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軍
摘 要:社區文化建設是城市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系統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統之一,對整個城市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紹了社區文化在城市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以及發展社區文化的措施。
關鍵詞:城市文化;社區文化;建設
社區文化是指在居民特定居住的區域內,通過長時間的交流實踐而產生的物質和文化精神的集合,它對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行為、觀念、人格等的形成有重大影響,從而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有重大制約和影響。良好的社區文化能夠提高市民的整體素質,推動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發展,提升城市整體文明程度。因此,應該高度重視社區文化建設,推動城市文化建設整體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一、社區文化在城市文化發展中的作用
1.建設和發展社區文化是推動城市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文化,建設社區文化是城市文化發展中的應有之義。社區文化建設的不斷增強,社區文化力的不斷提高,促進城市文化的發展,并直接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社區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靈魂和核心。社區文化建設的成功是推動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指標,它決定著城市文化發展的方向和最終目的。
2.社區文化建設是滿足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手段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不斷加強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改善生活環境,發展社區服務、方便群眾生活”。其中,發展文化事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區居民能否在社區形成生活共同體,能否在社區里和諧生活、共同相處,關鍵就體現在社會文化建設和發展的水平。所以,要努力通過娛樂休閑、健身活動、藝術學習、科技培訓、友誼比賽等廣大社區居民有興趣的、喜歡的形式體現出來,從而滿足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社區文化建設是推動城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精神動力
一個城市的發展必須是社會、經濟、文化的同步協調發展。社會、經濟、文化的不同步,必然增加城市發展的代價,導致城市發展后勁不足。社區文化作為城市社會的基本單元和細胞,是城市文化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文化的健康發展關系到整個社會精神文明的有序發展,更是推動城市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所以說,在和諧的社會建設中社區文化建設已經成為重要的基礎地位。
4.社區文化建設有利于樹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促進城市化進程
一個城市需要有自己的特點和靈魂,而形成這些特點的關鍵所在就是社區文化的建設。社區文化的建設是城市發展的基石,一個社區具備自己的內在品質,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和吸引力至關重要。社區成員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文化素質得到提高,將會帶動一個社區良性發展,并進一步影響人口素質和該城市的文化品位,這對于城市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整體和諧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將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二、完善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對策及建議
1.確定科學有序運作機制
實現社區文化建設組織運作的協調化。社區文化建設是一個需要多方參與的系統工程,它既需要各級黨政部門的規劃和領導,提供必要的組織保障、人力投人和經費投人,同時又需要充分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發揮社會各界的參與作用,從而形成一種整體性的合力。
實現社區文化建設制度運作的規范化。積極采取有力措施,使社區文化建設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是實現社區文化建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條件。市區兩級人民代表大會應該通過立法來確立社區文化建設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地位。街道(鎮)和居委會要根據市區兩級政府的規章制度,制定具體的操作實施規范,保證社區文化建設的法制化和規范化落到實處。
2. 確立信息溝通機制
在社區文化創建過程中要建立起長效的文化信息溝通機制,確保信息及時、準確、暢通地上傳下達。對于政府和管理部門來講,要為社區居民提供反映文化需要和意見的平臺,比如開通政府網上信箱,設立專門的社區文化服務熱線和郵政信箱等,并保障居民參與的平等性和方便性;對于基層社區組織來講,可以充分發揮社區內志愿者和非政府組織的積極作用,組建和成立專門的社區文化或精神文明建設團隊,負責搜集本社區文化活動開展或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相關的信息渠道(如網上信箱、社區文化熱線等)及時向社區和文化管理部門反映。
3.確立長效發展機制
確保社區文化建設資金的高投入化。要實現資金的高投入化,政府部門和各級領導必須高度重視社區文化建設,將其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舍得花錢搞社區文化建設。同時要實現社區文化建設投資渠道的多元化,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投資,努力爭取各種形式的贊助。此外,要通過社區文化建設的產業化和市場化來探索實現其高投人化的新途徑。
實現社區文化建設隊伍的高素質化。社區文化建設的主體是人,塑造一支高素質的社區文化建設隊伍是搞好社區文化建設的重要前提。要使處于第一線的廣大街道和居委會干部樹立強烈的服務意識,增強對社區文化建設的高度責任感,牢固確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把社區文化建設當作一項面向廣大居民的服務工程。努力提高各級社區文化建設隊伍的工作水平和能力,使之適應社區文化建設現代化的迫切需要。
4.構建有效的社區教育模式
社區教育推進要防止一般化,突出創新性,探索適合本地實際情況的自主創新模式。首先,要加強隊伍建設;其次,要通過調查研究不斷總結新的實施方法;最后,要組織社區民眾關心、支持、參與社區教育,充分發揮其積極性、創造性,集中集體智慧,選擇恰當適宜的內容,通過喜聞樂見的形式,幫助社區民眾提高綜合素質。
社區教育推進要防止平面化,應該具備系統性,注重多元構筑。社區教育的功能定位是,“一種社區性的,有組織的,滿足社區成員各種教育需求的教育活動,且要高起點,服務要便捷”。終身教育注重的是時時,而社區教育注重的是處處。要做到受教育群體的全面化、多元化,關注每個社區成員的教育需求。要做到社區教育的多層次、多類型、多樣化,以滿足社區成員各不相同的學習要求。
5. 確立資源優化機制
實現社區文化資源的優化配置。要充分發揮社區內文化資源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由于缺乏合理規劃和有效調配而導致的文化資源短缺、資源浪費、重復配置和利用率低下等問題,盤活社區現有文化資源并充分發掘其功能,改變文化資源閑置、利用率不高甚至被挪作他用的狀況。另一方面,在新增文化資源的規劃上,要有全局和長遠眼光,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文化資源的浪費。各單位要揚長避短,同時要凸顯互補功能,以實現集約化效應。在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面,既要考慮現實的需要,又要兼顧未來和發展的需要,做到遠近結合,實現時效性與前瞻性的統一。
三、小結
當前我國城市及城市發展進程之所以千差萬別,其實質就在于社區文化內涵和特征的差異性。社區文化差異的特征體現著城市文化,反映著社區居民生活的一種狀態,更是城市活力的彰顯和體現。在一定程度上,文化更能反應一座城市發展的整體形態,建設現代化城市也更加需要文化的支撐。所以,在當前城市的發展過程中,發展城市文化的基礎就是發展社區文化。
參考文獻:
[1] 羅興奇,城市文化發展視域下的社區文化建設,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0)
[2] 樊秋瑩,社區文化建設在當前城市文化發展中的重要性,群文天地,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