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井錄
內容摘要:在文章寫作過程中,尤其是議論文的寫作,構思是最為重要的環節,正確審題,巧妙擬題,準確立意,最終才能寫成一篇完美的議論文。
關鍵詞:構思 審題 擬題 立意
古人談到寫文章時,常用“胸有成竹”來說自己在下筆之前,心里已經有了成型的文章。同樣,我們今天在面對寫作時,尤其是議論文的寫作,更要做到心中有文章,因此,構思是最為重要的環節。
一.把握材料,正確審題
審題是從題目的字詞中仔細審視、思考,推究其含義后準確地判定文章的體裁、內容,怎樣立意,怎樣成文的重要步驟。它對作文的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步邁穩、行文順暢;一步走錯,全篇受挫。審題時要考慮兩點:一是寫什么,二是怎樣寫。不同作文題型審題各有側重點。
材料作文適用“發散思維法”。讀懂材料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對材料要進行多側面多角度的思考,弄清材料的主旨并使之成為作文的立意指向。例如:閱讀下面這則寓言故事,聯系實際,自擬文題,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梟遇到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提示:材料的重心是“治標”與“治本”的問題。既可以順向思考,寫《治標不如治本》,也可以逆向命題,寫《治標未必不如治本》。還可談“標本兼治”,談怎樣才能“治本”等問題。亦可以聯系反腐敗等現實來寫。
二.感受情境,巧妙擬題
作文題目的設計集中體現著作文教學的理念和作文教學的方向,是作文教學成敗的關鍵。從作文教學的規律出發,引導學生材料作文擬題應注意如下幾點:
1、注重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寫作教學的前提條件,怎樣設計學生感興趣的作文題是作文教學的關鍵。反過來講,即指導學生圍繞自己的興趣愛好擬題。
2、關心學生的內心世界
口頭為語,書面為文,言為心聲,學生說什么,這是作文教學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一方面,青少年好奇心勝,求知欲強,思維活躍,性情活潑,另一方面是生活閱歷淺,興趣轉移快,情緒波動大,平時訓練文題的擬定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針對他們的所思所想。從而使學生在材料作文擬題上受到啟發而“嫁接”或“移植”。
3、體現生活價值
作文源于生活,又還原于生活,作文離開生活就會成為無源之水沅本之本。作文體現出生活價值實際包含兩層意思。
(1)題目擬定要貼近生活實際。只有觀察過或體驗過才能言之有物。
(2)文題要有實用價值,從根本上講,寫文章一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滿足精神需要;二是為了交際溝通,滿足生活上的啟發和教育需要,而后者往往受到忽視,而恰恰這類材料作文出現的幾率又最高。
三.確立主題,準確立意
立意就是確立主題,就是確定文章的寫作意向。立意準確與否,直接關系著文章的成敗。
高考作文的立意的基本要求有:(1)方向要正確。(2)情感要鮮明。(3)思考要深刻。(4)思維要創新。
材料: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發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窮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偏題、走題的現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
因為越人赤腳、披發,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論。這就要求魯人敢于嘗試、敢于冒險、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想,進行恰當的推理、引伸。“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
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想,把材料的已知內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容由此及彼地聯系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辦企業、做生意,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需要與可能,那么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
(作者單位:新疆克拉瑪依獨山子二中)