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潔 鄭婭莉
摘 要:即使一個主持人,具備優秀主持人所該有的一切素質,也未必能讓一個平庸的節目煥發光彩;一個好的電視節目,沒有一個適合的主持人來主持同樣會一落千丈。因此,我認為主持人個人所具有的氣質、個性等與節目的基調、氣氛必須是一致、相符的,這樣才能使整個節目出彩,才能達到主持人與節目的雙贏,在節目成功的同時也將主持人的個人能力發揮到極至。
關鍵詞:共贏;節目;節目主持人;氣質;個性;素質;態度
隨著現代化傳播媒介——電視的發展,主持人節目與節目主持人已經廣泛地深入地走進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與每個家庭和各個層面的受眾相聯系,成為人們日常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進入新世紀的今天,打開電視,幾乎每一個電視節目都離不開節目主持人,不管是新聞節目,還是晚會還是談話節目,節目主持人已經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現代社會,電視節目形態的多元化,使得電視觀眾對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樣,無論是傳播者還是接受者,對主持人各方面的水準要求也都更高了,對其個性魅力的期待也更強。因而,對于電視臺來說,做好一個好的電視節目是他們追求的目標。然而,即使一個主持人,具備優秀主持人所該有的一切素質,也未必能讓一個平庸的節目煥發光彩;一個好的電視節目,沒有一個適合的主持人來主持同樣會一落千丈。
因此,我認為主持人個人所具有的氣質、個性等與節目的基調、氣氛必須是一致、相符的,這樣才能使整個節目出彩,才能達到主持人與節目的雙贏,在節目成功的同時也將主持人的個人能力發揮到極至。
如何達到節目主持人與節目之間的共贏,將從以下幾點來闡述:
一、主持人的個人氣質、個性應與節目的基調相符
在一般電視欄目的主持中,主持人的氣質特點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節目呈現出獨具的特色。主持人的氣質,源于主持人的既有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節目主持人將自己的氣質特點貫穿融合于節目之中,使節目感染上主持人氣質的特點,這樣,就會使節目體現出與眾不同的特色。
主持人的氣質主要可分為這么幾種:儒雅型、嚴謹型、恬美型、幽默型。當然一個人也可以兼居兩種或更多的氣質特點,這當然更可以突出主持人的風格。
就儒雅型來說,最典型的就是為大家所熟悉的趙忠祥,他在主持《正大綜藝》的過程中,如行云流水,波瀾不驚,具有超凡的應變能力,時常給人以知識的啟迪;在他主持的《動物世界》中,語言不乏生動、含蓄與深邃,他用他醇厚的男聲帶給受眾以愉悅的美感。
嚴謹型的大都是新聞、評論主持人和教育、服務節目的主持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走進科學》的節目主持人張騰岳,在每一期節目中給人的感覺就是在告訴觀眾們一個個的科學知識和道理,他是在理性的、科學的角度分析著每一件事情,甚至在演播室內用實驗的方法讓觀眾們更加直觀的理解某些知識。他的魄力在于他堅實的理論功底,不多流露情感的色彩,卻善于將情感隱藏在理性之中。同樣屬于這一類型的主持人還有《今日說法》的撒貝寧、《焦點訪談》的敬一丹等等,他們的主持都是以理性的闡釋為主,以論理的深刻、透僻,以及邏輯的嚴謹和力量取勝。
恬美型的主持人以女性居多。她們富有青春氣息和天然的活力,與受眾最為貼近,易于溝通,較少心理的距離。現在在央視較為走紅的董卿、周濤都是這一類型的。當然她們同時還帶有一些本身的獨特氣質,以及與節目基調的一致和吻合才使得她們有了現在的成功。
幽默型的主持人現在在電視節目中已經屢見不鮮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個主持人的思維方式和智慧。各種綜藝的、娛樂的節目,甚至是談話性節目中幽默型的主持人大受歡迎,當然這得跟節目的定位有關。央視的高博、李詠就是屬于這一類型的主持人。
上面說的這些成功的主持人,他們之所以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本身十分的優秀,也在于他們所在的節目是和他們自身的氣質有著共通之處的。他們總是與一個相對穩定的欄目聯系在一起的,例如說到《走進科學》大家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張騰岳,說到《半邊天》則會聯系到張悅,聊起阿丘,就會想起他的《社會記錄》,因此此時的節目與主持人之間已經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缺一不可的。就像《實話實說》,沒了崔永元,盡管還在做,但是在許多觀眾的心里,那已經不是當年的《實話實說》了,當然這檔節目的收視也是每況愈下了。可見,主持人對一檔節目的作用不僅僅是串詞,他已經成為了一檔好的節目的靈魂。同樣,李詠不是不優秀吧!讓他去主持《實話實說》的話,肯定會讓全國人民大跌眼鏡的,畢竟他就不是那個味!
