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威 鄧玥
摘要:目的:觀察麥肯基療法聯合針刺、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82例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治療組患者采用麥肯基療法聯合針刺、牽引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針刺、牽引治療。結果:兩組治療1個療程及2個療程后,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有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且2個療程后改善更大。觀察組治愈率為65.8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3.9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Mckenzie療法結合針刺、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效果好于頸椎針刺結合牽引治療。
關鍵詞:Mekenzie療法;針刺、牽引;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60-01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它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近年來該病發病率不斷上升 ,并呈現低齡化趨勢[1]。而神經根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約占頸椎病人數的60%以上[2]。在國內,目前該病治療主要以針灸、推拿、牽引等非手術療法為主,療效肯定,但較易復發;而麥肯基( Mckenzie) 療法作為一種現代康復治療技術,在國外受到廣泛好評,經查閱文獻,國內目前對于三者聯合治療研究較少。筆者采用麥肯基療法結合針刺、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本科室住院的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8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1例,男16例,女25例; 年齡31~72歲;對照組41例,男17例,女24例; 年齡33~71歲.所有病例均經X線片、MRI檢查確診為頸椎病,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2 診斷標準
參照《臨床診療指南: 疼痛學分冊》[3]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具有較典型的神經刺激癥狀如麻木疼痛等,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一致; Purling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呈陽性; 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3 排除病例標準
不符合診斷標準者; 頸椎骨骼實質性病變(如結核腫瘤等)者;其他類型頸椎病者;由頸椎外病癥(如網球肘、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及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要表現的患者;未能按照研究計劃完成治療過程者。
4 治療方法
治療組:以十天為一療程。
1 頸椎牽引 患者端坐位,枕頜牽引。頸椎前屈10~20°,采用OL-2000型頸腰牽引器(日本產)間歇牽引,牽60s休息15s,牽引重量為5~10kg,逐漸加重至耐受,每次15min,每日1次。
2針刺 取頸椎病變處雙側夾脊穴。隨癥配穴: 枕項疼痛加天柱、鳳池;肩背疼痛加肩井、天宗穴; 上肢麻木、放射痛加肩髃、曲池穴; 拇、示、中指麻木加合谷、列缺穴; 小指無名指麻木加后溪、中渚穴。操作: 穴位常規消毒,取華佗牌28號1.5寸毫針,針刺深度1.0寸左右,捻轉補瀉得氣后,以患者有局部強烈酸脹感或放射性麻木感為氣至,留針30min,每日1次。
3 McKenzie療法 治療時根據病情選擇體位和步驟,強調腰部挺直,脊柱處以正確排列。以頸部回縮訓練為基礎,根據病情選擇進行a頸部回縮后伸運動、b頸部回縮側屈運動、c頸部回縮旋轉運動、d頸部回縮屈曲運動等步驟治療,每天6次,每組10遍。每天至少有一次治療在治療師指導下進行。治療時以出現向心性疼痛為佳,如未發生向心性疼痛,且疼痛無進一步緩解,治療師在原治療程序基礎上,完成對患者相應頸胸椎節段的松動術。如仍無緩解,立即停止治療,重新對病人進行評定,調整治療方案。
對照組:僅進行頸椎牽引和針刺治療。治療方法同上。
病人治療后均無不良反應。
5 療效標準
依據199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4]:
治愈:癥狀消失,肌力正常,頸部及上肢功能恢復正常,能參加正常勞動和工作,癥狀基本緩解;
顯效:癥狀明顯好轉,頸肩背疼痛減輕,頸部及上肢功能明顯改善,癥狀大部分緩解;
好轉:癥狀減輕,頸肩背疼痛減輕,但仍遺留部分癥狀,體征功能障礙,癥狀部分緩解;
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無變化或加重,癥狀基本無緩解。
6 評估方法
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及2個療程后,采用頸椎功能障礙指數(NDI)量表進行評定[5]。NDI共10個項目,包括:頸痛及相關的癥狀(疼痛的強度、頭痛、集中注意力和睡眠)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個人護理、提起重物、閱讀、工作、駕駛和娛樂)兩部分,由受試對象根據自己的情況填寫。每個項目最低得分為0分,最高得分為5分,分數越高表示功能障礙程度越重;頸椎功能受損指數(%)=(每個項目得分的總和/受試對象完成的項目數×5)×100%,指數越高,表示頸椎功能受損越重。
結果判斷:0—20%表示輕度功能障礙;20%—40%表示中度功能障礙;40%—60%表示重度功能障礙;60%—80%表示極重度功能障礙;80%—100%表示完全功能障礙,或應詳細檢查受試對象有無夸大癥狀。
