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偉 盧 燕
(揚州職業大學,江蘇 揚州225500)
畢業設計(論文)過程在整個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主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基礎理論知識解決相應問題的能力,提高自我研究分析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因此,在完成該段教學過程中,需要發現學生的特色,依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達到將來適應社會、適應崗位的要求。 能夠為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從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做好以下幾個重點:
通過分析高職學生特性,可知有以下特點:學生的生源一類是分數比較低的高考生,一類是沒有經過高考的中職生。 特點是學生自信心不足,在大學之前的同齡人中在學業上處于一定的劣勢,因此往往在學習上會自信心不足。 在對自身潛力的認知上存在誤區。 認為即使大學畢業了仍然不具備競爭力,所以對待學習往往應付了事。 認識到以上學生特質后,老師需要從教學的各個過程去發現學生的長處去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比如良好的演講能力。在課程實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觀點,首先要鼓勵學生敢于說,其次要做到有話可說(需要準備豐富的匯報材料),再次是要善于說話,注重語言的得體,這是練好口才的關鍵。因此在實施方案前指導老師可以利用網絡視頻等演講資料,對演講者的語速、表情、節奏等細節進行分析,總結成功演講的要素。 具體的做法可以在實習總結報告時,可以讓學生分組在講臺上對自己所總結的學習心得進行闡述。
通過調查發現,在完成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很多同學一方面是不太重視,認為就業是最大的難題,論文工作最后只要應付,只求及格。 還有一類同學想認真完成這項工作,但是由于論文的寫作所要完成的深度與廣度往往令他們棘手,多數學生在寫畢業論文前都沒有接觸論文寫作,畢業生在寫畢業論文的基礎很薄弱,對于論文寫作規范和程序知之甚少。 因此需要在大學二年級全面實施課程論文工作,結合本專業的實際,利用實踐課,組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調查研究和專業實踐活動。 大二結束時,要求每人必須上交符合要求的課程論文(設計)或學年論文(設計),讓學生提前接觸論文寫作的規范和要求。 在此過程中研究的深度可以比較淺。 為學生后面的工作打下基礎。 由于每個課程的課時有限,因此在課外需要教給同學自我研究學習的方法,逐步培養學習的能力。 方法上,通過關注最新的行業研究熱點和問題,解決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是指完成一門課程的學習,而是學會運用所有的資源去解決一個實際的生產問題,學生可以舉一反三。因此畢業論文(設計)要做到“客觀要求,步步為營,層層深入”。[1]
在任何工作中都是需要團隊合作, 大學的生活不僅是完成學業,更需要培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畢業設計(論文)需要完成較為復雜的任務,往往與實際案例相關,一般需要走出課堂,與他人合作。 為了避免學生的不適應性,培養學生溝通合作的技巧。 可以在學校的課程教學中,創造機會讓學生團體合作,完成一個相對復雜的實習報告。需要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合作學習是指讓學生在小組或小團隊中展開學習,小組成員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共同負責,從而達到共同的目標,成員之間資源共享,各盡其力,相互促進。比如在完成“某一小型建筑工程造價”這一合作課題時。學生首先在調查的范圍上做出了分工,每個團隊成員負責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做的優點在于測量更細致,不會由于精力不足,馬虎了事;其次在分析要點上需要集體討論抓住主要要點:比如建筑結構、使用材料等;最后對數據進行歸納整理。得出最終的數據,團隊合作制作匯報的方案。 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能夠明確分工,溝通協作。同樣在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中通過團隊合作,學生之間的交流、爭議、意見綜合的過程其實就是大家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而且該工作過程的整體性及其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寬,有助于促進學生新的、更深層次的了解。 團隊的合作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下細化各自的分工,并且定期需要檢查各自完成的情況,在整個實施過程的每個環節,不僅讓他們綜合運用了所學知識,而且在解決問題中再學習,學到了許多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更多的了解自己的長處。
在高職教育的體系中強調實踐能力的培養, 主要是通過試驗、實習、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獲得。 學生在完成各個階段的學習任務時,需要從嚴要求。 在實習開始前,需要做好實習動員,認真向學生講述實習的目的、要求、安排、考核的辦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強調實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實習過程中,指導教師除了在技能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外,還要從思想上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實習的主體,認真完成實習過程,認真完成畢業實習報告。在前期的課程論文完成時,不管是內容還是書寫格式都必須達到符合的要求,作為課程評分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解決學生目標性不明確的問題,在進行畢業論文選題工作前,組織同學觀看系部舉辦的畢業展覽,需要對優秀案例的優點給予總結分析。 通過對優秀案例的觀摩學習,掌握設計(論文)的具體要求,并且對論文的寫作要求做逐條分析。 從書寫開題報告到選題、論文框架、字數要求、格式等方面詳細要求。 制定各階段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實行全過程管理。[2]
在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過程在注意以上四個能力的培養,不僅僅以行業的需求為目標,讓學生學以致用。 而是更多的從培養學生對社會、對環境的適應性著手,主動積極的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不是消極的等待和對困難的退縮。 能夠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為出發點,在大學階段完成各方面能力的積累,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生做事的嚴謹性。 通過正確的與人溝通的方法,正確、有效地處理、協調好工作生活中人與人的各種關系,在基礎知識、個人心理、專業技能、職業道德、職業素質等方面做好準備,盡早適應社會的需求。
[1]白中科,袁春.試論大學課堂教學與畢業論文(設計)中的創新思維[J].中國地質教育,2006(4):133-135.
[2]施小平.試論高校畢業論文(設計)的全面質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