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麗
內容摘要:本文探討了兩個問題:一是中學生詩歌創(chuàng)作處于遠離、回避狀態(tài)的原因;二是如何引導中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先誘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其次,從意象、意境、立意三方面來探索一點作文創(chuàng)作的模式、技巧,即有:橫斷模式,直白模式,升華模式。
關鍵詞:詩歌創(chuàng)作 立意 意象 意境
托爾斯泰曾這樣說到詩:“詩是心靈之火。這火能點燃、溫暖、照亮人心。”詩是文學的天使,它最早進入人類的文學世界。每當翻閱那些或舒緩或豪放的詩歌時,心里總會涌起一陣莫名的悸動。但是,我不知道今天的中學生還有多少人會主動地翻閱詩歌、創(chuàng)作詩歌。
即使有,看看學生的搞笑創(chuàng)作?!按睬懊髟鹿猓畎姿孟??!薄鞍胍谷砬瞄T,路上行人欲斷魂?!薄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壺二鍋頭?!薄俺林蹅扰锨Х^,孔雀開屏花樣多?!薄肮ぬ倨瓢肝窗攵械辣欢荆褡兂煽履?,個子矮小,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p>
究其原因,首先是詩歌受到了現(xiàn)代傳媒技術的沖擊,與電影、電視、動畫相比,詩歌沒有直接可感的聲音、色彩和畫面,需要一字一句地去閱讀,需要用腦子去想,費時、費事、勞神,因此學生熱愛讀詩、寫詩的不多,能夠把創(chuàng)作熱情持續(xù)下去的則更少;再者,現(xiàn)在的中小學里,很少有專門的詩歌社團,更少有專門指導創(chuàng)作詩歌的老師,甚至連專門指導誦讀詩歌的課程也很少見。學生的詩歌閱讀,僅靠教材里提供的一些詩歌作品,大多數(shù)是背了就算。老師怕講不好,學生呢,更不在意,因為考試的時候無非是填填空,中考的作文大多限定不準寫詩歌。
彝族詩人吉狄馬加說過:“我歷來相信,詩歌過去是,現(xiàn)在是,將來依然是人類精神世界中最美麗的花朵,詩歌作為人類精神財富中永遠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它將永遠與人類的思想和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弊鳛橐幻袑W語文教師,筆者對學生的現(xiàn)狀有些憂心。因此,在初中的基礎年級,努力地做了一些嘗試。
(一)誘發(fā)創(chuàng)作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詩熱情,首先就要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興趣。中學時代正是情感豐富的時代,教師適當?shù)囊龑?,是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的。
詩歌言志抒情,語言凝練優(yōu)美,韻律抑揚頓挫,而一些優(yōu)美的抒情詩很容易觸動讀者的聯(lián)想、想象,帶給人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多帶領學生賞析、品讀經(jīng)典的詩作是一個不錯的開端。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學之初,選擇帶領學生賞讀冰心的《繁星》、《春水》。學生一開始很不以為然,但是當賞讀到《繁星·八》:“殘花綴在繁枝上/鳥兒飛去了/撒的落紅滿地/生命也是這般的一瞥么?”學生馬上嘰嘰喳喳地說,這就是我們樓下花壇里的櫻花樹花落時候的情景啊……
在鑒賞詩歌的時候,注意引導學生品評詩中的情感。詩歌是表達人們感情的很好的途徑:相思之情、戰(zhàn)難之苦、愛情的美好、親情的珍貴、愛國之情的強烈等等,或者深情款款,或者慷慨激昂,或者詼諧幽默……很容易感染學生。在教學泰戈爾的《母親》時,詩歌的第一節(jié)讓學生模仿母親唱《搖籃曲》,學生們個個樂不可支。但是讓學生說說母親在寺廟里禱告的話語時,一個孩子說:“神啊,請保佑我的孩子,健康、平安、快樂地長大,要有什么病痛都降臨到我頭上,不要讓我的孩子承受半點不幸……”學生們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講述詩歌的時候,也適時穿插一些典故、傳說或文學故事。中學生愛玩、好動,但是對故事、傳說還是比較感興趣的,同時很多詩歌的作者或者詩歌本身就有很動聽的故事或者傳說。在教學詩歌時,可以適時穿插,以此引發(fā)學生學詩歌的興趣。在講述泰戈爾的《母親》之時,引導學生讀課下注釋: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借此機會就談論到中國作家和諾貝爾文學獎的關聯(lián)。學生們個個摩拳擦掌。此外,多鼓勵學生敢寫,敢動筆,及時發(fā)現(xiàn)每一個閃光點。
