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
【摘 要】隨著高校人數的增多,高校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在校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也變得比較常見。作為高校輔導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干預,做到未雨綢繆,不僅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更是有積極意義。本文通過對輔導員在對學生心理危機進行干預的作用進行介紹,并對輔導員對學生心理干預提出以下建議,旨在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校 輔導員 大學生 心理危機 干預
引言: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高等教育趨于大眾化,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學習、情感、生活、就業等壓力的增加,也就導致各種心理問題的出現,關于心理危機的事件與日俱增。由于大學生處于比較特殊的時期,這些心理問題應當有效及時地進行干預、疏導、解決,否則不僅會影響學生的成長甚至會發生不可預想的后果。[1]輔導員負責管理學生的心理健康,在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中的作用
1.1及早發現大學生心理問題
在現在的大學中,每個專業甚至是每個班級都配備了專門的輔導員,這是學校為了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更好的管理。輔導員工作于學生的第一線,通過培養學生干部、進行主題班會、與學生談話以及各種類型的活動與學生接觸,有更多的交流,對于管理學生的宿舍安排、生活習慣、家庭情況、愛好特長以及個性特點都比較熟悉和了解,對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內心的想法能全面的掌握。與具有心理危機的人密切接觸會發現其在行為、情緒等方面都會有異常的表現。輔導員作為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管理者、指導者和組織者,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群體,這一特點決定了輔導員能夠較早的發現學生的心理危機。當學生出現了心理方面的問題后,輔導員能夠直接及時的了解情況,從而有利于對學生的心理危機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和疏導。
1.2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干預
輔導員在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之后,必須及時的做出反應,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進行解決,防止惡性事件的產生。輔導員應做到早干預、早發現、早管理,在最佳時間解決心理危機事件,方能避免產生惡果。輔導員在掌握學生心理問題的具體情況后,往往是第一個趕赴現場,迅速及時的與學生交流溝通,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心理危機產生的后果。由于輔導員與學生的腳力更多,雙方在人生經歷、生活方式、情感體驗上有很多東西能夠達到共識,有共同語言,易于建立相互信任的友誼關系。[2]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輔導員了解學生的真實感受,對應分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做到有針對性的解決和救助。
1.3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有效的監管
產生心理危機以后,學生容易在情感、行為、意志、認知等領域產生障礙或困惑,為了預防惡性事件的產生,就需要輔導員對此進行長期的管理和監控,確保學生的安全。雖然心理咨詢師能夠對學生的矛盾困惑進行解決,但是那只是短期暫時的,一旦有新的因素異形學生的心理,學生有可能面臨新的問題。然而輔導員可以全程的對學生進行監控,以保證安全。與問題學生的好友保持交流以了解其最新情況,將學生的實際問題與心理問題一同解決。提高輔導員的干預效果,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2 提高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效果的建議
2.1努力學習與心理相關的專業知識
輔導員要在心理危機干預中發揮作用,就要具備良好的心理學知識以及心理品質,通過對心理學相關知識以及心理技巧的運用,增加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所以輔導員應積極主動的學習心理知識,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及表現形式作出具體分析,增強干預危機的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判斷能力以及自身的業務素質水平。同時輔導員只有自身具備堅定的信念、和諧的社會關系、樂觀的生活態度等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在面對學生的問題時做到客觀的解決。[3]因此,要想提高干預效果,輔導員應努力提高自己對心理知識的掌握。
2.2加強大學生的心理教育
輔導員在處理其他事物的同時應當留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強化,做到未雨綢繆。在日常的事務管理中,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咨詢,對不同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分類歸檔。特別是對于那些家庭離異、成績差、性格孤僻、家境貧困、畢業生等特殊群體,應該高度重視,這些外在因素是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誘因。對心理情況進行歸檔,可以有針對性的處理心理問題。輔導員在解決學生的心理、思想問題時,應該與學生的生活問題緊密結合。發揮班干部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自我調適的能力。
2.3開展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
大學生對于參與活動具有很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針對這一特性,輔導員應用用多種方式對心理健康知識進行教育和宣傳。采用知識競賽、社會實踐、主題演講、心理輔導等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實踐、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同時網絡的廣泛運用使之成為宣傳教育的一種良好方式,多領域的涉及,確保學生心理健康。
總結:通過以上論述,會體會到心理健康對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作為學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輔導員應該予以充分的重視,不僅要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要強化自身的心理知識,在面對學生心理危機時,能夠做到從容不迫,游刃有余。
【參考文獻】
[1]付斌,劉東捷,白振君.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與心理危機干預[J]. 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04) .
[2]劉建軍,陳國印. 高校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策略研究[J]. 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