7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 表示,采用t檢驗; 兩組療效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兩組資料均以a=0.05為檢驗水準,P<0.05,提示拒絕H0,接受H1,有統計學意義。
8 結果
見表一、表二。本研究納入82例患者,最后進入結果分析82例,治療組41例,對照組41例。在治療前、治療1個療程及2個療程后,分別進行NDI評定,兩組治療前頸椎功能受損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 兩組治療1個療程及2個療程后頸椎功能受損指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1),且2個療程后改善更大;治療2個療程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治愈率遠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治療前、中、后NDI指數比較(X±S)
組別 n NDI指數(%)治療前 治療1療程后 治療2療程后治療組4145.31±14.8626.27±12.86*Δ8.49±3.38*Δ對照組 4145.14±13.2729.19±12.67*12.33±4.64**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P<0.01;與對照組同時期比較,*ΔP<0.01。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組別n治愈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4127(65.85%)11(26.83%)3(7.32%)041(100.00%)Δ對照組4118(43.90%)13(31.71%)7(17.07%)3(7.32%)38(92.68%)與對照組比較,ΔP<0.05。
討論:頸椎病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之一,其發生、發作多由于長期異常姿勢導致的肌肉勞損和間盤移位。神經根型頸椎病是最常見的頸椎病類型,由于頸椎間盤移位、頸椎關節增生等原因,刺激或壓迫相應水平的神經根,出現與病變節段一致的根性疼痛和麻木為主要癥狀。在中國傳統醫學中,該病屬痹癥范疇,在本為肝腎虧虛,在標為風、寒、濕邪侵襲及瘀血所致的經絡阻滯,病變主要涉及督脈、手足太陽、少陽、陽明經。
牽引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通過牽引力擴大椎間隙和椎間孔,緩解對神經根的壓迫和刺激,松解神經根與周圍組織粘連,緩沖椎間盤組織對周圍的壓力;有利于充血、水腫的消退,緩解頸部肌肉痙攣,減輕對椎間盤的壓力[6]。
針灸治療該病有悠久的歷史,《靈樞》中多有記載,《金針賦》中也有言: 運氣走至疼痛之所,氣至而痛立止。有研究表明,針刺療法可顯著改善病變組織及神經根的微循環,促進炎性物質吸收,促進神經損傷的修復,緩解肌肉痙攣,改善脊柱力學。[7-8]舒本堂、彭容等的臨床研究也說明了針刺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顯著。[9-10]
頸椎針刺及牽引等被動治療,雖能減輕患者的癥狀,卻不能完全恢復頸椎生物力學平衡及調整和增加頸部肌肉的力量[11]。麥肯基療法以頭頸部回縮訓練為基礎,通過力學方法使移位的間盤向中心復位,減輕對神經根和硬脊膜的壓迫,有利于恢復頸椎的正常序列,改善頸椎的活動度及增加頸部肌肉力量,從而加強脊柱的穩定性,維持頸部的動態平衡[12],是從根源上對神經根型頸椎病進行治療。
此外,麥肯基療法強調患者主動運動,治療師只需指導訓練過程,并在患者不能完成時協助加壓完成治療,充分發揮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治療花費小,患者在掌握方法后完全可以在家自我練習;麥肯基療法訓練項目簡單,強調了功能恢復和預防復發的重要性,集預防、治療及防復發于一體,易于推廣,是一種全新的頸椎病治療模式。
總之,通過實踐筆者認為運用麥肯基療法結合針刺加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較一般治療方法更為顯著,建議進行推廣。臨床上應進一步研究麥肯基療法對降低神經根型頸椎病復發率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柯尊華,王靜怡。頸椎病流行病學及發病機理研究進展[J].頸腰痛雜志,2014,35(1):62-64.
[2]石印玉.中西結合骨傷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443.
[3]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7.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1994:186.
[5]伍少玲,馬超,伍時玲,等.頸椎功能障礙指數量表的效度與信度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3(7):625-628.
[6]蔡西國,劉青松.Mckenzie療法結合推拿、牽引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觀察[J].中醫正骨,2007,19(9):10-11.
[7]許志勇,吳煥淦,周麗斌,等. 神經根痛及針灸治療的機理探析[J].現代康復,2000,4(12):1890-1891.
[8]岑玉文,楊順義,莊禮興.針灸治療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及機理初探[J]. 頸腰痛雜志,2000,21(2):104.
[9]彭容.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60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13,45(9):113-114.
[10]舒本堂.針刺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30例[J].中醫外治雜志,2013,22(3):31-32.
[11]肖少華.應用關節松動術治療頸椎病[J].中國康復,1998,9(6):128.
[12]楊麗霞,王曙輝,胡翀妮,等.麥肯基力學療法結合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60例[J].中國中醫急癥,2011,20(10):1693-1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