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紅葉
德國
采購偏向本國品牌
作為傳統汽車強國,德國擁有寶馬、奔馳、奧迪等多個著名本土品牌。雖然政府未明確要求把“國產車”作為公務車的選購類型,但作為歐盟成員國,德國必須執行歐盟的一系列公共采購規定,公務用車的采購也必須在歐盟成員范圍內開展。雖然德國汽車企業的競爭力都很強,但德國仍然十分重視利用政府采購手段支持國內企業。例如,德國政府規定,各級政府不得購買歐盟以外生產的車輛。這便大大減少了競爭者,使“德國制造”名正言順地成了德國的公務車標配。德國媒體也曾報道稱,“德國規定當局盡量使用國產車,或至少采用本地區產品。”因而,德國各州的官員和政客在選擇座駕時還會偏向本地品牌。
據了解,多年以來,德國總統、總理和高級官員的座駕大多是奔馳S級轎車,此外還有不少奧迪A8、大眾輝騰和寶馬7系的防彈轎車。
那么,德國的公車采購是如何決定使用哪些品牌的?
德國為政府采購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其中,《新招標投標法》是最主要的政府采購法律,對采購主體、方式、基本原則、適用范圍和審核程序等作了詳細規定。德國政府規定,采購應符合公平競爭和透明原則、禁止歧視原則、照顧中小企業利益原則、專業技能原則、最經濟的投標應中標的原則、投標人有權要求招標人遵守有關法律規定的原則。除了這些之外,在涉及公務車采購時,還需要考慮環保成本、養護成本和維修成本的問題。
在正式招標開始前,采購單位需根據采購項目的金額、技術特點和供貨廠家情況,確定采用公開招標、有限招標或競爭性談判(議標)。投標接受行政和司法二級審查。聯邦和各州分別設立招標投標審核處,審查各自公共采購的招標投標活動。
在公開招標情況下,德國政府采購的基本流程如下:發布招標公告和標書→供貨商投標(報價)→投標確認→評標簽約,評標結束后,評標結果要在網站上公布,并通知每家投標企業,投標企業如發現評標不公正可投訴;在有限招標和競爭性談判情況下是發布采購公告→邀請供貨商參與競爭→供貨商報價→報價確認→簽訂采購合同。
另外,除了通過公開招標采購的方式,為了節省開支,德國聯邦政府的公務車中也有相當數量是從社會上租賃而來的。
日本
政府采購推動產業發展
作為汽車強國中的后起之秀,日本也將政府用車的范圍劃定在國內車企。天皇、首相和大臣的“座駕”都是豐田、日產提供的不予出售的“總統車”。目前,日本天皇夫婦的座駕是特殊定制的豐田“世紀”御用版,價值50萬美元。據悉,1970年以前,日本皇室還曾用過凱迪拉克、奔馳和勞斯萊斯等國外品牌。1966年為轎車進入日本普通家庭的起始年,自此日本掀起了爆炸性的汽車普及狂潮,極大地拉動了汽車消費。1967年,日本即超過德國成為第二大汽車生產國。同年,日本皇室開始使用日產車作為御用車型,從此不再購進洋品牌座駕。
對于日本來說,政府采購是推動國家支柱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縱觀日本汽車工業史,早期的日本汽車工業也是小規模的。但日本在確定要振興汽車工業后,政府在采購汽車時就在大力支持國貨。即使在現在開放的市場環境下,日本政府采購的繁瑣手續和長期形成的關系網已經使得外國廠商很難打入日本政府采購市場。
在操作層面,日本主要是通過非正面的“曲線救國”政策來扶持本國的技術產業,通過本土采購比例限制、國外采購的高關稅限制及為本土產品支持者提供優惠等措施,來促進它們的發展。在振興汽車產業時,規定政府單位100%購買國產車,駐外公司汽車零件的30%須在日本采購;其他產品外商采購的比例不得超過總金額的20%。在這樣長期有效的政府采購政策扶持下,汽車行業的各個領域都獲得了很好的發展,不但克服了發展初期所面臨的資金和技術困境,還成為了日本今天的支柱產業,成為了日本自主創新能力飛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成為了推動日本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在公務車使用管理方面,日本政府各部門內部嚴格控制公務車數量。