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蓉 榮秀華 劉惠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四川 成都 610017)摘要: 報告1例高齡重癥天皰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方法。對患者全身皮損按不同部位進行針對性皮膚護理,針對性飲食指導,加強血糖管理是護理此患者的關鍵。
關鍵詞:高齡;天皰瘡;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210-02 尋常型天皰瘡皮損變現為皮膚粘膜發生水皰或大皰,皰壁薄,很容易破裂而形成大片糜爛,而高血糖又使創面難以愈合[1],給治療和護理帶來很大困難。2014年1月,我科收治1例重癥天皰瘡合并糖尿病患者,經過39天精心治療護理,患者皮膚恢復完整,痊愈出院,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89歲,藏族,于2014年1月2日以尋常型天皰瘡、Ⅱ型糖尿病收入院。神清,消瘦,臥床10余年,雙上肢肘關節及雙下肢膝關節畸形、攣縮,呈屈曲狀強直。全身見指甲蓋大小的水皰分布,腋窩、腹股溝、外陰、骶尾部、坐骨多處水皰破潰糜爛、潮濕,皮損面積達50%。入院告病重、Ⅰ級護理。
2 治療及轉歸
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監測空腹血糖波動于9-13mmol/L,餐后2小時血糖11-17 mmol/L,血清蛋白34g/L。給予調節免疫、糖皮質激素、保護胃粘膜、局部皮損濕敷、給予毫米波照射會陰處皮損、微波治療儀照射四肢、軀干皮損,加強創面護理、營養支持,住院39天皮膚恢復完整出院。
3 護理
3.1 實行保護性隔離: 患者全身皮膚多處皮膚糜爛,局部滲液。安置在單人房間,通風良好,病室溫度22-24°,濕度50-60%。每天2次用0.15%含氯消毒液拖地,床單位等物品表面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床單、被套滅菌后每日更換,患者裸臥于病床加護欄保護,放支被架支撐蓋被,減少皮損與被子間的摩擦。由于消瘦,關節畸形,被動體位,喪失自理能力。給予使用波動式氣墊床,減輕皮膚的壓力,每2小時翻身一次,預防壓瘡發生。
3.2 皮膚護理
3.2.1 四肢、軀干皮損護理
3.2.1.1 5%黃苦溶液濕敷水皰處。方法:配制5%黃苦液500ml,將6層紗布浸濕后擰至不滴水,貼敷與皮損處,每日3次,每次30分鐘。皮損處每日照射微波20分鐘,軀干、四肢交替照射。
3.2.1.2 皮膚糜爛處給予美寶濕潤燒傷膏換藥。方法:用生理鹽水棉簽清潔創面的滲液,將美寶濕潤燒傷膏涂于創面,厚度約1mm[2],再用呋喃西林油紗覆蓋在創面上,起到保護創面和消炎殺菌的作用。每8小時更換新藥。
3.2.2 外陰部皮損護理: 患者陰囊、陰莖數個蠶豆大小水皰破裂后的糜爛面,潮紅、滲液、潮濕。每日3次給予3%的硼酸溶液濕敷。每次小便后,用溫水清洗皮膚,隨后用電吹風烘干。烘干時,吹風口與皮膚的距離不可過近,并不斷左右或上下晃動,每次5分鐘。烘干后均勻涂上美寶濕潤燒傷膏,約1mm。陰莖與陰囊間墊紗布以分隔皮膚,以防潮濕粘連。
3.3 營養支持: 患者飲食因民族習慣,進食以青稞面、酥油茶為主,拒絕雞蛋、豬肉、家禽類食物,導致機體缺乏組織修復所需蛋白質。同時,高血糖需控制攝入總量,需合理安排食物的種類、量。營養師的協助下,護士針對性制定飲食計劃,食物種類以牛肉、青稞面食為主,一日牛肉280g、青稞面200g,搭配新鮮蔬菜,分四餐進食。每日鼓勵飲500ml純牛奶,兩餐之間進食1/3個梨或鮮橙,補充維生素。住院期間靜脈輸入20%人血白蛋白50ml,糾正低蛋白血癥,促進創面愈合。
3.4 控制血糖: 高血糖直接影響創面的愈合,若血糖不能降至11.1mmol/L以下,無論采取何種方法,傷口也難以愈合[3]。患者采用胰島素注射控制血糖,實施7次/天微量法監測血糖,根據每天血糖變化來調整胰島素用量。使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
3.5 病情觀察: 由于患者大片皮膚出現糜爛破潰,大量體液丟失,加之血糖較高,極易出現敗血癥和循環衰竭。每4小時監測1次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記錄,正確記錄24h出入量,發現少尿、無尿或滲液過多,均及時報告醫生采取有效措施。觀察用藥后的反應及其不良反應,每天仔細檢查患者全身皮損有無好轉,有無新發水皰,糜爛面有無縮小,創面滲出及分泌物有無減少、異味。糖皮質激素可引起物質代謝、水鹽代謝紊亂,誘發加重感染,誘發加劇消化性潰瘍,引起骨質疏松,精神興奮等。遵醫囑及時抽血,監測血常規、電解質、肝腎功能等指標,密切觀察血糖、血壓、體溫的變化及大便的顏色和形狀。
3.6 健康指導: 告知患者及家屬堅持正規治療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囑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特別是激素類藥物,勿擅自改量、減藥或停藥,以免病情反跳。按時注射胰島素,每周2次監測血糖(空腹及餐后2h)、血壓,自我監測大便性狀。根據血糖變化及時調整胰島素劑量,必要時到糖尿病專科就診。指導家屬給予均衡飲食,合理補充水果、蔬菜,酌情定期門診隨診。
4 體會
尋常天皰瘡常發生于胸、背、頭、面、頸等部位,嚴重可泛發全身,常累積生殖器、肛門、尿道[4]。天皰瘡所形成的創面常因為外界的接觸、護理不當、外用藥不當等各種原因轉變成感染性創面[5]。因此,護理該患者過程中,我們根據其高齡、糖尿病、低蛋白血癥等因素,制定了個性化的護理措施,促進了創面的愈合,使患者痊愈出院。
參考文獻
[1] 俞玲玲、繆文英.22例老年天皰瘡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3):245.
[2] 榮秀華、蘭琳、曾路等.美寶濕潤燒傷膏治療Ⅱ期壓瘡的療效觀察[J].西部醫學,2010,22(4):713-714.
[3] 孫欣.糖尿病與傷口愈合[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7,16(3):130.
[4] 張信江.皮膚性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44.
[5] 劉偉、李福明、李巍等.重癥天皰瘡創面的外科治療[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1,8(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