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莉生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不同的保守治療方法對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異位妊娠病人57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29例病人,對照組有28例病人,觀察組病人給予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對照組給予甲氨蝶呤治療,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比較2組病人的治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29例病人中治愈的病人有23例,治愈率為79.3%;對照組28例病人中治愈的病人有15例,治愈率為53.6%;觀察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和對照組中各有1例病人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發生率分別為3.45%和3.5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效果明顯好于單用甲氨蝶呤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127-02 異位妊娠也稱宮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宮腔外著床發育異常的妊娠過程。異位妊娠中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妊娠。異位妊娠的病因通常是輸卵管炎癥、輸卵管手術史、輸卵管發育不良或功能異常、受精卵游走以及輔助生育技術等等[1]。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2]。異位妊娠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中醫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在不存在妊娠流產或破裂的情況下,我們通常采用保守治療[3, 4]。目前有多種保守藥物治療方案,其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稍有差異。選取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異位妊娠病人57例,旨在探討分析兩個不同的保守治療方法(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和甲氨蝶呤單藥治療)對異位妊娠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取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異位妊娠病人57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觀察組有29例病人,對照組有28例病人。病人及病人家屬均知情同意。病人年齡在19-37歲左右,平均年齡為(26.8±4.3)歲。兩組年齡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觀察組病人給予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對照組給予甲氨蝶呤治療,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比較2組病人的治愈率和不良反應發生率。
1.3 統計分析:得出的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經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的治愈率的比較: 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29例病人中治愈的病人有23例,治愈率為79.3%;對照組28例病人中治愈的病人有15例,治愈率為53.6%;觀察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的治愈率的比較
分組總例數治愈治愈率觀察組292379.3%對照組281553.6%2.2 兩組病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和對照組中各有1例病人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發生率分別為3.45%和3.5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病人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分組總例數不良反應治愈率觀察組2913.45%對照組2813.57%3 討論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的急腹癥。異位妊娠的病人會出現停經、腹痛、陰道流血等臨床表現,異位妊娠的病人還可能會有暈厥,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失血性休克,病人出血量與陰道流血量不成正比。異位妊娠一旦診斷明確就應立即治療,異位妊娠的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中醫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等,手術治療容易對育齡婦女產生心理創傷[5],故而隨著異位妊娠發生率的增加,對保守治療的探討也隨之增加。經過臨床觀察發現,多個保守治療的方案都對異位妊娠有良好的療效[6-8]。
本研究選取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治療的異位妊娠病人57例,觀察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與甲氨蝶呤單藥治療的療效,結果顯示,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29例病人中治愈的病人有23例,治愈率為79.3%;對照組28例病人中治愈的病人有15例,治愈率為53.6%;觀察組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過程中觀察組和對照組中各有1例病人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低,發生率分別為3.45%和3.5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對異位妊娠病人的療效良好,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肯定了聯合用藥對治療異位妊娠的療效和安全性。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療異位妊娠效果明顯好于單用甲氨蝶呤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立,宋桂英,王艷華,等. 異位妊娠發病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8(09):705-706.
[2] 蘇松,李力. 異位妊娠危險因素及診斷研究進展[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10):787-789.
[3] 王文慧,帥翰林,羅新. 異位妊娠保守治療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 廣東醫學,2008(07):1140-1142.
[4] 彭世媚. 異位妊娠的不同保守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分析[J]. 當代醫學,2011(08):95-96.
[5] 楊輝. 中西藥結合保守治療異位妊娠的臨床研究[J]. 當代醫學,2012(21):159-161.
[6] 楊潤英. 異位妊娠80例保守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2(06):72-74.
[7] 石少平. 異位妊娠保守治療不同方案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12(29):147-148.
[8] 許紅彬. 異位妊娠保守治療療效觀察[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