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平
摘要: 目的:通過對冠脈造影的研究從而對急性冠脈綜合征介入中的臨床價值進行評價。方法:對2013年6月----2014年4月來我院接受急性冠脈綜合征治療的70例患者進行研究,并根據冠脈造影的結果對70例患者進行病情的分析與研究,從而制定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結果:根據患者的的冠脈造影結果,對其中的30例患者進行急性冠脈綜合征的介入治療,其中5例進行冠脈搭橋手術,35例患者采用傳統的保守療法。結論:冠脈造影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對患者的血管以及手術的風險要選用比較合理的手術方式與手術器械,從而保證手術的成功實現。
關鍵詞:冠脈造影;急性冠脈綜合癥;PCI;標準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95-02急性冠脈綜合征被稱為“ACS”,其中,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五大內容:會因心肌風險而導致死亡的心絞痛患者、非ST段抬高所導致心肌梗死的患者、ST段抬高所導致的心肌梗死患者;心絞痛患者以及在經過冠脈介入治療中導致的心絞痛。[1]這五項綜合征的病理主要為患者個體中生理機制的斑塊破裂所導致的血栓的行程。除此之外,冠狀動脈無復流作為急性冠脈綜合癥治療后的主要復發癥,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患者出現死亡或者心肌梗死的現象,而冠脈造影的治療中,無論是其診治的結果還是治療的效果都在臨床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在2013年6月---2014年4月份,我院一共接診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共計7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齡為35---65之間,平均年齡為60歲。在接診的70例患者之中,有35例患者會出現胸痛現象;15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現象;12例患者出現胸悶現象;8例患者表現為其它癥狀。在患者癥狀出現到就診的時間內基本上處于350h之內,并且其中有50例患者被定性為陽性,有41例患者有心電圖的改變。
1.2 方法:70例患者在入院以后的24h之內進行了冠脈造影的診治,并且在手術之前服用阿司匹林與硝酸酯藥物,采用相關技術進行股動脈的穿刺與動脈鞘的放置。[2]其中有10例患者在進行動脈鞘的放置時需要準備臨時起搏器,從而進一步進行冠脈的造影以及攝像。
2 結果
冠脈造影顯示:(1)病變位置:有5例患者出現右冠脈單支病變,10例患者出現前降支單支病變,8例患者出現回旋支單支病變,17例患者出現雙支病變,21例患者出現三支病變,4例患者出現左主干病變,5例患者出現其它區域的病變。(2)病變的程度以及發生的形態:其中有15例患者的病變形態小于50%,12例的患者的病變形態在50%--70%之間,有30例患者的病變程度為71%---99%,3例患者的病狀形態為完全閉塞,其中有4例患者出現彌散性長病變、6例患者出現分叉病變。[3]在經過PCI治療后,患者的癥狀有所改善,其中有24例患者的血液TIMI為3級,進行冠脈搭橋術的患者有6例,40例患者進行傳統人藥物治療。
3 討論
ACS患者的病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血管造影的特征,,并且心血管急性事件的時間對識別罪犯血管,實施靶血管的構建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識別臨床中出現的不良反應。
3.1 要想從根本上識別罪犯血管,那么就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研究。一般而言,當患者出現單支血管病變的時候,罪犯血管就比較容易識別,但是當患者為多支血管病變的時候,罪犯血管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冠脈造影。[4]除此之外,在利用罪犯血管冠脈造影的分析中對PCI風險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可見表1.
通過對其研究,可以對患者冠脈病變的位置、病變的程度以及病變的性質、長度進行準確的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病變的血管進行分類,可以分為單支病變、多支病變、成角病變以及彌散性病變等,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為PCI的手術提供合適的手術當時以及手術器械。
在1957年,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在醫院中得到運用,截止到今天,冠脈造影已經成為醫生解剖冠狀動脈的主要標準之一。在我國解剖的臨床癥狀中,不穩定的動脈硬化斑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患者的心肌梗塞,并且會導致患者的冠狀動脈形成完全閉塞,成為統一體。[5]現如今,很多心臟學家在進行心臟的診治時對冠脈造影形成一定的依賴,并且在實行內科介入性治療或者血管重建手術的時候,要對患者進行一定的評估,從而形成良好的準備工作。但是,冠脈造影作為一種“光向內腔成像”,在臨床中對血管壁厚度的觀察并不完善與細致,而這一點卻是動脈粥樣硬化最為基本的特征之一,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冠脈綜合征的治療中,冠脈造影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利用血管內超聲以及光學纖維斷層顯像進行信息的觀察與推斷。
表1 冠狀動脈病變的分類
AB C成功率80%以上 50%--80%50%以下范圍 局限小于15mm管狀15mm—25mm彌散性大于25mm向心性偏心性偏心性成角比較容易血管中度彎曲血管極度彎曲病變的外形管壁比較光滑管壁不規則閉塞的程度非完全閉塞閉塞時間小于3個月閉塞時間大于3個月病變的位置非開口開口處 4 結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項疾病的發生率不斷提高,其中,急性冠脈綜合征作為眾多疾病中的一部分,已經成為當今臨床中重點治療的對象之一。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表現為患者會發生胸疼、胸悶以及惡心嘔吐,臨床中普遍采用冠脈造影對病變進行觀察,在利用冠脈造影的輔助下,可以對病變的程度、性質以及病變的部位進行了解,從而有利于PCI手術中風險的降低,從而促進手術的成功。除此之外,冠脈造影還在一定程度上為患者病變的血管提供相應的手術依據,無論是手術中所采用的方法還是手術中所利用的器械,都從根本上促進冠脈綜合癥介入的治療,從而保證患者的健康。
參考文獻
[1]安寧,賀海龍,趙巧文. 冠脈造影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臨床價值[J]. 基層醫學論壇,2011(10)
[2]彭晟,顧曄,胡立群,白玉鵬,余德龍. 冠脈造影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介入的應用價值[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2(10)
[3]郗瑞席. 急性冠脈綜合征介入術后中醫證型及理化指標的研究[D].中國中醫科學院,2009.
[4]劉倩. 頭胸導聯心電圖在急性冠脈綜合征右冠病變診斷價值的研究[J]. 科技致富向導,2012(11)
[5]肖華,洪長江,邱健,阮云軍,李銳,顧曉龍. 床旁檢驗在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中的應用[J]. 實用醫學雜志,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