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詠科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色彩教學在高中繪畫教學中的地位逐漸升高,因此在色彩教學時要格外重視。但是由于色彩自身就具備表現力和獨立性,為了保證學生繪畫能力的提高,在色彩教學時要注重教學的規律性,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從而發揮色彩教學的最大作用。
1.色彩教學的現狀
長期以來,色彩教學的理論依據都是印象派前后時期的色彩理論與俄羅斯畫派的色彩理論,條件色是色彩教學的核心內容,可以說色彩的產生主要是以光源色、環境色及物體自身的顏色為依托,實際上,色彩的對比也具有一定的規則。
色彩教學時需要重視作畫過程的程序性,先畫大關系,然后逐漸深入,最后畫回到大關系上,這樣的訓練方法雖然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也存在不可忽視的局限性,由于作畫者過多重視科學規則和相應的客觀因素,對于色彩的直接感應常常會忽視掉,這樣就影響了作品的生氣,作品甚至會變得枯燥。在色彩教學時要格外重視色彩的直接感應,從而使作畫者擺脫理論束縛。
2.色彩教學在繪畫教學中的作用
2.1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是繪畫的必要條件,美術鑒賞的對象是藝術作品,既是藝術家認識生活的成果,也是鑒賞者再認識的對象。通過色彩教學,學生可以掌握一定的鑒賞能力,使學生可以明確美術鑒賞對水粉寫生的重要性,為其后的寫生打好基礎。
在色彩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美術鑒賞課教學,參觀美展等形式,多角度講解作品,其中包括作品的色彩、線條以及構成,如果學生吸收的情況好,教師也可以向學生講解色彩的表現規律,促使學生通過鑒賞藝術作品,從鑒賞作品中的表現手法汲取畫面中的精華部分,學生再經過色彩教學后續的繪畫練習,將繪畫作品中的繪畫技巧轉化自己的繪畫技巧,使繪畫作品的細節更加生動,整體也更加和諧。由此可見通過色彩教學,學生的鑒賞能力可以得到明顯提升,對于世界的認知和感悟力都可以相應的得到提升,這對于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有重要意義。
2.2提高學生整體觀察的能力 幾乎所有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所創造的藝術作品,只有細致地觀察,繪畫者才可以在作品中融入細節,作品才能更為生動,這里就強調了學生整體觀察能力的重要性。
觀察強調的是學生的視覺與感覺,這也是繪畫的前提條件。但是不同的學生由于繪畫基礎不同,在觀察能力上也有不同。有的學生對色彩感受較敏銳,只要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在繪畫能力上就可以得到明顯的提高。但是還有許多學生對色彩的感覺能力較弱,在觀察方法上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導,這樣即便很努力,也很難取得進步。在色彩教學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因材施教,通過色彩教學,學生無論基礎如何都可以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先天不足的完全可以通過正確的教育方法獲得較好的色彩辨別力,這樣所有的學生都可以掌握色彩的基本辨別方法,通過觀察,學生可以從整體的角度來辨別色彩之間的相互關系,創作出生動的作品。
3.色彩教學在繪畫教學中的運用
訓練學生的整體觀察能力。色彩教學中訓練學生的整體觀察能力是重要的環節,在訓練學生觀察能力時需要遵循科學性與整體性。觀察強調的是學生的視覺與感覺,這也是繪畫的前提條件。色彩教學需要學生感受和理解結構美、形式美,在教學時要以學生理解色塊之間的冷暖、明度、純度、色相的對比關系為目的。眾所周知,擁有正確捕捉色彩的能力是繪畫的關鍵,而整體觀察能力是色彩教學的核心,因此在色彩教學中要格外重視觀察能力的培養。通過訓練學生的整體觀察能力,學生可以運用色彩關系,將繪畫技巧形象化,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色彩更加敏感,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4.結語
色彩教學是繪畫教學中的重要內容,通過色彩教學,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和感悟都可以得到提升,這對于學生繪畫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義。學生通過色彩教學能夠真正學會運用色彩,同時可以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就目前的色彩教學現狀來看,色彩教學仍需要不斷探索,以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作者單位:廣東惠州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