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雪敏
【摘 要】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未來。學前教育作為載體,承擔著培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使命,尤其是在占據幼兒人口比例半壁江山的農村,農村學前教育問題不容小覷。筆者旨對當前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淺析,同時提出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學前教育 問題 對策
一、農村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隊伍落后,教師專業素質低
農村學前教育中多以民辦幼兒園為主,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比較低,因此難以吸引優秀的教師任教,甚至留不住原有的師資。許多教師長期處于高負荷、低回報的境況下,工作滿意度自然不高。致使一些農村幼兒教師脫離工作崗位,或換行業,或到城鎮幼兒園謀求更好的發展。另一方面,目前農村地區幼兒教師多以職業中專和職業高中學歷為主,缺乏專業的訓練,學習培訓機會少,造成他們素質普遍偏低。[1]她們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缺乏了解,導致她們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
(二)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嚴重
美國心理學家埃里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他將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其中3~5歲的幼兒處于學齡初期,如果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這為他將來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礎。國家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曾明確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边@些都強調幼兒園要以“游戲”作為主要的教學形式,輔以適當的課堂講授。然而,許多農村幼兒園正好本末倒置,農村家長和幼師把幼兒園視為孩子進入小學的跳板,乘法口訣、成語等小學教材上的內容、端坐靜聽式的上課形式等被過早地植入幼兒教育中。這些都反映了幼兒教育“小學化”現象十分突出。
(三)辦園條件差,硬件設施落后
農村民辦幼兒園多以個人投資為主,許多民辦幼兒園辦園規模偏小,多數由住房改建為園舍,因此活動空間十分有限。《新綱要》指出幼兒教學包括健康、科學、社會、語言和藝術五個領域,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審美感受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些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硬件設施的保障,但是現實情況卻是許多幼兒園桌椅不達標,游戲活動設備陳舊,音樂舞蹈室缺乏,阻礙了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也制約了農村幼兒園的長遠發展。
(四)政府經費支持力度較小
由于學前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的范疇,因此相對于中小學義務教育來說,國家的重視程度不高,一些農村地區的學前教育仍未被列入國家財政預算之中。幼兒園經費主要依靠學費和各地根據當地財力情況所分配的補助來維持。盡管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的口號非常響亮,但畢竟沒有強制性,也沒有監督機制,并沒有發揮實質性的作用。
二、解決農村學前教育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綜合素質
1. 各級各地政府應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加大對教師的補助力度,為幼兒教師購買人身保險、醫療保險等,提供廉價的教師公寓,解決教師的后顧之憂。
2. 嚴格幼師選拔制度,實行教師資格證準入制。避免民辦幼兒園利用裙帶關系將一些學歷低、素質差的家庭成員納入其中,濫竽充數。
3. 完善幼師培訓制度,要根據“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相結合、定期培訓與不定期培訓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的原則,既要邀請專家或優秀教師來園講學或交流,又要選派本校教師外出參觀學習活動。通過不同途徑,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提升她們的綜合素質。
(二)更新教育理念,克服“小學化”傾向
1. 幼兒園不是小學的跳板,幼兒園要更新教育理念,明確幼兒教育的目標,采用以“游戲活動”為主要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和性格特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通過“找不同”游戲來鍛煉孩子的眼力,通過接力賽來培養孩子的團隊合作精神等等,這些幽默風趣的活動,既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又可以達到寓教于玩,更好地啟發孩子的創造性。
2. 加強家校聯系,家長是影響農村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因素,要充分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如定期召開家長會,通過交流溝通,逐步改變家長落后的教育觀念,或者上下學實行家長站崗制等形式,形成家校兩股合力。
(三)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力度,完善監督機制
1. 政府應將教育經費向農村學前教育傾斜,鼓勵和支持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幫助他們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加強專項補助工作,各地政府應每年爭取部分資金投入購置校車、教具玩具、活動室、幼兒活動桌等硬件設施補充到民辦幼兒園。
2. 積極引導民辦幼兒園進行合理整合,取締由危房改建而成、存在較大安全隱患的無證幼兒園。
3. 組建專家評議小組,采取定期檢查和突擊抽查相結合的形式,對農村幼兒園的教學活動、環境衛生、安全等各項工作進行公開、公平、公正的審議與審核。對于達標且表現突出的幼兒園采取一定的獎勵,從而提高其積極性。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對鞏固義務教育的成果,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和提高國民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重視學前教育尤其是農村地區學前教育的發展,明確政府責任、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充分調動家長參與積極性、加強學校自身管理效率,形成合力,共同托起農村學前教育發展的未來。
【參考文獻】
[1]殷艷娟.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新課程研究,2010(5月下).
[2]嚴仲連,何靜.我國農村學前教育政策的實施現狀與執行策略[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