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云艷
摘要: 目的:探討異煙肼與利福平聯合用藥在治療結核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我院治療的200例結核病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100例。對照組采用異煙肼治療,治療組患者采用聯合應用異煙肼和利福平治療。定期檢測肝功能指標ALT、AST、DBIL、TBIL。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和肝功能指標升高程度。結果: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9.0%。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0%,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統計學分析,治療組經治療3個月后血中肝功能指標ALT、AST、TBIL、DBIL濃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6個月后ALT、TBIL、DBIL有下降趨勢,但差異扔有顯著性(P<0.05)。結論:聯合用藥(異煙肼聯合利福平)明顯提高結核病的治療有效率,具有顯著地臨床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結核病;聯合用藥;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147-01 結核病為目前全球廣泛關注的三大疾病之一,也是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全球形勢仍處于緊急狀態[1]。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不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也給社會造成了一定的經濟負擔。我國為全球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流行趨勢具有三高一低的特點,即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藥率和低年遞減率。近幾年來,由于[2]耐藥性結核桿菌的出現,給臨床醫務工作者帶來了巨大的難題,使得需找一種有效的用藥方案成為了結核病研究者的工作之重。本研究選取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十年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結核病患者,同時給予異煙肼和利福平抗結核藥物治療,取的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自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十年期間在我院治療的200例結核病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對照組患者100例,男性57例,女性43例,平均年齡為48.0±6.0歲,其中繼發性粟粒性肺結核39例,占39%,淋巴結結核35例,占35%,腸結核26例,占26%。治療組患者100例,男性54例,女性46例,平均年齡49.5±5.5歲,其中繼發性粟粒性肺結核37例,占37%,淋巴結結核33例,占33%,腸結核30例,占30%。
所有患者均具有痰中帶血,持續咳嗽三周以上,午后低熱等結核中毒發熱癥狀。在本次治療前未使用過任何抗結核藥治療。兩組患者在一般情況(包括年齡、體重、病癥)及各組間年齡、男女性別構成比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治療前肝功能各項指標都在正常范圍之內。
1.2 方法[3]. 對照組采用異煙肼單獨治療,每天頓服,藥物用量為15mg/kg,首天最大劑量不許超過300mg,次日最大劑量不應超過600mg。治療組采用異煙肼聯合應用利福平,頓服,每周兩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異煙肼用量參考對照組,利福平藥物用量為40 kg以下者300 mg,40-50 kg者450 mg,50 kg及以上者600 mg。
在治療的第3個月、第6個月定期檢測血液中肝功能指標即ALT、AST、TBIL、DBIL等指標,觀察INH、RFP對肝臟損害的程度。
1.3 臨床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為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改善為有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沒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
1.4 統計分析. 以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組間比較用卡方檢驗。當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 經統計學分析發現,治療組的顯效率(76.0%)和總有效率(97.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顯效率(63.0%)和總有效率(89.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對照組和治療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分析(n/%)
組別例數(n)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對照組10063(63.0%)26 (26.0%)11 (11.0%)89.0%治療組10076 (76.0%)21 (21.0%)3 (3.0%)97.0%X24.135P0.0312.2 每組患者肝功能指標的比較[5]. 經統計學分析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肝功能指標水平升高差異有顯著性(P<0.05)。具體分析結果如表2。
3 討論
結核病治療五項原則分別為:早期、聯用、適量、規律、全程。其中“聯用”即聯合用藥為兩種或兩種以上抗結核藥物同時聯合應用。目前,INH、EMB、PZA、RFP等抗結核藥仍是臨床治療結核病的一線藥物。由于INH、RFP單獨使用易引起耐藥性,為確保達到抑菌效果,常需聯合應用抗結核藥。聯合用藥不僅可提高治療效果,而且可以延緩耐藥性菌株的出現,還可有效交叉的殺滅其它耐藥菌株,及時高效的防止耐藥菌株發展成為優勢菌株。但是,如果聯合用藥的種類超過4類,其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會大大增加,為患者身體帶來負擔[4]。異煙由于具有穿透力強等優點,目前對結核病的預防和治療的效果已被廣泛認可。但是,隨著異煙肼的廣泛應用發現異煙肼治療結核病的療效大不如以前,治療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利福平可抑制結核桿菌DNA的轉錄過程,也被廣泛用來治療結核病。而異煙肼、利福平都具有肝功能損害等缺點。故本研究在觀察異煙肼和利福平聯合應用作的顯效率,有效率和總有效率的同時,同時檢測血中ALT、AST、TBIL、DBIL濃度,與對照組比較肝功能損害程度,綜合分析尋找一種優勢的聯合用藥方案。
表2 對照組和治療組兩組患者治肝功能水平的比較
時間組別ALT(U/L)AST(U/L)TBIL(μmol/L)DBIL(μmol/L)3個月對照組43.78±8.1386.90±22.411.11±0.190.45±0.15治療組60.93±9.54120.78±9.694.49±0.843.28±0.80t5.7164.9826.2867.516P0.0000.0000.0000.0006個月對照組48.99±7.12126.90±12.531.21±0.290.47±0.14治療組56.9±8.53211.99±53.423.09±0.792.61±0.71t3.7515.1825.1875.926P0.0160.0000.0000.000 本研究發現治療組的顯效率和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在治療后三個月ALT、TBIL、DBIL濃度明顯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在治療6個月時,血清ALT、AST、TBIL、DBIL有下降趨勢,但差異無顯著性(P>0.05)。以上提示異煙肼和利福平對肝臟的損害并未隨著療程的增加而進一步加重。其毒性多發生在3個月內。
綜上所述,聯合用藥治療肺結核具有較顯著的臨床效果,在整個結核病的防治工作中具有巨大的潛力,值得在結核病防治工作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慕淑珍.試論高校結核病的防控[J].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06,4(4):50.
[2] 張虹,妍舍. 莫西沙星方案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療效觀察[J ]. 醫藥論壇雜志,2011,32(9):136-139.
[3] 邱建華. 聯合用藥預防結核菌素強陽性患者發病的臨床意義[J]. 中國當代醫藥, 2013,20(30):62-63.
[4] 胡靜, 顧順華.凱西萊治療抗癆藥所致肝功能損害患者77例[J].現代醫藥衛生, 2004,20(8):63.
[5] 楊慧媛, 宋育林, 許建明, 等.異煙肼 利福平合用致大鼠肝損害的實驗模型[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08,43(2):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