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軍亮 KONG Jun-liang;冷嵩 LENG Song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珠海519041)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高校在發展過程中,常會受到一些潛在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危機事件的發生。如何加強對危機的管理?特別是學生危機管理,成為新時期學生管理工作者的重要的研究課題。作為高校的學生工作者,我們對危機的研究和探索正是為了解決當面臨危機時,如何妥善處理、化被動為主動,同時,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
1.1 危機管理是一門以危機事件為專門研究對象的科學,它融合公共管理學、社會學以及傳播學等諸多領域,其中管理學是危機管理的核心所在。目前,國內一些高校和研究機構已成立了危機管理研究中心,通過理論分析、建模、仿真等手段,創造性地開展危機管理研究。危機管理由危機的事前預防、事中反應和事后恢復組成。隨著高校擴招,高校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學生的基本素質出現了大幅度的參差不齊現象。在面對學習環境變化、學習方法不當、人際關系處理不妥、感情受挫產生輕生念頭、人生觀世界觀出現偏差等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威脅高校學生的自身利益和正常發展狀態,并可能或已經帶來破壞性后果的不確定性情境或事件,具體則是是指大學中的突發事件,例如:天然災害、安全事故、自殺自傷、校園暴力、學生犯罪、外力入侵校園、濫用藥物、集體食物中毒等,以上可統稱為高校學生危機。
1.2 高校危機的種類。常見的并極易發生重大突發事件的高校危機包括:①精神缺失類:信仰危機、缺乏誠信;心理問題、精神疾病等;②校園治安類:自殺傷害、暴力侵害、盜竊、火災等;③網絡及基礎文明類:考試作弊、網絡誠信、情感挫折等;④就業類:就業壓力、擇業被騙等。
面對日益增多的高校危機,迫切需要對危機管理做深入的探索,理清思路,以妥善處理危機,確保學校的穩定與發展。①建立危機預警機制,對可能發生的和潛在的危機進行管理,預防危機的發生,提高學生管理工作者的危機意識以及防范能力,爭取主動采取措施。建立暢通的信息渠道,發揮學生干部、班主任、輔導員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走訪學生宿舍、與學生干部交流、和學生談心、與家長溝通等方式,借助QQ、飛信、微博、微信、論壇等網絡媒介,多渠道、多方面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各方面信息,爭取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做好預防,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不給危機事件發生的時間和空間。②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確保在最緊張的情況下能夠盡可能的按照預案采取有效措施,集中精力控制事態發展。要根據應急預案,進行必要且經常性的演練。打造一支強有力的危機處理團隊,對團隊成員做充足的培訓,使每位成員首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危機管理及突發事件處理的重要性,學習危機管理的理論知識,掌握事件處理的方式方法。團隊主要負責人必須要有較高的權限,具有很好的判斷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團隊中要有專人分別負責:與當事人的溝通,與利益相關人的溝通,與媒體的溝通,與公眾的溝通等。在危機事件處理結束后,做好善后工作,選擇合適的人選與媒體、輿論保持溝通和聯系。③積極建立各級組織,并強調組織作用。各級組織主要包括:一是學生黨支部;二是學生團支部;三是班級干部隊伍;四是學生會下設協會組織。以上各級組織是學校進行危機管理的重要行為主體,它們在加強校園危機管理,避免危機事件發生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通過開展危機意識教育以及多種形式的危機演練和知識比賽形式,以提高學生們的危機意識,提高校校園危機管理水平。④形成危機管理領導小組機制:應注重日常管理工作中各級各部門相關人員的聯系與溝通,形成相應的工作默契,在危機產生時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迅速將相關人員集中起來形成危機管理領導小組,共同協調各方面資源與關系,使得危機管理過程迅速有序。
①危機預防。危機的預防控制是危機管理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學校在進行危機管理時,要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對整個校園內可能發生的危機事件進行及早預防及處理,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危機處理成本,提高危機處理水平。在進行危機預防工作時,學校可以先進行事前排查,切斷事件的發生源頭,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有效避免危機。②危機控制。學校可以針對具體危機事件制定危機處理方案,有組織、有步驟的開展危機控制工作,防止影響擴大化。③危機解決。危機解決就是指通過一些有效手段阻止危機蔓延,并從根本上解除危機,消除影響。學校可以建立一支高質量的專業危機處理人才隊伍,有計劃地開展危機處理工作。
①有計劃性的發布信息,但絕不隱瞞。②對于影響公眾判斷的誤導性信息,及時辟謠。③利用學生骨干適當傳播一些具有正面能量的所謂小道消息。④無論是危機處置團隊還是整個輔導員及學生干部隊伍,必須要確保向外傳播信息的一致性。
①輔導員必須隨時掌握學生的動態信息,深入到學生中。要熱愛學生,把握學生的需求;結合青年學生的特點,知曉學生的能力;幫助學生,以情感人,真誠地關心學生,幫他們克服各方面的困難,讓其提高解決前進道路上困難的能力。②著力培養一支得力的團學干部信息反饋隊伍充分發揮班級、各團體中主要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心理委員的作用,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及時使學生把動態信息反饋上來,爭取工作的主動性。③與任課教師保持緊密聯系,任課教師在授課和解惑當中,不同程度地了解學生的潛意識,對學生的思想狀況具有一定的發言權。④輔導員要提高認識,做到公平、主動、細心。要主動了解學生、細心觀察學生的各方面情況,在學生對事物或事件的認識和判斷上給予正確指導。同時輔導員還要加強自身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做好學生的思政管理工作。
高校學生危機已成為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對于高校的危機管理工作,應當自上而下形成共識。在領導高度重視的前提下應當加強制度建設,依法治校,推進教育體制和機制創新,建立“規范、高效、反應迅捷”的管理體制。堅持“五個第一”,即強化第一保障、捕捉第一信號、搶抓第一時間、筑牢第一防線、落實第一責任。健全組織機構,建立健全從學院到系、各單位的安全穩定工作領導小組,黨政一把手任組長,并有辦事機構和涉及安全具體分項工作的安全員,調整充實力量,定期召開安全穩定工作會議,及時分析總結情況,形成齊抓共管、各負其責、上下貫通、左右協調、組織嚴密、信息暢通、運作高效的領導組織機制。加強工作管理,同時,加強學生政工隊伍建設。做好學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能力的培訓。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確保學生健康成長。
[1]陳文波.關于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社會化的思考[J].保衛學研究,2006(1).
[2]王民忠,石新明.高校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5(6).
[3]吳建勛.淺議高校危機管理[J].生產力研究,2003(6).
[4]陳林云,楊嬌.探討高校學生工作中的危機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0(9).
[5]張平,尹躍進.高校突發事件與輔導員工作[J].中國農村事業管理,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