據悉,在日本國會眾參兩院的公務車輛有200多輛。除正副議長、各委員長的專屬車之外,其他600多名眾議院議員和參議員共同使用100多輛公務車。按照規定,這些公務車的每次使用時間都被要求限制在3小時以內。日本任何政府機構和部門都沒有接送機關工作人員上下班的班車,工作人員上下班全部利用電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為了減輕員工的交通費用負擔,政府給機關工作人員發放交通補貼。交通費用的補貼原則上是根據居住地到辦公場所最短距離的實際所需交通費的數額,采用實報實銷的政策,但有最高限額。
英國
限制公車使用
與很多國家的情況相同,英國的公務車采購也將重點放在了國產品牌上。據了解,英國政府在公車管理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盡量從本國公司購買自有品牌的汽車作為公車使用,也是支持本國汽車工業的體現。除此之外,他們還強調在政府更新購買公車時,最好選擇便宜和環保節油的車型。把配備氫燃料發動機的車型和油電混合動力車型作為推薦對象。
一直以來,英國首相和眾多高層官員都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而聞名。盡管英國政府公務用車規模約為26萬輛(其中8萬輛為商用車,剩下的則為乘用車),但由于嚴格的公車管理制度,使得英國很少發生公車私用的問題。英國政府為了監督公車使用,在公車的儀表盤上統一安裝了GPS定位裝置。這一裝置每隔13秒鐘就向監控部門發送一次信號,然后該車的位置就會顯示在電腦地圖上,從而讓英國政府相關部門隨時掌握公車的準確位置,全天候地跟蹤公車的使用情況。因此,眾多執政黨成員加入到公共交通出行的行列。然而在這樣的管控下,仍有官員心存僥幸心理。去年,英國運輸國務大臣西蒙·伯恩斯由于每天乘坐公務車上下班,并且每年為此花費8萬英鎊(約合人民幣80萬元)的公款而遭到英國全民聲討,最終改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endprint
近年來,由于受到經濟危機的沖擊,在英國政府實施緊縮財政政策削減主要預算支出的背景下,公共部門管理者對公務用車成本節約更為關心。于是在近兩年,英國政府采用了電子競價的方式采購公務用車,節資效果良好。英國政府采購專家指出,電子競價就是要求汽車制造商們將其入圍車型的報價在網上實時更新競價的行為。一般來說,車企提供10至12種不同類型的汽車,供政府公共部門挑選。此外,車企還要在投標結束后,根據公共部門最后所選擇的車型給出最優報價。
英國政府采購服務局(GPS)指出,2011至2012財年,電子競價為英國7個中央政府部門以及公共部門組織共節約采購經費達180萬英鎊。
另外,公車租賃項目也在英國時興。據了解,英國公務用車采購有很多涉及公務用車管理、車輛融資與車輛租賃等方面內容的框架協議。自2010年5月以來,英國所有中央政府部門、非政府公共機構、公共機構以及獨立機構都被政府要求通過集中采購合同與框架協議采購租賃服務。僅英國環境部在2011年采用公務用車租賃服務單一來源采購協議后,就有望在4年內節省近30萬英鎊的支出。
美國
完善的公車使用體系
美國是汽車大國,公務車的選擇自然也毫不意外地傾向于本國品牌。根據美國Insideline報道的2011年美國政府公車采購銷量十強車型榜,入榜的福特維多利亞皇冠、雪佛蘭Express、道奇Dakota等車型清一色為美國自主品牌汽車,分別來自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即使是美國這樣對外宣稱高度自由民主的國家,他們在公務車選購方面依然首選自主品牌。有業內人士提到,美國某州長在競選時僅憑一句話便成功擊敗對手:“一個每天開著奔馳汽車的人如何能夠愛美國的國民?”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國采購自主品牌公務車的重要性。