所以說,主持人的個人氣質、個性與節目的基調的符合性越高,節目就越有可能成功!
二、節目主持人本身具有的個性、素質、形象等都對節目的成敗起著關鍵的作用
說到個性,就會自然地引到主持人的語言個性和風格上。主持人有了自己獨特的說話方式就有了自己與其他主持人不一樣的地方,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比如白巖松,我最開始注意他并喜歡上他的時候,就是他的語言,簡潔,他常用定語,常說一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話,他的語言以這種方式強烈地表達了他要表達的思想,他很少說“廢話”。有些時候看起來是“廢話”的,卻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例如他的“中國足球真的病了”中那么多的“不行”,幾乎到了出口成章的地步,不得不讓人佩服他。和白巖松正好相反的是小崔。崔永元是一個看起來老說“廢話”的人,卻依然讓觀眾為他傾倒,也是源于語言個性的魅力,他的語言充滿了幽默感。
主持人的素質包括很多的方面,比如豐富的文化積累、良好的職業素養等等。主持人不可能什么都會都精,畢竟他們也是人不是“神”。但要成為一個優秀的主持人,就要努力成為一個雜家,什么都知道一些,并且有深入了解和學習的精神才行。讓觀眾有一種相信你并認同你的感覺,例如,原《為您服務》的主持人沈力看上去就是與老百姓走的很近,沒有距離感、很親切的,這也為節目的成功多了幾分籌碼。
很多例子都很好的證明了以上的觀點,所以說,在節目籌劃階段對主持人的選擇合適與否直接關系到節目的成敗。
三、節目主持人自己對節目、對工作的態度也會影響到節目的效果
主持人應該積極參與節目的策劃、采訪、編輯、制作,成為他(她)所主持的節目的靈魂。因為主持人是節目演播進行中的主人,對節目的演進起著主導的調節作用,是節目的主旨、內容、效果的最終體現者和實現者。而且現在幾乎每一個電視欄目就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制作群體,如果因為主持人的關系影響到整個團隊的成績,是非常不好的。因此,主持人應該意識到這點,才能使整個節目處與一個很好的狀態。
就拿江蘇衛視《服務先鋒》的主持人趙丹軍來說,她自己就是做到了在錄制節目前參與了整個節目的其他過程,與編導之間有了一個很好的交流與溝通并產生了默契,在對整個事件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后才進演播室進行節目的錄制,也許正是她的這種態度才使得她的節目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并獲得了很多的獎項。這正是他們整個團隊付出得到的回報,也是她自己付出得到的回報,在某種意義上達到了雙贏。
總結起來可以看出,主持人在節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要達到兩者的雙贏,就必須保證主持人的個人氣質、個性應與節目的基調相符;節目主持人本身具有較高的素質;節目主持人對待節目的態度要端正。所以說,主持人與欄目是共生的、互相促進的。
參考文獻:
[1] 俞虹.《節目主持通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 曹可凡,王群.《節目主持人語言藝術》.上海人民出版社
[3] 李元授,談曉明,李鵬.《知名主持人妙語評點》.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