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寅
摘 要:通過對國內外文獻中有關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研究進行梳理,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簡單的評論,以期為后面的研究提供思路。
關鍵詞:公立醫院;社會責任;醫患矛盾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3-0197-02
中國,公立、非營利性醫院占全國所有醫療機構的80%以上。然而從現有的醫患矛盾可以看出,公立醫院并沒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責任。公立醫院過分關注自身的利益而忽視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公益觀念日漸淡薄。甚至有部分公立醫院,唯利是圖,無視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例如發布虛假廣告、惡性競爭等,這些行為都嚴重危害了公眾健康與公眾利益,加劇了醫患矛盾,擾亂正常的醫療秩序。當前這一問題得到了理論界和實務界的共同關注。
一、國外研究現狀
有少量組織與文獻探討了醫院社會責任的定義。美國基督健康協會(Catholic Health Association,簡稱CHA)指出醫院社會責任是為滿足特定社會需求而提供相應的治療,或者積極促進社會健康的計劃或活動。這個定義中包含了醫院承擔社會責任的原因與內容。1964 年世界醫學會赫爾辛基宣言、由美國發起并經世界響應的《新世紀醫師執業精神—醫師宣言》等也從某些方面界定了醫院社會責任。《新世紀醫師執業精神—醫師宣言》規定,醫護工作者在行醫時,應當清楚臨床治療與生物醫學研究的區別,并且必須保證患者的知情權,尊重患者的選擇以及誠實和公正地對待患者(Rajput & Bekes,2002)。此外醫護工作者還應當依據職業道德,實事求是地診斷病情與治療患者。實際上在美國,很多醫學教育工作者都將醫學倫理與社會責任相提并論。日本學者 Toshiro Kumakawa(2009)直接引用國際社會責任標準 ISO26000作為醫院社會責任定義。
Buchmueller & Feldstein(1996)指出,醫院的社會責任不應當僅局限于對困難群體承擔的責任,而應該輻射至全體社會公眾。Somers(1972)指出醫院應該更加致力于公眾福利,盡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免費治療及承擔更多的社會衛生醫療服務。Sloan(1986)認為資是國家醫療衛生系統應當將提供免費治療作為最主要的責任。Phillips(1999)發現承擔社會責任會使非營利醫院短期現金流減少,但并不影響其長期的利益。Zimmerman(1991)認為醫院社會責任的內容應當包含未補償的慈善醫療、壞賬、超過醫療輔助計劃補償的成本等。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在中國,也有學者研究了醫院社會責任的概念。胡順選(1994)指出,醫院的社會責任是指醫院在經營運行中對社會應自覺承擔與履行諸如保證公民醫療、保健、康復等社會義務。他認為醫院的社會責任包含四個層次的責任,分別是對國家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公眾的責任及對職工的責任。此外,他還強調醫院將社會效益作為其經營的最主要的目標。邱仁宗(2006)也認為醫院社會責任可以分為四個層次,它們分別是對國家發展目標的責任、對公共衛生的責任、對社區健康的責任以及對環境的責任。崔爽等(2008)認為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是指公立醫院在發展自身的同時,為滿足整個社會的健康需要及社區居民衛生服務的需要所必須承擔的義務。
從以上學者的定義可以看出,總體而言,中國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定義與國外學者的定義較為相似。不同之處在于,國內學者更多強調了醫院對國家及政府的責任。這主要源于中國的社會主義國情。
也有學者研究了公立醫院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張樂鳴(2005)指出公立醫院的屬性要求其必須承擔對政府與患者的社會責任,例如協助政府控制醫療費用的上漲及其對公共衛生領域的調控。黃建軍(2007)在分析公立醫院履行社會責任與醫院發展關系時指出,醫院在運營過程中不應當僅定位在獲取合理利潤及促進自己發展的目的方面,還應當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并且承擔社會責任也會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文章指出,與營利性的醫院追求利潤最大化不同,公立醫院是國家出資設立的具有公益性質的衛生事業載體。它的服務宗旨應當是效用最大化,使人民群眾真正享受到衛生事業改革的成果。鄭大喜(2005)探討了公立醫院追求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指出中國公立醫院的運營目標應該是在追求社會效益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徐榮慶(2005)認為“社會責任(SR)”運動的內涵與醫院的內在要求、服務理念等基本一致,因此作者建議醫院應關注和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責任運動。
另一部分文獻研究了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內容。劉肖宏等(2009)將公立醫院治病防病之外的社會性工作,如解決就業、關心職工以及保護環境等作為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主要內容。管文富(2009)也羅列了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內容,如為公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低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充分發揮在醫療服務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努力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促進醫療服務均等化以及對弱勢群體提供醫療救助等。韓綏生(2008)從政府角度出發,指出政府在促進公立醫院履行社會責任中應發揮的作用。具體而言,政府應注重激發公立醫院及其醫護人員的社會責任感,促使其增強服務意識,提高其服務質量。并且政府還應當鼓勵公立醫療機構為社會提供慈善服務,為貧困人群及其他居民提供減收或免收費用的基本衛生服務等。
除此之外,還有少數文獻以地區公立醫院為樣本,研究了現階段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如鐘煥清等(2006)以廣東省高州市人民醫院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研究的方法,從技術水平、服務質量、醫療收費等八個層面調查其社會責任履行的情況,并指出社會責任的履行與醫院的經濟效益呈正相關的關系。劉肖宏等(2010)以山東省20家公立醫院為研究對象,發現其中大部分公立醫院缺乏直接管理醫院社會責任的機構以及沒有履行社會責任的相關戰略規劃,公立醫院對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并不重視。
三、對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研究的幾點看法
從國外現有文獻可以看出,直接研究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文獻較少。這是由于西方國家的公立醫院、非營利機構和私營機構差別僅僅在于出資人不同,但它們都屬于獨立法人,并且在經營管理上差別很小。因此在西方研究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文獻中,大多數都是直接使用企業社會責任這個概念。
而從中國現有文獻可以看出,目前相關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探討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定義、目標以及內容。而有關當前中國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存在問題、原因及對策問題的研究,則相對較少。未來的研究可以從這些方面進一步深入。
參考文獻:
[1] 崔爽,楊九龍,李中帥,等.公立醫院績效評價研究—公立醫院績效評價的方法與指標體系[J].中國衛生經濟,2008,(2):57-61.
[2] 管文富.新時期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9,(5):10-11.
[3] 韓綏生.關于公立醫院公益性問題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08,(28):2-3.
[4] 黃建軍,甘強.醫院社會責任是醫院持續發展的新動力[J].時代經貿:下旬,2007,(09Z):227.
[5] 劉肖宏,田立啟,魏仁敏.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研究構思[J].齊魯醫學雜志,2009,(1):79.
[6] 徐榮慶.醫院應關注國際“社會責任” 運動[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5,(10).
[7] 鄭大喜.從新醫改方案看公立醫院落實公益性的難點及其對策[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09,(8):22-27.
[8] 鐘煥清,陳海生,尹春艷,等.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履行公立醫院責任成效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9).
[9] Buchraueller T C,Feldstein P J.Hospital community benefits other than charity care:Implications for tax exemption and public policy[J].Hospital&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1996,41(4):461.
[10] Zimmerman,Dennis.Nonprofit Organizations,Social Benefits and Tax Policy[J].National Tax Journal,1991,44 (3):341-349.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