當然,美國在公車問題上還有另一個引人矚目的特點:他們擁有十分完善的公車使用體系及規則。在美國聯邦總務局的網站上,有每個財年聯邦政府的機動車情況報告,其中詳細地列出了美聯邦政府的用車情況,每個部門有多少輛車,每種車型又分別有多少,每輛車每公里的開銷等等。通過數字的比較,很容易看到聯邦政府每年的用車情況變化。
在美國,只有政府的公務用車管理部門才可以負責公務用車的采購,這樣就有效地避免了采購系統的混亂,也職權明晰,防止資金被濫用。而買車、養車、修車的經費則是納入政府當年的預算管理的,經費的審批使用上也有一套嚴格的程序。在采購車輛方面,美國實行集中采購,大大降低了費用成本。以聯邦政府為例,各個部門可以就自己的用車向聯邦總務局(GSA)提出申請,而在請求被批準之后,總務局會統一采購——當然,想要通過批準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據悉,這種集中采購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汽車采購價格。公務車的團體采購價格比市場平均價格低20%-30%。除此之外,公務員每次用車的記錄都需登記在冊,一旦發現公車私用的情況,后果將非常嚴重。
美國公務車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租賃制度。美國的聯邦總務管理局掌握很多只屬于本局的公車,這些車輛可通過租賃的方式交給沒有買車或者臨時用車的各聯邦部門在需要時使用。在美國聯邦總務管理局的網站上,每輛聯邦總務管理局用于給公務員租賃的汽車都有專用的銀行卡用于加油、日常維修等業務。該署以低于市場租賃價的價格向用車機構和公務員提供公車租賃服務,租車部門向其支付租金。租金統一上繳聯邦財政。
法國
公務車亟待“瘦身”
同樣地,在購買公務車方面,法國政府在采購中也更多地向本土品牌傾斜。法國政府認為,公務車的選擇體現法國的形象與風貌,因此在公務車的選擇上更傾向于具有法國特色的“國貨”。而法國作為世界聞名的汽車生產商,也從不缺乏拿得出手的豪車。除總統用車外,法國政府的一般公務用車也基本是清一色的法國制造。只有在2002年,美國福特公司引用歐盟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和法國政府打了一場官司,才使得法國政府罕見地采購了數千輛福特汽車作為公務用車。
另外,法國政府規定,購車預算由政府各部委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在制定各自的年度預算時提出,由“國有汽車購置委員會”進行預審。預算批準后,由 “國家購置集團聯合會”統一從市場上購買,然后轉賣給使用單位,避免車輛多頭采購可能帶來混亂局面。而各單位從市場上長期包車必須事前得到預算主管部門的批準。
當然,法國政府部門在采購中也會優先考慮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過每公里130克的環保車型。政府規定,個人使用的公務用車的發動機排量不得超過1.4升,一切超標要求都需要向政府提出。
然而,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法國的公務車管理并不盡如人意。據了解,法國政府部門是歐洲出了名的“臃腫衙門”,擁有500多萬公務員隊伍和10余萬輛公務車。僅法國總理府的公務車隊至少有150輛公務車,而其中30余輛是直接分配給總理府幕僚使用。
根據早些年法國公布的一份有關公務車調查的報告稱,公務車隊伍越來越龐大,總數增加了33%,法國納稅人每年要為它們支付大筆費用。而公務車濫用現象也非常嚴重,70%的用車為處理私人事務。而在經濟危機背景下,政府每年高昂的公務支出,往往成為民眾和反對派詬病的目標。因此,法國總統奧朗德上臺后更是要求將公務車購置和使用大幅削減,將公務車規格大幅度降低,總統和總理的專車改為更為經濟節能的汽車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