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平
小學新生剛入學的那幾天,每天一到校,教室里、走廊上,笑的、哭的、鬧的、沉默不語的,還有抱著家長大腿不讓走的、扯著家長衣袖哭著說不上學的……已有多年低年級教齡的我,對這種場面早已見怪不怪了,可課堂上層出不窮的新場面,還是讓我不斷大開眼界。
課堂上,浩兒正坐得端端正正的聽課呢,突然低頭從書包里拿出奶瓶,旁若無人地吮吸起來,根本不在意大家的哄笑。我提醒他好幾回了,不要再帶奶瓶上學,上課不許拿出奶瓶,可他總是不聽。“老師,我家浩兒從小到大都要吸著奶嘴才能入睡,一拿走他就醒!上幼兒園那會兒,也非得帶著奶瓶才肯上學!”浩兒媽還告訴我,浩兒不管去哪,都會帶上他的奶瓶,也不管在什么場合、什么地方,總要不時地拿出奶瓶吸幾口。為了讓浩兒改掉這“奶嘴癮”,浩兒媽是絞盡腦汁,什么招都使了,結果仍是徒勞?,F在的浩兒,就是空瓶子,也一樣吮得津津有味。
教數學的張老師信心十足地說,她偏不信改不了浩兒這毛病。課上,當浩兒又拿出奶瓶吮吸時,張老師氣憤地將奶瓶沒收了??珊苾簠s哭得那個撕心裂肺、地動山搖??!張老師狠下心,不為所動,恰好下課鈴響,張老師趁機宣布下課,手拿奶瓶急速逃離教室。誰知浩兒竟涕淚橫流地立馬跟進了辦公室,且哭勢如從天而來的黃河之水,勢不可擋!最后,張老師只得乖乖還回奶瓶,并驚魂未定地建議浩兒媽帶浩兒去看心理醫生。
因為浩兒的怪癖、固執,我只得把文靜、害羞的佳佳安排與浩兒同桌??蓛蓚€星期后,我才知道,人不可貌相,這句話同樣適合評價一個才七歲的孩子。那幾天,佳佳總是不時地送我些小禮物,有時是她親手畫的小畫,有時是一本作業本、一支鉛筆。盡管我并不喜歡也不需要這些,但看著佳佳靦腆、乖巧的樣子,我不忍拒絕。
那天,佳佳一個人來到我的辦公室,這回她送了我一個卡通人物的鑰匙扣?!袄蠋?,可以讓我做班干部嗎?”佳佳的樣子還是那樣的靦腆,而我卻驚訝得半天回不過神來:這小姑娘竟也有“我選我”的膽量和自信!“那你想做什么呢?”我微笑著問。“我爸說,我做班長是絕對不可能的,那你就給我個大組長做做吧?!?/p>
若不是親耳所聞,我是無論如何也不相信佳佳會說出這番話的。看著佳佳那天真的眼神,我竟然有種強烈的挫敗感。判斷失誤呀!突然想起:莫非前幾天收的小禮物,都是佳佳的“賄禮”?
不得不感嘆:現在的小孩兒,小瞧不得呀……
【原載2014年11月6日《北 京晚報·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