(二)教授創(chuàng)作技巧
寫詩光有熱情不夠,還要有“工具”,那就是詩歌寫作的知識。詩歌的寫作知識浩如煙海,但是對中學生來說,讓他們掌握基本的寫作手法,可以寫出詩來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進步。
1、美的立意
詩歌通常以情感取勝。詩要立意,確立詩歌的主題就叫立意。主題是詩歌的核心。詩歌精簡凝練,不像其他文學作品那樣豐滿,但正如何其芳所言:“詩是最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樣式,它飽含著豐富的想象和感情?!币虼耍髡邞撘褌鬟f給讀者的思想、感受或感覺確定下來,表達出來。李丹平曾主張:“詩可以讀懂,也可以讀不太懂,甚至可以讀不懂,但必須能讓人感覺到?!币虼耍谠姼杞虒W中要讓學生明確立意的重要性。并且從我們所閱讀的詩歌中,歸納出一些常見的主題。比如:愛、自由、理想、志向、愛情、贊美等等。
2、美的形象符號
詩歌所表達的思想與情感, 都是抽象的。如何把這些抽象的東西表達出來,傳遞給別人,只是直白地說出來肯定不行,必須讓具體的形象來說話,讓人家從可以把握的形象中感受或領悟到。因此,詩的構思和創(chuàng)作,總是和選取創(chuàng)造意象的過程關聯(lián)在一起的。余光中《論意象》一文中指出:“詩人內在之意訴之于外在之象,讀者再根據(jù)這外在之象試圖還原為詩人當初的內在之意?!?/p>
因此,在明確立意之后,要選擇恰當?shù)囊庀?,讓意象來說話。先讓學生積累一些詩中常見的意象:月、蟬、柳、冰雪、草木、長亭、芭蕉、梅花、杜鵑、烏鴉、羌笛等等。但是意象的選擇對初中生依然是一個難題,將結合意境的構筑進行探索。
3、美的意境
好的詩歌情理形神交融,這就是意境了,意境是詩歌特有的審美范疇,沒有意境,稱不上好詩。因此,古今中外的詩人都非??粗卦姷木辰?。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薄耙狻迸c“境”的交融有好幾種方式,比如:觸景生情、狀物移情、情理相融等。
但是對初學寫詩,而且閱讀面很狹窄的初中生來說,更多的技巧反而容易讓其不知所云。在明確了立意、意象、意境的重要性之后,在寫作中,和學生嘗試了三種模式:
【橫斷模式】截取一個生活片斷或者意識片斷,篩選一系列意象,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來抒發(fā)感情,表現(xiàn)作者的思想。學生習作《星星——寄父親》:“每晚,我望著天上一顆一顆閃爍的星星/您是否也能看見/如果能我要將星星送于您/一顆星星代表健康/一顆星星代表平安/一顆星星代表工作順利……/如果哪一天/您看見了千萬顆繁星閃爍/不必驚訝,那是您至愛的女兒對您的思念與祝福”。
【升華模式】這類詩歌一般分為兩部分,前邊是較平緩的鋪墊,后邊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進,使情思與意境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把灾尽钡呐f體詩詞大都采用這種模式,前邊寫景,情景交融,后邊寫“志”,志中有情。學生習作《母親》:“一顆小小的種子/掉落在土壤上/他是那么的脆弱/一陣微風就可以吹走/土壤對種子說/別怕,別怕/你看/這兒厚實著呢/晨曦中,種子萌發(fā)了/烈日下,小樹長高了/風雨中,長成了參天大樹/母親,謝謝您/沒有您無悔的付出/怎會有壯實的我”。
【自白模式】直接抒發(fā)感情,使用論斷式的議論,又稱議論模式。這種自白不容易寫好,作者必須有相當?shù)恼J識和體驗水平。寫作中,要注意情感的適度。學生習作《描繪——寄母親》:“我每天描繪著母親的模樣/描繪著——描繪著/讓她陪伴我成長/從筆繪到心繪/有時被旁人辱罵而遺忘/有時被心中的怨恨所代替/但我仍會傷心的描繪著/總希望有一天我所描繪的能變成現(xiàn)實/母親,如果你在夢中看見了我/千萬不要裝作不認識/這是您遺棄的女兒/日日夜夜,只求您能回來”。
……
當然,詩歌寫作的引導還有很漫長的路要探索。這一群寫詩的少年會慢慢長大,他們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放下寫詩的筆。但青春難再,優(yōu)美的詩歌會是青春里一段優(yōu)美的歌謠。
(作者單位:武漢市鋼城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