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洪毅 唐玉華 肖儂


摘要:針對傳統計算機硬件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介紹在計算機硬件系列課程中開展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一套基于遠程實驗+硬件實踐平臺的“實驗云”的實踐教學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硬件實踐教學;云計算;遠程實驗;虛擬實驗
1.背景
計算機硬件課程的實踐教學一直是計算機硬件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直接讓學生對硬件有感性認識,對計算機系統的硬件邏輯結構、物理特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傳統的計算機硬件實踐教學環節,多采用實物、虛擬實驗等方式進行。采用實物的計算機硬件實踐教學,如微機原理,可以直接利用實驗箱、實驗開發板等現成的硬件,用匯編語言、硬件描述語言等方式進行編程,輔以萬用表、邏輯分析儀、示波器等儀器設備,可以全面提升學生對硬件系統的認知。采用虛擬實驗的計算機硬件實踐教學,可以采用模擬器等方式模擬硬件的運行,并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現給學生,接近或者達到實物實驗的效果。
隨著計算機硬件實踐教學的不斷發展,以及計算機技術本身的快速發展,許多學校經過多輪的建設投資,積累了大量的硬件設備;許多設備由于更新、損耗等問題,需要重新投資采購以便升級換代。另外,教學內容的不斷發展,也要求相應的硬件條件跟上。
硬件基礎條件的建設,一方面可以不斷適應計算機硬件技術的發展,開展更多更好的實踐教學;另一方面,有許多陳舊設備需要淘汰,導致投資的浪費,而且,隨著學校規模的擴大,這種資源上的浪費將更為嚴重。
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在“十一五”建設期間,開始了“計算機硬件綜合實驗云”(簡稱“實驗云”)的論證與建設工作,試圖開發出一條新的路子,能夠解決重復投資、資源浪費、設備快速淘汰的問題。
2.“實驗云”設計思想
“實驗云”采用“云”的方式對計算機硬件實驗資源進行組織和管理,以服務的方式為學生、教師提供支持,其投資建設的重點在“云”端,而不是用戶端。
“實驗云”具有以下特點:
(1)投資集中。硬件建設、實驗內容建設等集中在“云”端,并且同樣的硬件條件可以支持多門課程。
(2)服務廣泛。采用‘‘云”機制之后,所有的硬件實踐教學,都能采用服務的方式對外提供,使用者(學生、教師等)可以通過遠程網絡使用服務,完成實踐教學環節。
(3)易于升級擴展。只需要在云端對系統的軟硬件、實驗內容進行升級,即可達到全系統升級的目的。
(4)系統可擴展性強。該系統采用“云”的方式組織,所有用戶數據均可保留在云端,方便與其他信息系統、教學管理系統集成,并能夠對全過程的實驗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和使用。
3.“實驗云”框架
“實驗云”的主要框架結構如圖1所示。硬件系統主要由“天河陽光”實驗板節點(如圖2所示)、交換機、Web服務器、實驗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等組成,它們之間通過網絡互聯互通。“天河陽光”實驗節點上整合廠豐富的硬件實驗資源,為計算機硬件課程實驗提供了基礎;交換機與實驗板、Web服務器、實驗服務器連接組成一個內網;Web服務器運行Web服務,連接內部交換機和Internet;實驗服務器運行各種實驗模塊,并通過交換機與實驗板節點連接。軟件系統由運行于服務器的Web服務和實驗所需的各種大型軟件組成。Web服務負責管理實驗板,為客戶端提供Web服務,響應客戶端請求,并將客戶端請求提交給實驗服務器,控制實驗節點完成各項實驗功能,將用戶操作日志和實驗結果保存于數據庫;大型軟件運行于服務器,實現輕客戶端,客戶甚至只需一個能夠上網的手機就可以進行實驗。實驗參考資料由實驗教材、實驗指導書、參考代碼、視頻教程等組成。
“實驗云”平臺客戶端無需安裝客戶端軟件,直接用瀏覽器通過Internet訪問Web服務器。連接到網絡的客戶端登錄后就可以申請獲得硬件資源,然后操控實驗板進行實驗。客戶端對實驗板的操作控制命令通過網絡發送,Web服務器、實驗服務器收到命令后再轉發給相應的實驗板,實驗板對命令進行解析并執行,執行結果返回到實驗服務器、Web服務器,Web服務器再將實驗結果返回給相應用戶,用戶通過瀏覽器觀察結果。管理員也通過瀏覽器訪問Web服務器進行后臺管理。
4.“實驗云”建設
“實驗云”的建設主要劃分為硬件條件建設和內容建設2個方面。
在“實驗云”硬件條件建設上,主要是云端環境的建設。我們專門調集了開發人員,對實驗云硬件條件進行充分論證,確定各種硬件器件的選型。云端環境建設中,最重要的是實驗開發板的邏輯開發以及服務器軟件系統的開發。在我們選用的“天河陽光”實驗開發板中,擁有足夠的可編程邏輯器件空間、以太網接口,并且在硬件上支持對FPGA器件的動態編程,這些都為實驗開發板的遠程操作提供了硬件支持。特別是,我們在如何快速保存恢復硬件實驗現場上進行深入研究,為支持實驗板的虛擬化提供了技術保障。在服務器軟件系統開發上,主要是用戶界面開發、實驗支持模塊的開發等。用戶界面上采用JSP、JavaScript、Flash等作為主要開發手段,充分利用最新的Web界面開發方法。實驗支持模塊上主要是擬定各種通信協議、提供實驗開發工具等。
在“實驗云”內容建設上,我們依托已經開展的計算機原理課程設計、數字系統課程設計、嵌入式系統課程設計等內容,要求相關授課教師提供實驗素材,并由專業人員對其進行整理,最后在“實驗云”體系下進行設計實現。所有的實驗模塊都部署到實驗服務器上。
5.“實驗云”初步建設成效
2012年底,我們順利加入到“211工程高等教育公共服務體系(三期)中國教育科研網格二期建設項目”中,參與了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重點學科網格建設任務”,并負責其中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虛擬實驗環境”建設任務。2013年9月,已經部署了10個“實驗云”節點,支持10人以上在線硬件遠程實驗,并采用云機制,能夠容納更多的學生同時在線進行遠程實驗。
另外,在本科教學中,我們已經在包括計算機原理課程設計等在內的多門硬件系列課程中,使用了“實驗云”系統。學生可以在宿舍、圖書館、教室、實驗室等地方,通過覆蓋全校的“無線教學網”,使用筆記本、PAD等終端,直接訪問部署在中心機房的“實驗云”環境,進行遠程硬件實驗。
6.結語
“實驗云”計算機硬件實踐平臺,突破了傳統計算機硬件實物實驗的限制,同時具有實物實驗和虛擬實驗的優點,方便管理,使用便捷。
在未來的建設中,計劃在ChinaGrid上部署更多的“實驗云”節點,能夠容納超過1000人同時在線完成計算機硬件系列遠程實驗。
同時,將整個系統開源,并將其通信協議規范化、標準化。進一步切分軟硬件接口,擬定開放的通信協議。在云端集成更多的硬件設備(高檔FPGA板卡、高端儀器等)和大型EDA工具,爭取在“十二五”末,建成比較完善的“實驗云”遠程實踐教學平臺。
進一步密切與教育教學公司的聯系,推廣“實驗云”的理念,逐步把以“賣設備”“賣課程”為主的營銷模式,轉變為以“賣服務”為主的營銷模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