性試點省市地區和35家試點單位被納入了試點范圍。
2005年,開始試點總結,改革經驗向政策/法規轉化,集中出臺有關政策文件。
2006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對2003年以來的改革試點進行了全面總結,發出了改革全面推開的信號,試點正式結束。政策的導向決定了文化產業的發展。一系列保護性質,研究性質的試點啟動,標志著中國文化將經歷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發展。經濟的發展,文化產業必須跟得上時代,如何優化產業結構,形成產業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加強重點文化產業帶建設;
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
促進區域文化產業協調發展。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戰略目標,這是在我國改革開放30年,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卓越成就,而轉變發展方式處于關鍵時期,同時面臨經濟社會轉型期的風險和新的發展機遇的情況下,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提出的重大決策,對于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的全面、和諧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求我們站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日益凸顯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按照人民的意愿和文化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推動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改革管辦不分、條塊分割的傳統文化體制的弊端,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和要素的基礎性作用,構建統一、開放的文化市場,形成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文化政策環境,激發文藝工作者和全社會的文化創新活力,為文化傳承、發展和創新提供良好的市場條件。
星光影視園,就是在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文化產業發展大背景下誕生的!!
園區概況:
中國北京星光電視節目制作基地,又名星光影視園,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媒體聚集區,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核心園區。
截止2011年底,北京星光影視園已建成使用的面積約220畝,已完成建筑面積30萬平方米。
◆ 一區占地160畝,包括公共節目制作區、綜合服務區和新媒體大廈,為電視臺和傳媒制作公司提供完備的節目制作、衛星傳輸及公共配套服務。其中公共節目制作區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建有大型演播室6個,規格為:2200平方米(全國最大的單體專業級演播室)、1600平方米、1200平方米(2個)、800平方米、600平方米;
◆ 演播室采用廣電行業廣播級建設標準,演播室頂部每平方米承重400公斤,墻壁采用吸音隔音設計,中央靜音空調能滿足劇組對視音頻技術的各種需求;配套候播大廳、劇組化妝間(17間)、貴賓休息室、會議室等。為了實現綜合配套服務的設想,一區同時建成的還有虛擬及小型數字演播室5個、專業配音間2間,5.1聲道混音棚1間,后期制作室4間。
◆ 二區傳媒聚集區占地60畝,于2009年5月破土動工,總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包括十五棟1000至4000平方米不同規格的獨棟辦公樓及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的新媒體大廈組成,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人民幣。
園區始建于2005年,由星光拓誠公司投資建設;2006年12月,星光影視園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星光影視園;2009年11月,星光影視園被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批復為中國星光電視節目制作基地。游房車等各類特種車輛。
其主營業務包括:
綜合節目制作服務,主要是為電視臺或傳媒制作公司綜藝節目劇組提供大型綜藝節目制作專業場地、技術、設備、衛星傳輸等服務,核心優勢是擁有配置高端燈光及高標清視音頻設備的600-2200平方米不同規格的演播室群。
獨立節目制作服務,主要是為電視機構或綜合傳媒公司提供集節目錄制、后期制作、衛星傳輸、商務辦公服務等于一體的綜合化傳媒服務,核心優勢是擁有配備各類高端燈光、視音頻設備的150-200平方米專業中小演播室集群及面向全球的衛星上下行傳輸服務。
獨立傳媒聚集區服務,主要是為國內外電視機構、大型綜合傳媒公司駐北京總部或辦事處提供專業且相對獨立的綜合業務服務,這些服務包括獨立的節目制作區、后期制作區、商務辦公區、發布展示區、生活區服務等,核心優勢是擁有園區綜合制作、交易展示、綜合傳媒服務的產業環境支持及星光集團在燈光、視音頻設備、轉播車衛星通信車生產等領域的技術支持。
傳媒綜合配套服務,主要是為園區往來媒體及各界人群提供集客房中心、餐飲中心、娛樂中心、會議發布中心、排練中心服務等于一體的四星級專業化傳媒服務,核心優勢是園區濃厚的傳媒行業環境及資源基礎以及中央電視臺梅地亞中心專業化的傳媒服務管理體系。
目前,星光影視園正在積極向相關領域拓展服務,如設備租賃服務、箱載服務、轉播車服務、文化制作包裝、賽事轉播服務等。
園區特色:
◆ 特點:唯一以“中國”冠名的、國家級電視節目制作基地,還是科技部星火計劃認定的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 其最特殊的地方在于其主要合作者是各級電視臺,文化產品以《星光大道》、《感動中國》等國內知名電視節目為主,它在電視行業中獲得了無可爭議的地位,在全國文化產業園區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僅2006年11月至2009年11月三年間,該基地與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數十家電視播出機構及眾多節目制作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共拍攝大型綜藝節目2600余場,接待觀眾總量超過46萬人次。眾所周知,在所有常見的傳媒產業當中,電視無疑是最具高投入和高風險的行業。
