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勝鵬 江啟孝
摘要: 目的:探討糖皮質激素治療面神經炎的臨床療效。方法:80例重度面神經炎住院患者按照是否糖尿病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糖尿病組)接受常規治療,治療組(非糖尿病組)給予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0%(38/40),顯著高于(P<0.01);第2周、第4周時神經功能缺損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改善面神經炎臨床預后,在注意不良反應前提下,可以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糖皮質激素;面神經炎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209-02 面神經炎,又稱貝爾面癱(Bells palsy),莖乳孔內面神經非特異性炎癥引起的,以急性起病的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周圍性面癱。面神經炎發病機制復雜,目前臨床多主張采用營養神經藥物、皮質類固醇激素或活血化瘀中藥治療。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面神經炎,收效良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8月~2012月6月我科住院80例重度面神經炎住院患者,就診均在發病72h內。全部病例均為單側急性發病,經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確診,診斷標準為[1]:眼瞼不能閉合,患側無抬眉運動,額紋消失,鼻唇溝變淺、平坦或消失,口角下垂,部分患者合并有聽覺、味覺、淚腺及唾液分泌障礙。按照是否糖尿病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糖尿病組)接受常規治療,治療組(非糖尿病組)給予糖皮質激素聯合治療,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2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分組例數性別(男/女)年齡(歲)部位(左/右)治療組4021/1943.0±16.525/15對照組4022/1842.7±15.224/161.2 方法:對照組肌注維生素B1、B12各10mg,1次/d;舒血寧20mg靜滴,1次/d;均連續使用10天。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應用糖皮質激素:前3d靜脈輸注地塞米松10mg/d,后改為地塞米松5mg/d使用3天,口服潑尼松10mg/d,早飯后頓服,3天后減量5mg直至停藥。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①常規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記錄用藥不良反應情況。②治療前及治療后10天、4周時分別采用改良Portmann簡易評分法積分評定患者面神經功能缺損情況[2],總分20分,評價項目包括:皺眉、閉眼、動鼻翼、微笑、鼓腮、吹口哨6項自主運動,每項3分,與健側比較基本相同為3分,減弱為2分,稍可活動為1分,完全不能活動為0分;安靜時印象分計2分。積分20分為痊愈,15~19分為顯效,10~14分為好轉,≤9分為無效,面肌功能好轉以上均計入有效例數。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進行t及2檢驗,ɑ=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治療組痊愈10例,顯效17例,好轉11例,總有效率為95.0%(38/40);對照組痊愈6例,顯效13例,好轉10例,總有效率為72.5%(29/40)。2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2組治療前面神經功能缺損Portmann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經對癥治療,面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均顯著好轉(P<0.01),但治療組神經功能缺損改善第2周、第4周時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組治療前后面神經功能缺損Portmann評分值比較(X±s)
分組n治療前治療后2周治療后4周治療組402.76±2.3010.90±3.87**△13.84±4.56**△對照組402.75±2.297.80±3.26**10.76±3.93**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不良反應:治療組1例出現血糖和血壓一過性升高,2例出現失眠、興奮,全部不良反應未經處理自然消失;治療期間未見血、尿常規或肝腎功能異常。
3 討論
面神經炎是風寒、帶狀皰疹病毒或自主神經功能不穩等誘發因素所致的周圍型面癱,是眼、耳鼻喉的常見急性病癥。該病目前臨床多主張采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改善面神經水腫狀況,給予B類維生素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大多數患者可在2周內逐漸恢復,8周內基本治愈,但仍有接近1/4的重度患者會遺留不同程度的面神經功能障礙如面肌痙攣、鱷魚淚綜合征等,使患者產生面部缺憾,甚至出現心理和社交障礙[3]。因此,該病的臨床治療迫切需要更為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案。
近幾年的研究表明:面神經炎是一種病毒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神經嵌壓引起的病變,導致莖乳突孔內面神經局部缺血、水腫、受壓,最終神經脫髓鞘或軸索變性,這是急性期使用皮質激素治療的理論依據。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發現,在使用糖皮質激素無禁忌癥前提下,應積極推廣使用糖皮質激素[4]。
參考文獻
[1] 千紀佐,朱克,陳清棠.臨床診療指南神經病學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92-184.
[2] 殷秀珍,黃永禧.現代康復醫學診療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5:32-34.
[3] 戢運軍,洪霖.復方甘露醇聯合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重度面神經炎30例療效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6):203-204.
[4] 李衛國.糖皮質激素在急性面神經炎定位治療中的運用[J].醫學綜述,2011,17(22):3494-3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