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玲娜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對社會成員的教育。國家的發展的國家在于人口素質的提高,而國民教育要從基礎抓起,幼兒的良好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所以要受到高度的重視。本文綜述了幼兒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和良好習慣養成措施。
【關鍵詞】幼兒 良好行為習慣 養成教育
幼兒早期的探索、好問對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幼兒有了學習興趣,就會逐漸產生自覺吸取知識的要求,主動地去求知、去發問、去探索,并在學習時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興趣是智力發展的必要條件,興趣與早期教育有密切關系。因此,在幼兒園日常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幼兒興趣激發、培養的規律,利用一日活動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不斷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最終目的是要逐步使幼兒興趣集中和穩定在某幾個方面,并保證其發展,為其一生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那么如何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呢?我認為主要應該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要善于發現幼兒的興趣
前面已經說過,幼兒的興趣是有限的、不持久的、不穩定的,因此在日常教育過程中必須做到善于發現和培養。例如,一個幼兒在某一時間段對各種車輛萌發了興趣,而家長或教師視而不見,卻硬要他對識字發生興趣,那么,百分之百是要失敗的。這樣不但會抑制幼兒的興趣發展,還會挫傷幼兒對其他事物探索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幼兒智力的發展。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應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幼兒的興趣,從而發現幼兒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對某種事物的特別興趣。
二、要豐富幼兒的生活
興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客觀事物在人的頭腦中反映的結果。有時一只蒼蠅、一根小毛線頭兒都會引起幼兒的興趣。在培養幼兒學習興趣的過程中,不能忽略這樣一個觀點,即人們常說:興趣是成功的先導。人們總是認為興趣必然促進成功,其實有時恰恰是偶然的成功給幼兒帶來了歡樂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看到了自身的潛力,從而激發起對某一事物的興趣。因此,要豐富幼兒的生活,就是讓幼兒多看、多聽、多實踐。變幻莫測、奧妙無窮的世界會極大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性趣。不但要豐富幼兒的家庭生活,還要把幼兒帶到大自然中去,帶到社會中去,盡量擴大幼兒的活動領地。如開展多種形式的比賽、表演、作品展覽、游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產生興趣,在驚奇、自豪、羨慕的情感中激勵他們的上進心和對未來的向往,同時還要幫助那些需要的幼兒,使他們獲得在探索中有所發現、有所獲得的體驗,這種體驗會促成幼兒的學習興趣。
三、要幫助幼兒積累成功的經驗
成功是保持和發展興趣的前提,教育幼兒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幫助幼兒積累成功的經驗。例如1歲半至2歲的幼兒大腦和手的功能還很不協調,玩積木時會每每失敗,使幼兒感到很掃興。如果此時家長或教師能為幼兒選擇稍大一點的、不太光滑的積木,并讓其在較平的桌面上玩,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幫助幼兒積累成功的經驗還要注意進行耐心的教育。比如,當幼兒試圖畫一條線,由于幾次沒有畫直,有的就會把筆扔掉,或者用筆使勁將紙戳破,這時千萬不能對幼兒做出使之氣餒的反應,而應進行耐心的教育和啟發,或通過一個故事,或通過示范,來穩定他的情緒,使之最后成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以保持和發展已有的興趣。
四、要尊重幼兒的自主性
常常看到這種情形:幼兒畫了一個太陽,可帶表光的線都從圓的中間畫出來;或畫一個蘋果,非要畫成側倒的……這些畫法,在大人看來是很不順眼的,故常常迫不及待地加以糾正,孩子不聽就加以責備,即便孩子勉強按大人的要求畫了,但孩子的興趣大減。幼兒自有幼兒的觀察和想象,有他自己的表現方法,不能強求與成年人一致;即使需要糾正,也應在尊重和成人孩子自主性和發展水平的前提下進行耐心引導,最好能引導孩子在他的實踐中去發展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玩游戲、猜謎語、創設問題情景、出示新穎的玩具、讓幼兒自己動手,按照自己的意愿操作學具等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起幼兒對學習活動本身的興趣、愛好,讓他們想學愿學,并能持久的學習,從而更好的養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五、要適當地進行表揚
按照幼兒的心理特點,應當多表揚,少批評,表揚會鼓勵幼兒的興趣。當幼兒用積木擺成了一座房子,他會情不自禁地喊:“老師,你快來看!”這時,你能回過頭看上一眼,他會很滿意的,這是無聲的表揚與鼓勵;如果你再說上一句表揚或鼓勵的話,那將會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借助體態語言,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目光、表情、語調、手勢、動作等等,借助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個眼神、一個停頓來感染幼兒,并注意形成一個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幼兒在寬松的環境中自由地、主動地學習。
六、要善于回答幼兒提出的“為什么”
幼兒向大人提出“為什么”,這說明他有旺盛的求知欲,對他所問的事物感興趣,這正是激發幼兒學習興趣的最好時機,萬萬不可錯過,要想方設法滿足他的要求,保護和發展這種還很不完善的萌芽狀態的興趣和求知欲。但回答要注意從孩子的理解水平出發,做到生動、形象,因為幼兒以直觀的形象為主,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要符合這一思維規律。有一個兩歲的幼兒,當看到雨后的小草泡在水里,她好奇地問爸爸:“小草有肚子嗎?”對于這個問題應該怎樣回答呢?用幼兒不理解的術語回答當然不行。爸爸生動、形象地回答:“小草是有肚子的。不過,小草是用根喝水”……邊回答邊撥出一棵小草讓孩子看一看,摸一摸。從那以后,幼兒對小草發生了興趣,總好把小草連根拔出來看來看去。回答幼兒提出的“為什么”,還可以配上小實驗,像有關浮力的實驗、雪遇熱融化的實驗等等,可以極大地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總之,學習興趣能使幼兒具有更高的求知欲,更敏銳的觀察力,更豐富的想象力和更堅韌的意志力,它是幼兒堅持學習的驅動力。因此激發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