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瑩
摘 要:旅游景點英文網站作為重要的對外宣傳平臺,對推動中國旅游業走向國際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中美旅游網站進行文本對比,指出中美旅游網站存在的文體特征、思維特征和文化特征差異,以期為旅游網站的文本英譯提供借鑒。
關鍵詞:中美;旅游網站;文本對比;差異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235-02
引言
旅游網站文本翻譯是跨語言、跨文化、跨社會的交際活動。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受各自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其旅游網站雖具有相似的信息和誘導功能,但在語篇特點、文體風格及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文本對比是譯者翻譯決策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因此本文選取部分中美旅游網站進行了文本比較,尋找其在景點介紹上存在的異同,以期為中國旅游網站的英文文本建設提供借鑒,其最終目的是使網站文本內容符合目的語的語言文化系統,使交際語氣符合目標市場的風格要求,更好地實現中國涉外旅游網站的預期功能。通過對比發現美國旅游城市的本土網站與中國著名旅游城市的網站除了在結構布局、欄目設置及內容豐富程度上千差萬別外,兩者還具有顯著的文體特征、思維特征和文化特征差異。
一、中美旅游網站文本體現的文體特征差異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文體特征,通過對中美旅游網站進行文本對比,發現中美旅游網站最明顯、最表象化的差異體現在文體特征方面。
中國旅游網站文本講究辭藻華麗,注重渲染烘托,常常使用詩詞歌賦或平行結構,使詞句整齊對仗,聲韻和諧。在景物描寫中,往往缺乏客觀清晰的具體描繪,而多采用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意境相諧的手法,使文本具有一種超越現實的朦朧之美和意境深遠的感染力。
相比之下,美國旅游網站文本不喜用詞華麗,而推崇簡潔樸實、自然明快的語言風格。在景物描寫中,更多地注重客觀描寫,力求忠實地再現自然,借助鮮明可感的具體物象來客觀表述事實和傳遞具體信息,讓讀者有一個直觀清晰的印象,不提倡通過言辭雕飾來做過多的意象渲染。以杭州西湖和美國中央公園簡介為例,可以充分展現其文體特征的差異。
例1:西湖又名“西子湖”,古代詩人蘇軾曾評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西湖的美景不僅春天獨有,夏日里接天蓮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杭州西湖簡介)
例2:With 843 acres of gardens,open spaces,water and
pathways,Central Park is a great place to escape from the chaos of New York City.Having a picnic or wandering around on your own are great ways to enjoy Central Park.(美國中央公園簡介)
從上述2例可見,杭州西湖簡介講究文采華麗,通過使用四字結構和名人詩詞來增加風景美感,通過表達作者的主觀情感來引發讀者共鳴,烘托氣氛。而美國中央公園簡介則語言簡約樸素,表述直觀明確,強調對客觀信息的陳述。對于中國讀者而言,這種表述顯得過于平淡無奇,但對于西方讀者卻具有可信度和吸引力。另外,對網絡介質的理解不同,中文旅游文本以展示旅游景點形象為立足點,更接近于正式的書面語,更多地向讀者傳達關于景點的歷史淵源、文化底蘊等方面的信息。而英文旅游文本則以向旅游者提供服務為立足點,語言風格更傾向于口語體,以此縮短與游客間的距離。
二、中美旅游網站文本體現的思維特征差異
翻譯是邏輯思維活動的產物,人類思維特征既具有共性也具有個體差異。對于同一事物中西方在思維模式上也有很大差異,而不同的思維邏輯會導致中西方語篇不同的信息組織結構。作為譯者,應清楚地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維模式,這樣才能按照目的語讀者的思維方式組織譯文,以保證譯文的可讀性。
中國傳統的環形思維模式體現強烈的主體意識,注重整體性,采用綜合性思維方法;體現在語篇上便是以意合性為主,夾敘夾議。在旅游文本的信息組織結構上,往往體現為大量描述性語言在文本前部,而將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本后部。其主題可前可后,也可隱含于語篇之中。而西方民族由于受亞里士多德的形式邏輯和理性主義影響,其思維模式往往為直線型,思維取向注重分析性,體現在語篇上便是以形合性為主,強調信息組織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語篇主題一般在前,先概括后細節,先抽象后具體,先綜合后分析。
例3:萬里長城,像一條矯健的巨龍,蜿蜒曲折,蟠伏在中華大地上。放眼遠望,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它是人類歷史上舉世無雙的奇跡,也是中華民族智慧與力量的象征。長城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之一。(長城簡介)
例4:The Island of Hawaii is the youngest island in the
Hawaiian chain.It is the home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active volcanoes,the most massive mountain and the largest park in the state.Whether youre looking for a romantic getaway or a journey,youll discover it all here.(夏威夷島簡介)
從上述兩例可見,長城的景點簡介更偏重于感性和外在的整體聯系,語篇以意合性為主,以意統形。而夏威夷島簡介則更偏重于理性,注重形式邏輯;語篇以形合性為主,以形統意、結構緊密。由于西方更偏重于運用理性的思維進行邏輯推理,中國更偏重于通過感性觀察進行演繹歸納,因而在旅游語篇的漢譯英中,譯者需考慮中西方思維特征、思維習慣方面的差異,按西方思維特征對中文語篇進行必要的重新改寫,以符合目的語的行文習慣。endprint
三、中美旅游網站文本體現的文化特征差異
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賦予了中文旅游文本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為向外國游客介紹中國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中文旅游文本往往注重對旅游資源人文特色的渲染,以增加旅游景點的魅力。相比之下,國外旅游文本卻更注重對景點純信息的傳遞。
例5:故宮也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的整個建筑金碧輝煌、莊嚴絢麗,被稱為“殿宇之海”。其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北京故宮簡介)
例6:The White House is the official residence and workplace of every U.S.president since John Adams in 1 800.It is located at 1 600 Pennsylvania Avenue NW in Washington,and is often used by journalists as a metonym to refer to the acts of the President and his top advisors.(美國白宮簡介)
北京故宮簡介與美國白宮相比,文本內容包含了許多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元素。其目的是把中國文化傳遞給國外游客。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西方讀者會因文化背景的缺失而對富含文化元素的信息難以理解。鑒于中西方的文化特征差異,譯者在翻譯中不應拘泥于原文的表達形式,而應分析文本的預期功能和目的,充分考慮目的語讀者的接受能力,采用靈活的翻譯策略,努力將原文的特色文化傳達到譯文,滿足國外游客對中國文化的好奇心理,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
結論
語言是文化的承載者,其翻譯的過程不僅是語言轉換過程,也是反映不同社會特征的文化轉換過程。英漢旅游文本所表現出的相關特點及差異,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與思維模式。通過對中美旅游網站文本進行對比,有助于譯者在旅游文本英譯中,深刻地理解英漢文本各自的語言特點與表達技巧,充分地考慮蘊含于其中的文化差異等干擾因素,從功能派的翻譯理論出發,追求動態功能對等,用符合譯文規范和文化標準的語言形式表達原文的內涵意義,實現交際的目的和應有的宣傳功效。
參考文獻:
[1] 盛媛.從中西文化差異視角探討翻譯的方法與策略[J].科技信息,2011,(12).
[2] 言志峰.英漢網絡語言及其文化差異[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1).
[責任編輯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