我們將通過戰略管理的角度來分析星光影視園的建立與發展。endprint
一、戰略的制定。
考察國外影視園區、學習先進理念。
2002至2003年間,星光影視園的決策者曾先后對歐美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具有相同性質的傳媒園區進行了訪問和考察:EURO MEDIA GROUP,VIDEOHOUSE, Alrfacam, MOBILE TV GROUP,這些園區都已經在專業電視演播室,電視音視頻,OB VAN轉播車以及相關的系統集成領域有了穩定且成熟的運作模式。通過考察和學習,星光影視園的決策者對世界領先的傳媒園區的現狀有了清晰的認識,并對在中國北京創辦一個具有中國特色且適合中國國情的影視園區充滿了信心。
二、戰略的分析。
了解所處的環境和相對競爭地位。
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優勢。
所謂天時,即積極的響應國家針對文化產業所提出的政策。在作出創辦園區的想法之時,正值中國開始小范圍的開展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工程。基于影視園決策者對電視行業的深入了解以及針對該行業的前瞻性,即文化體制改革的春風即將覆蓋華夏大地。這個選擇正是時不我待的絕佳時機。
所謂地利,北京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里各種資源,尤其是文化資源豐厚,匯集各色傳媒巨頭,文化藝術人才;而全國的文化資源同時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展現。
中國的電視產業,其實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文化產業:一方面具備顯著的文化產業特征和經濟實體特性,另外一方面,受制于其特殊的宣傳喉舌行政角色,卻無法在體制層面實現真
正意義上的產業化發展。這是一個全國性的行業改革難題,幾乎在某種程度上斷送了在中國獨立發展民營電視制作產業鏈和商業化運營的可行性。
凡事總有兩面性。恰恰是這些體制問題卻給予了北京市發展電視產業的某種特殊優勢。星光影視園就適時的抓住了這一點并將其發展壯大。
所謂人和,與政府良好的互動,借助政府指導及政策支持是北京星光影視園得以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從項目立項之初到初步建設,都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及各委辦局,大興區政府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
三、戰略的選擇。
園區的定位:星光影視園的發展定位是廣播級專業化一站式節目生產、衛星傳輸、媒體聚集公共服務共享平臺。
立足電視制作與電視臺系統與產業,分析當前相應的國家政策,響應廣電總局“制播分離”的目標設想,為廣大的電視臺、制作公司、紙媒、新媒體公司提供能夠資源共享的平臺與產業結構。
只立足電視產業,深度挖掘電視產業資源。
四、戰略的實施。
園區主營業務為演播廳租賃,拓展房地產業、引進媒體公司入駐、拓寬產業領域。
2007年以來,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科委及大興區累計向北京星光影視園發放獎勵和扶持資金約3000萬元。2009年大興區還協調區內相關資金上億元用于支持北京星光影視園建設及周邊配套的開發。
五、戰略的評價和調整。
2009年11月,為了切實貫徹落實中央文化體制改革精神和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的總體要求,有力推進制播分離這一重要改革政策的實施,經北京市廣播電影電視局申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同意設立“中國北京星光電視節目制作基地”,這是目前廣電總局批復的唯一一個國家級的電視節目制作基地。
基地的成立,將會充分發揮其在電視節目制作方面的孵化作用和集聚效應,建設優秀的產業公共平臺,為電視節目制作機構提供優質服務,推動電視節目生產實現專業化、產業化、市場化和規模化,突顯產業示范作用,為產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北京星光影視園今后的總體發展目標為,以星光龍頭企業帶動周邊產業,延伸產業鏈上下游,以電視節目制作為重點、綜藝節目制作為核心,打造完善的產業鏈條。包括五個方面:一是鼓勵原創,吸引各類節目的策劃人、公司進入園區;二是依托園區資源,使各類制作公司、廣告公司、技術服務公司、經紀公司、制景公司等向園區聚集;三是支持投融資服務及中介、擔保服務等相關專業服務公司進入園區,搭建交易平臺,促進產品交易,并整合相應的營銷機構和營銷人員;四是發展會議、會展、培訓等產業,充分利用園區的空間資源;五是與旅游公司合作,完善與綜藝節目制作相關的商務和服務體系。
自此,園區的發展經過初期的定位,并根據自身發展特點,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園區自身在壯大過程中不斷調整發展戰略,修正發展方向,成功的規避了風險和失誤,對自身的發展也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園區的第一項職能是提供高級別的電視臺專業化服務,包括為電視臺欄目組及制作單位提供專業場地、設備、人員、技術平臺等全程化廣播級專業服務。第二項職能是打破原有的產業鏈局限,通過影視園母體——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的大公共平臺吸引節目制作產業鏈上各類相關公司及各類傳媒公司入駐,有效促進電視全產業鏈商業化運營的實現。第三項職能是搭建電視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吸引和聚集各類傳媒機構和傳媒服務企業實現產業資源共享、互補,以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統一經營降低電視制作行業的入門門檻和整體成本,以幫助各級各類電視制作機構適應制播分離的市場趨勢及改革需要,促進整體電視行業的發展。
目前,星光影視園一期已成功運營6年。
星光影視園區二期項目正在籌劃之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